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氣論文 >

基于離散傅里葉變換的電參量測量

發(fā)布時間:2017-09-05 00:45

  本文關鍵詞:基于離散傅里葉變換的電參量測量


  更多相關文章: 電力諧波 離散傅里葉變換 頻譜泄漏 同步化算法 譜線校正


【摘要】:電力系統(tǒng)電參量的測量是電網(wǎng)穩(wěn)定運行的保障,然而由于非線性負荷的大量存在使得諧波污染加劇,且智能電網(wǎng)等新概念的提出讓電參量測量有了新的應用背景,如何在上述前提下保證電參量測量的準確性、實時性和適用性,已經(jīng)成為了新的研究熱點。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實際應用中基于信號分析的電網(wǎng)電參量的測量方法主要可以分為參數(shù)法和非參數(shù)法兩類。其中非參數(shù)的基于離散傅里葉變換的電參量測量方法因其運算效率高的特點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適用于一些對實時性要求較高的場合。但是由于加窗截斷造成的頻譜泄漏和非同步采樣等問題的存在,直接應用離散傅里葉變換對電參量進行測量時,得到的測量結果往往存在著一定的誤差。為了改善這一問題,可以通過插值等手段來提高測量的精度;诓逯档碾x散傅里葉變換方法又可以分為時域插值和頻域插值。對于時域插值,可以在進行傅里葉變換之前對待測信號的采樣序列預先在時域上進行插值,從而減小由于采樣非同步帶來的誤差;對于頻域插值,通過對離散傅里葉變換得到的若干條譜線的求比值、求相位差等操作來校正電參量測量結果,一般來說,先實現(xiàn)頻率的校正,再由校正頻率結合窗函數(shù)的頻域解析式完成幅值和相位的校正。在上述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改進。對于時域插值法,推導了在每個采樣點上插值函數(shù)和其一階導數(shù)連續(xù)的Hermite插值算法,進一步減少了插值中的截斷誤差;對于頻域插值算法,在利用相位差校正頻率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Hanning窗的改進方法。對離散傅里葉變換所得的序列的多項式變換,加快了窗函數(shù)的旁瓣衰減速度,進一步提高了測量的精度,并推導了相應的校正公式。最后在不同信號模型下進行數(shù)值仿真,驗證上述電參量測量方法的可行性。結果表明,算法具備一定的測量精度和適用性,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關鍵詞】:電力諧波 離散傅里葉變換 頻譜泄漏 同步化算法 譜線校正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M930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緒論10-19
  • 1.1 引言10-12
  • 1.1.1 諧波的主要來源10-11
  • 1.1.2 諧波的影響和危害11-12
  • 1.2 主要的電參量測量方法12-17
  • 1.2.1 基于DFT的方法13-14
  • 1.2.2 ESPRIT14
  • 1.2.3 普朗尼法14-15
  • 1.2.4 基于ADALINE的方法15
  • 1.2.5 卡爾曼濾波器15-16
  • 1.2.6 基于PLL的方法16
  • 1.2.7 間諧波的估計16-17
  • 1.3 本文的主要內容17-19
  • 2 基于DFT的電參量測量19-27
  • 2.1 電網(wǎng)電參量的信號特征19-20
  • 2.2 頻譜泄漏20-21
  • 2.3 抑制頻譜泄漏的方法21-24
  • 2.3.1 窗函數(shù)22
  • 2.3.2 非同步采樣數(shù)據(jù)的同步化22-24
  • 2.4 電參數(shù)測量的相關標準24-27
  • 2.4.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24-25
  • 2.4.2 IEC61000-4-7標準25-27
  • 3 基于時域插值同步化的電參數(shù)測量27-38
  • 3.1 非同步采樣數(shù)據(jù)的重定位27-29
  • 3.2 時域插值同步化算法及其誤差29-32
  • 3.2.1 線性插值算法29
  • 3.2.2 拋物線插值算法29-30
  • 3.2.3 Hermite插值算法30-31
  • 3.2.4 四階前插算法31-32
  • 3.3 數(shù)值仿真及其分析32-38
  • 3.3.1 固定頻率信號仿真分析32-33
  • 3.3.2 變頻信號仿真分析33-36
  • 3.3.3 加窗同步化仿真分析36-38
  • 4 基于頻域譜線校正的電參數(shù)測量38-53
  • 4.1 多譜線插值法38-43
  • 4.1.1 多譜線插值的頻率校正39-40
  • 4.1.2 多譜線插值的幅值校正40-41
  • 4.1.3 多譜線插值的相位校正41
  • 4.1.4 幾種窗函數(shù)的多譜線插值法校正41-43
  • 4.2 相位差校正法43-47
  • 4.2.1 相位差校正法的原理43-44
  • 4.2.2 基于Hanning窗的改進相位差校正法44-46
  • 4.2.3 改進相位差校正法的實現(xiàn)46-47
  • 4.3 數(shù)值仿真及分析47-53
  • 4.3.1 對比仿真分析47-49
  • 4.3.2 不同頻率下含高次諧波的信號仿真分析49-51
  • 4.3.3 仿真結果分析51-53
  • 5 全文總結與展望53-56
  • 5.1 本文總結53-54
  • 5.2 未來的工作展望54-56
  • 參考文獻56-61
  •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6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旺東;桂武鳴;;多功能電參量測量儀的系統(tǒng)設計[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1期

2 劉旺東;桂武鳴;;電參量測試儀的系統(tǒng)設計[J];中國集成電路;2007年01期

3 蔚曉明;陳瓊;廖建慶;;電力系統(tǒng)交流電參量檢測系統(tǒng)的研究[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4 劉和平;余銀輝;常猛;高尚勇;;智能發(fā)電設備電參量測量儀的研制[J];重慶大學學報;2008年10期

5 呂勇軍,許曉峰,張鐵巖;利用雙CPU結構實現(xiàn)交流電參量的準確測量[J];儀表技術;1998年05期

6 王國燕;虛擬儀器技術在動態(tài)電參量測試中的應用[J];新技術新工藝;2000年07期

7 劉淑敏;采用8803高性能記錄儀對電控配電設備的瞬變電參量的測試及試驗[J];電氣傳動;2001年02期

8 何曉明,朱明英;用80C196KC實現(xiàn)高精度測量多路交流電參量[J];計量技術;2001年06期

9 江亞群,姜燕,楊勇;電參量微機測量中隨機誤差的分析及抑制[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4期

10 夏勇;李長凱;;基于虛擬儀器的交流電參量數(shù)據(jù)采集[J];儀器儀表用戶;200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周文俊;戴堂云;喻子易;丁成良;黎文安;;變電站電參量戶外監(jiān)測系統(tǒng)[A];’02全國電工測試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蔡忠法;電參量自適應測量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超凡;基于離散傅里葉變換的電參量測量[D];浙江大學;2016年

2 王艷麗;電參量檢測系統(tǒng)中若干關鍵問題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華曦;非正弦交流電參量測量系統(tǒng)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7年

4 曹國劍;頻譜校正理論在電參量檢測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4年

5 許錦;電參量智能測量儀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6 盧軼楠;多功能可程控電參量測量儀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7 朱雪枝;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結構的中頻電參量測試儀的設計[D];北京化工大學;2004年

8 董寒光;分散式智能化交流電參量測控節(jié)點的設計和開發(fā)[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9 劉淑春;發(fā)電機電參量測試裝置的研制[D];重慶大學;2007年

10 王軍凱;自動準同期裝置電參量測量算法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79483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79483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bf6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