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滲透率下分布式光伏并網(wǎng)對中低壓配網(wǎng)的電能質量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26 19:32
本文關鍵詞:高滲透率下分布式光伏并網(wǎng)對中低壓配網(wǎng)的電能質量影響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分布式光伏 電能質量 極限峰值容量 動態(tài)無功補償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一系列光伏發(fā)電補助政策的出臺以及屋頂光伏技術的逐步成熟,國內的分布式光伏報裝容量有了井噴式的增長。然而,分布式光伏電源的“不可見性”和“不易控性”對負荷終端性的傳統(tǒng)配電網(wǎng)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當分布式光伏電源滲透率高時,用戶供電電能質量和可靠性將難以得到保證。因此,供電部門亟需掌握每條饋線或每個臺區(qū)可接入的分布式光伏的極限峰值容量值,以便采取相關應對措施。本文首先通過詳細的理論分析論證了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和接入位置變化對電壓偏差及電壓波動、諧波畸變、三相不平衡度等電能質量指標影響的統(tǒng)一性,并在DIgSILENT/PowerFactory仿真平臺中搭建了實際的配網(wǎng)模型,對接入容量、接入位置、接入電壓等級、母線電壓、PCC點短路容量、負荷與出力相關性等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進行了量化分析,結果表明接入位置與接入容量是主要的影響因素,且驗證了接入容量和接入位置變化對各電能質量指標影響的統(tǒng)一性的理論分析結論。在探求分布式光伏接入中低壓配電對電能質量的影響因素和影響程度之后,提出了基于電流注入法滿足電能質量限值的極限峰值容量優(yōu)化計算模型。該模型以多個電能質量指標的國標作為優(yōu)化限值約束,對新建或擴容等多種情況均能有效給出分布式電源接入極限峰值容量。通過33節(jié)點系統(tǒng)和實際配網(wǎng)系統(tǒng)的算例分析,驗證了模型計算結果的有效性和實用性。針對10kV典型線路,依據(jù)不同分區(qū)不同線型給出滿足電能質量限值的分布式光伏安全可接入極限容量,在供電企業(yè)校核分布式光伏接入并網(wǎng)申請時用以參考。同時為應對現(xiàn)有光伏的動態(tài)無功補償裝置經(jīng)濟性低的特點,提出了一種基于頻譜分析法的分布式光伏動態(tài)無功補償裝置配置策略。用頻譜分析法將將無功需求的時域曲線變換成頻域曲線,利用三種不同類型的動態(tài)無功補償裝置在時間響應上的差異分成三個頻段,在無功補償需求頻譜的不同頻段調用不同的無功裝置響應補償。該方法不僅可用于新建分布式光伏的動態(tài)無功配置策略,還可應用于現(xiàn)有光伏的SVC向SVG改造升級計劃,即計算出加裝一定容量的SVG即可滿足該光伏電站的動態(tài)無功需求,無需拆除所有SVC改裝全容量SVG。
【關鍵詞】:分布式光伏 電能質量 極限峰值容量 動態(tài)無功補償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M615;TM71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2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2-15
- 1.2.1 分布式電源并網(wǎng)的影響研究現(xiàn)狀12-14
- 1.2.2 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網(wǎng)的極限容量研究現(xiàn)狀14
- 1.2.3 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網(wǎng)的動態(tài)無功補償研究現(xiàn)狀14-15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5-16
- 第二章 分布式光伏接入對電能質量影響16-47
- 2.1 電能質量概述16-18
- 2.2 仿真工具及算例介紹18-22
- 2.2.1 仿真工具介紹18
- 2.2.2 仿真系統(tǒng)信息介紹18-21
- 2.2.3 分布式光伏諧波建模21-22
- 2.3 影響分析22-45
- 2.3.1 電壓偏差與波動分析22-35
- 2.3.2 諧波畸變分析35-43
- 2.3.3 三相電壓不平衡度分析43-45
- 2.4 本章小結45-47
- 第三章 考慮電能質量國標限制的分布式光伏極限容量計算47-64
- 3.1 基于電流注入法的三相潮流算法介紹47-48
- 3.2 極限峰值功率計算模型48-50
- 3.3 算例驗證50-55
- 3.3.1 三相平衡時單點接入極限容量分析51-54
- 3.3.2 三相不平衡時饋線可接入極限容量分析54-55
- 3.4 分布式光伏接入中低壓配電網(wǎng)單饋線的滲透率限制55-62
- 3.4.1 線路分類55-56
- 3.4.2 標準化線路假設56-57
- 3.4.3 基于標準化線路極限容量求解57-62
- 3.5 本章小結62-64
- 第四章 分布式光伏接入中低壓配網(wǎng)的無功配置策略64-70
- 4.1 基于離散傅立葉變換的頻譜分析法64-65
- 4.2 SVC與SVG對比65-66
- 4.3 動態(tài)無功配置容量計算66-69
- 4.4 小結69-70
-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70-71
- 5.1 本文工作總結70
- 5.2 工作展望70-71
- 參考文獻71-76
- 致謝76-77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7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警眾;電能質量講座 第四講 電能質量改善措施的實際應用[J];供用電;2001年01期
2 ;教育部電能質量工程研究中心[J];安徽科技;2002年03期
3 奚s,
本文編號:5780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5780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