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滑模方法的伺服系統(tǒng)位置跟蹤控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09 21:05
永磁同步電機(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伺服系統(tǒng)已成為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作為一個多變量強耦合的非線性系統(tǒng),在運行過程中時常會受環(huán)境的變化而導致參數(shù)的攝動,并且負載轉矩的不確定性以及電機的未建模特性等非線性因素都會影響電機的穩(wěn)定運行。因此對電機伺服系統(tǒng)在存在以上干擾的情況下的魯棒算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基于滑模方法結合擾動觀測器的方式對PMSM伺服系統(tǒng)的速度和位置實現(xiàn)跟蹤控制,擾動觀測器用于對系統(tǒng)的集總擾動在線估計,并實時補償給滑?刂破饕蕴岣呦到y(tǒng)的魯棒性,并通過數(shù)字仿真和dSPACE電機平臺的實驗驗證。(1)系統(tǒng)性地闡述了電機伺服系統(tǒng)的發(fā)展現(xiàn)狀,以及電機控制策略的國內外現(xiàn)狀,分析了電機控制領域面臨的挑戰(zhàn)以及應對措施;簡述了各種坐標系下的PMSM伺服系統(tǒng)數(shù)學模型的轉換關系,并介紹了電機矢量控制原理和SVPWM調制策略。(2)針對PMSM伺服系統(tǒng)在速度跟蹤中存在參數(shù)偏移和負載轉矩不確定性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趨近律的PMSM終端滑?刂品椒āJ紫,提出了一個可以動態(tài)適應系統(tǒng)狀態(tài)變化的趨近律;其次,將參數(shù)偏移和負...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與意義
1.2 PMSM位置伺服系統(tǒng)控制理論的發(fā)展現(xiàn)狀
1.3 滑?刂瓢l(fā)展現(xiàn)狀
1.3.1 滑?刂频幕驹砗脱芯口厔
1.3.2 滑模控制在電機控制中的應用
1.4 本論文的結構安排
第二章 PMSM矢量控制系統(tǒng)
2.1 PMSM機械結構及分類
2.2 PMSM數(shù)學模型
2.2.1 PMSM在靜止坐標系下的數(shù)學模型
2.2.2 PMSM在旋轉坐標系下的數(shù)學模型
2.3 PMSM的矢量控制策略
2.3.1 矢量控制基本原理
2.3.2 SVPWM調制原理
2.3.3 SVPWM實現(xiàn)過程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基于趨近律的PMSM終端滑?刂
3.1 基于趨近律的滑?刂破鞯脑O計
3.1.1 滑模趨近律的提出
3.1.2 滑模控制器的設計
3.2 滑模擾動觀測器的設計與參數(shù)估計
3.2.1 設計滑模擾動觀測器
3.2.2 參數(shù)估計
3.3 仿真結果分析
3.4 實驗結果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基于混合二階滑模的伺服位置跟蹤控制
4.1 含擾PMSM模型和擾動估計
4.1.1 具有擾動的PMSM模型
4.1.2 集總擾動的估計
4.2 混合二階滑模控制器的設計
4.2.1 傳統(tǒng)滑?刂破鞯墓烙
4.2.2 混合二階滑?刂破鞯脑O計
4.3 仿真結果分析
4.4 實驗結果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基于分數(shù)階滑模的伺服位置跟蹤控制
5.1 PMSM的數(shù)學模型和擾動估計
5.1.1 含有集總擾動的PMSM數(shù)學模型
5.1.2 集總擾動的估計
5.2 分數(shù)階滑模控制算法的設計
5.2.1 分數(shù)階微積分理論和分數(shù)階滑?刂
5.2.2 分數(shù)階電流環(huán)滑?刂破鞯脑O計
5.2.3 位置-速度環(huán)分數(shù)階滑模控制器的設計
5.3 仿真和實驗驗證
5.3.1 仿真結果分析
5.3.2 實驗結果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全文總結與展望
6.1 全文總結
6.2 后續(xù)工作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永磁同步電機位置伺服系統(tǒng)滑?刂蒲芯縖J]. 蔣夢琴,高強,劉靜寶,曾令夢,侯遠龍. 電氣自動化. 2018(02)
[2]帶電阻在線辨識的改進型永磁同步電機滑模觀測方法[J]. 張勇軍,汪偉,張小慶,肖雄,尚敬. 電機與控制學報. 2017(06)
[3]基于擾動觀測器的永磁同步電機電流環(huán)自適應滑?刂芠J]. 劉京,李洪文,鄧永停. 光學精密工程. 2017(05)
[4]基于新型趨近律和混合速度控制器的IPMSM調速系統(tǒng)滑模變結構控制[J]. 樊英,周曉飛,張向陽,張麗,程明. 電工技術學報. 2017(05)
[5]表貼式與內置式無軸承永磁同步電動機電磁特性對比[J]. 羅帥,孫曉東,楊澤斌,李可. 軸承. 2017(02)
[6]基于滑模觀測器與滑模控制器的永磁同步電機無位置傳感器控制[J]. 陳思溢,皮佑國. 電工技術學報. 2016(12)
[7]基于離散滑模觀測器的鋰電池荷電狀態(tài)估計[J]. 孫冬,陳息坤.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5(01)
[8]基于動態(tài)滑?刂频挠来磐诫姍C位置速度一體化設計[J]. 許敘遙,林輝. 電工技術學報. 2014(05)
[9]永磁同步電機調速系統(tǒng)的積分型滑模變結構控制[J]. 李政,胡廣大,崔家瑞,劉廣一.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4(03)
[10]永磁同步電動機新型自適應滑?刂芠J]. 錢榮榮,駱敏舟,趙江海,葉曉東. 控制理論與應用. 2013(11)
博士論文
[1]永磁同步電機伺服系統(tǒng)的轉速控制策略研究[D]. 左月飛.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6
[2]分數(shù)階滑模控制理論及其應用研究[D]. 鄧立為.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4
[3]基于滑模變結構方法的永磁同步電機控制問題研究及應用[D]. 齊亮.華東理工大學 2013
[4]傳統(tǒng)和高階滑?刂蒲芯考捌鋺肹D]. 李鵬.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1
[5]永磁同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系統(tǒng)若干關鍵問題研究[D]. 楊建飛.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基于分數(shù)階控制器的永磁同步電機控制策略研究[D]. 王圣.北京理工大學 2016
[2]基于滑模觀測器的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研究[D]. 胡蓉.西南交通大學 2014
[3]基于DSP的永磁同步電機滑模變結構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 歐陽敘穩(wěn).華南理工大學 2012
[4]永磁同步電機的矢量控制系統(tǒng)[D]. 湯新舟.浙江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715374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與意義
1.2 PMSM位置伺服系統(tǒng)控制理論的發(fā)展現(xiàn)狀
1.3 滑?刂瓢l(fā)展現(xiàn)狀
1.3.1 滑?刂频幕驹砗脱芯口厔
1.3.2 滑模控制在電機控制中的應用
1.4 本論文的結構安排
第二章 PMSM矢量控制系統(tǒng)
2.1 PMSM機械結構及分類
2.2 PMSM數(shù)學模型
2.2.1 PMSM在靜止坐標系下的數(shù)學模型
2.2.2 PMSM在旋轉坐標系下的數(shù)學模型
2.3 PMSM的矢量控制策略
2.3.1 矢量控制基本原理
2.3.2 SVPWM調制原理
2.3.3 SVPWM實現(xiàn)過程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基于趨近律的PMSM終端滑?刂
3.1 基于趨近律的滑?刂破鞯脑O計
3.1.1 滑模趨近律的提出
3.1.2 滑模控制器的設計
3.2 滑模擾動觀測器的設計與參數(shù)估計
3.2.1 設計滑模擾動觀測器
3.2.2 參數(shù)估計
3.3 仿真結果分析
3.4 實驗結果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基于混合二階滑模的伺服位置跟蹤控制
4.1 含擾PMSM模型和擾動估計
4.1.1 具有擾動的PMSM模型
4.1.2 集總擾動的估計
4.2 混合二階滑模控制器的設計
4.2.1 傳統(tǒng)滑?刂破鞯墓烙
4.2.2 混合二階滑?刂破鞯脑O計
4.3 仿真結果分析
4.4 實驗結果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基于分數(shù)階滑模的伺服位置跟蹤控制
5.1 PMSM的數(shù)學模型和擾動估計
5.1.1 含有集總擾動的PMSM數(shù)學模型
5.1.2 集總擾動的估計
5.2 分數(shù)階滑模控制算法的設計
5.2.1 分數(shù)階微積分理論和分數(shù)階滑?刂
5.2.2 分數(shù)階電流環(huán)滑?刂破鞯脑O計
5.2.3 位置-速度環(huán)分數(shù)階滑模控制器的設計
5.3 仿真和實驗驗證
5.3.1 仿真結果分析
5.3.2 實驗結果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全文總結與展望
6.1 全文總結
6.2 后續(xù)工作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永磁同步電機位置伺服系統(tǒng)滑?刂蒲芯縖J]. 蔣夢琴,高強,劉靜寶,曾令夢,侯遠龍. 電氣自動化. 2018(02)
[2]帶電阻在線辨識的改進型永磁同步電機滑模觀測方法[J]. 張勇軍,汪偉,張小慶,肖雄,尚敬. 電機與控制學報. 2017(06)
[3]基于擾動觀測器的永磁同步電機電流環(huán)自適應滑?刂芠J]. 劉京,李洪文,鄧永停. 光學精密工程. 2017(05)
[4]基于新型趨近律和混合速度控制器的IPMSM調速系統(tǒng)滑模變結構控制[J]. 樊英,周曉飛,張向陽,張麗,程明. 電工技術學報. 2017(05)
[5]表貼式與內置式無軸承永磁同步電動機電磁特性對比[J]. 羅帥,孫曉東,楊澤斌,李可. 軸承. 2017(02)
[6]基于滑模觀測器與滑模控制器的永磁同步電機無位置傳感器控制[J]. 陳思溢,皮佑國. 電工技術學報. 2016(12)
[7]基于離散滑模觀測器的鋰電池荷電狀態(tài)估計[J]. 孫冬,陳息坤.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5(01)
[8]基于動態(tài)滑?刂频挠来磐诫姍C位置速度一體化設計[J]. 許敘遙,林輝. 電工技術學報. 2014(05)
[9]永磁同步電機調速系統(tǒng)的積分型滑模變結構控制[J]. 李政,胡廣大,崔家瑞,劉廣一.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4(03)
[10]永磁同步電動機新型自適應滑?刂芠J]. 錢榮榮,駱敏舟,趙江海,葉曉東. 控制理論與應用. 2013(11)
博士論文
[1]永磁同步電機伺服系統(tǒng)的轉速控制策略研究[D]. 左月飛.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6
[2]分數(shù)階滑模控制理論及其應用研究[D]. 鄧立為.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4
[3]基于滑模變結構方法的永磁同步電機控制問題研究及應用[D]. 齊亮.華東理工大學 2013
[4]傳統(tǒng)和高階滑?刂蒲芯考捌鋺肹D]. 李鵬.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1
[5]永磁同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系統(tǒng)若干關鍵問題研究[D]. 楊建飛.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基于分數(shù)階控制器的永磁同步電機控制策略研究[D]. 王圣.北京理工大學 2016
[2]基于滑模觀測器的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研究[D]. 胡蓉.西南交通大學 2014
[3]基于DSP的永磁同步電機滑模變結構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 歐陽敘穩(wěn).華南理工大學 2012
[4]永磁同步電機的矢量控制系統(tǒng)[D]. 湯新舟.浙江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7153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7153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