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太陽電池中電極界面層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08 10:17
近年來,新型鈣鈦礦太陽電池取得了快速的發(fā)展,光電轉(zhuǎn)換效率從初始的3.8%迅速提高到了20%以上,與商業(yè)化多年的硅基太陽電池效率相當(dāng)。因此,鈣鈦礦太陽電池被認(rèn)為是最具有商業(yè)化潛力的新型太陽電池之一。在鈣鈦礦太陽電池中,電子傳輸層作為透明電極和鈣鈦礦之間的界面層,具有收集電子,傳輸電子,抑制電子—空穴復(fù)合等作用。故電子傳輸層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鈣鈦礦太陽電池的性能。另一方面,在保證光電轉(zhuǎn)換效率的基礎(chǔ)上,降低成本,提高穩(wěn)定性逐漸成為鈣鈦礦太陽電池的發(fā)展方向。在本文中,我們以鈣鈦礦太陽電池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了鈣鈦礦層和電極之間的界面接觸對器件性能的影響。通過對TiO2電子傳輸層摻雜不同粒徑的TiO2納米顆粒,研究了粒徑不同對平面結(jié)構(gòu)鈣鈦礦太陽電池的性能的影響;另一方面,通過開發(fā)一種低溫碳漿料來制作鈣鈦礦太陽電池的背電極,研究了碳電極與鈣鈦礦層之間的界面接觸問題,從而得到更穩(wěn)定的鈣鈦礦太陽電池。主要內(nèi)容如下:1.具有平面結(jié)構(gòu)的鈣鈦礦太陽電池以其簡單的器件結(jié)構(gòu)和小的遲滯效應(yīng)而受到人們的青睞。與傳統(tǒng)的介孔結(jié)構(gòu)的器件相比,平面結(jié)構(gòu)器件沒有TiO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xué)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鈣鈦礦太陽電池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 3.1 (a)、(b)、(c)和(d)表示為不含納米顆粒和加入納米顆粒尺寸分別為 25nm、60nm 和 100nm 的 TiO2層的表面形貌,圖中標(biāo)尺為 200nm圖 3.1 分別顯示了不含 TiO2納米顆粒的電子傳輸層和加入不同粒徑 TiO2納米顆粒的電子傳輸層的 SEM 圖。對于圖 3.1(a)中沒有加入納米顆粒的 TiO2層,表面保留了 FTO 層的形態(tài),TiO2層均勻地覆蓋在 FTO 層的表面[52]。通過往前驅(qū)溶液中加入 25nm TiO2納米顆粒,TiO2層的表面粗糙度增加,如圖 3.1(b)所示。粗糙表面表明了 TiO2層包含了這些納米顆粒。對于摻雜 60nm 的 TiO2層,F(xiàn)TO 層的形態(tài)仍然大部分保留(圖 3.1(c))。然而,摻雜了 100nm 的 TiO2層中出現(xiàn)了大顆粒團簇(圖 3.1(d))。在圖 3.1 中,TiO2層的表面粗糙度隨著納米顆粒尺寸的增加而連續(xù)增加。
圖 3.2 (a)、(b)、(c)和(d)MAPbl3層在不含納米顆粒和加入納米顆粒尺寸分別為 25nm、60nm 和 100nm 的 TiO2層上的表面形貌,圖中標(biāo)尺為 500nm如圖 3.2 所示,在這些不同的 TiO2層上沉積 MAPbI3層后,我們測量了鈣鈦礦層的表面形貌。這些 MAPbI3膜致密無孔,不過 MAPbI3晶粒的尺寸明顯不同。對于沉積在沒有納米顆粒的 TiO2致密層上的 MAPbI3層,MAPbI3顆粒的平均尺寸為約 257nm(圖 3.2(a))。通過將 25nm 納米顆粒加入 TiO2致密層中,MAPbI3晶粒的平均尺寸增加到 311nm(圖 3.2(b))。隨后,分別將 60nm 和 100nm 納米顆粒摻入到 TiO2致密層中,相應(yīng)的 MAPbI3晶粒平均尺寸分別增加到 371nm和 381nm(圖 3.2(c)和 3.2(d))。由此可知,在 TiO2致密層中加入 TiO2納米顆?梢愿纳 MAPbI3晶粒的生長。
本文編號:3125365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xué)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鈣鈦礦太陽電池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 3.1 (a)、(b)、(c)和(d)表示為不含納米顆粒和加入納米顆粒尺寸分別為 25nm、60nm 和 100nm 的 TiO2層的表面形貌,圖中標(biāo)尺為 200nm圖 3.1 分別顯示了不含 TiO2納米顆粒的電子傳輸層和加入不同粒徑 TiO2納米顆粒的電子傳輸層的 SEM 圖。對于圖 3.1(a)中沒有加入納米顆粒的 TiO2層,表面保留了 FTO 層的形態(tài),TiO2層均勻地覆蓋在 FTO 層的表面[52]。通過往前驅(qū)溶液中加入 25nm TiO2納米顆粒,TiO2層的表面粗糙度增加,如圖 3.1(b)所示。粗糙表面表明了 TiO2層包含了這些納米顆粒。對于摻雜 60nm 的 TiO2層,F(xiàn)TO 層的形態(tài)仍然大部分保留(圖 3.1(c))。然而,摻雜了 100nm 的 TiO2層中出現(xiàn)了大顆粒團簇(圖 3.1(d))。在圖 3.1 中,TiO2層的表面粗糙度隨著納米顆粒尺寸的增加而連續(xù)增加。
圖 3.2 (a)、(b)、(c)和(d)MAPbl3層在不含納米顆粒和加入納米顆粒尺寸分別為 25nm、60nm 和 100nm 的 TiO2層上的表面形貌,圖中標(biāo)尺為 500nm如圖 3.2 所示,在這些不同的 TiO2層上沉積 MAPbI3層后,我們測量了鈣鈦礦層的表面形貌。這些 MAPbI3膜致密無孔,不過 MAPbI3晶粒的尺寸明顯不同。對于沉積在沒有納米顆粒的 TiO2致密層上的 MAPbI3層,MAPbI3顆粒的平均尺寸為約 257nm(圖 3.2(a))。通過將 25nm 納米顆粒加入 TiO2致密層中,MAPbI3晶粒的平均尺寸增加到 311nm(圖 3.2(b))。隨后,分別將 60nm 和 100nm 納米顆粒摻入到 TiO2致密層中,相應(yīng)的 MAPbI3晶粒平均尺寸分別增加到 371nm和 381nm(圖 3.2(c)和 3.2(d))。由此可知,在 TiO2致密層中加入 TiO2納米顆?梢愿纳 MAPbI3晶粒的生長。
本文編號:31253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1253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