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相全橋型光伏變換器接入直流微電網及控制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04-01 08:09
隨著傳統(tǒng)能源的枯竭和環(huán)境污染加劇,光伏等分布式新能源發(fā)電獲得廣泛關注,直流微電網技術的興起更是有力推動了分布式新能源發(fā)電的發(fā)展。太陽能作為一種最常見、最重要的新能源,廣泛地接入直流微電網系統(tǒng)中。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的間歇性和微電網運行的復雜性使得光伏發(fā)電接入直流微電網存在多種工作模式,除了傳統(tǒng)光伏電站所研究的最大功率點跟蹤(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工作模式,主要還有恒壓工作模式和恒功率工作模式,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工作模式的靈活性有助于微電網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因此研究光伏發(fā)電接入直流微電網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對光伏發(fā)電所用到的主要直流/直流變換器進行了總結分析,比較其性能,本文采用移相全橋型零電壓開關(Zero-Voltage-Switching,ZVS)變換器,此變換器容易達到大功率、高效率,還具有增益范圍寬和電氣隔離功能。本文詳細分析其原理,并搭建仿真模型進行了說明。然后具體分析了光伏變換器在雙極性直流微電網中的三種工作模式和對應的系統(tǒng)狀態(tài),針對每個模式設計了相應的算法。結合光伏電池的輸出特性,MPPT模式設計了一種基于PI控制的擾動觀察法控制算法,...
【文章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光伏獨立發(fā)電系統(tǒng)
當發(fā)電能量大于負載所需能量時,儲能系統(tǒng)時,儲能系統(tǒng)發(fā)電,以維持負載工作正常。當負載可為其提供能量;當負載是交流負載時,需將直流保持一致。光伏獨立發(fā)電系統(tǒng)主要應用于偏遠無電圖 1-1 光伏獨立發(fā)電系統(tǒng)發(fā)電系統(tǒng)系統(tǒng)直接與大電網相連。其主要有光伏電池、儲能器和交流大電網組成。結構圖如圖 1-2 所示。
第一章 緒論3)光伏微電網系統(tǒng)布式光伏發(fā)電主要以微電網形式存在,其結構如圖 1-3 所示,有發(fā)電單元用電單元,并網變換器,母線,使得其具備了靈活的運行能力。在微電網陽能,還可以納入風能等其他新能源,使得系統(tǒng)更加具有互補性。微電網分布式電源的紐帶,使得配電網不必直接面對種類不同、數量龐大、分散的分布式電源[1-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雙積分滑?刂频墓夥妷浩胶馄餮芯縖J]. 黃奇林,曹江華,趙世偉,李銘昕. 可再生能源. 2019(01)
[2]基于雙積分滑?刂频腂uck-Boost電壓平衡器的研究[J]. 黃奇林,曹江華,丁杰. 電子技術應用. 2018(12)
[3]光伏接入直流配電網時的功率振蕩分析[J]. 夏楊紅,孫勇,韋巍.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8(23)
[4]基于推挽電路的光伏DC-DC的設計[J]. 王中武,李俊,邱培明,張業(yè)勇. 電子器件. 2018(05)
[5]平均電流控制型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設計方法的研究[J]. 丁奇,楊海濤,劉聰. 電氣工程學報. 2018(09)
[6]雙極性直流微電網混合儲能系統(tǒng)協(xié)調控制策略[J]. 張宋杰,秦文萍,任春光,韓肖清. 高電壓技術. 2018(08)
[7]直流微電網下垂控制技術研究綜述[J]. 朱珊珊,汪飛,郭慧,王奇豐,高艷霞.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8(01)
[8]雙極性直流微電網中多電壓平衡器協(xié)調控制[J]. 李霞林,張雪松,郭力,王成山,張紹輝,楊蘋. 電工技術學報. 2018(04)
[9]交直流混合微電網接入分布式新能源的關鍵技術研究綜述[J]. 郭雅娟,陳錦銘,何紅玉,吳倩紅,韓蓓,李國杰. 電力建設. 2017(03)
[10]新能源微電網研究綜述[J]. 孟明,陳世超,趙樹軍,李振偉,盧玉舟. 現代電力. 2017(01)
碩士論文
[1]滑?刂婆c粒子群算法在光伏系統(tǒng)MPPT中的應用研究[D]. 王玕.華南理工大學 2018
[2]移相全橋ZVS變換器無源性控制研究[D]. 蘇威.華南理工大學 2018
[3]基于三電平DC-DC變換器的風儲雙極性直流微電網運行控制策略研究[D]. 陳宇豪.太原理工大學 2017
[4]基于滑模變結構控制的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MPPT算法研究[D]. 徐旭.華南理工大學 2017
[5]基于快速非奇異終端滑模的直線開關磁阻電機位置控制[D]. 周龍飛.華南理工大學 2017
[6]大功率移相全橋軟開關電源的研究與設計[D]. 張照林.電子科技大學 2017
[7]基于移相全橋軟開關技術的車載充電機研究[D]. 侯康.武漢理工大學 2015
[8]3kW移相全橋軟開關充電機的設計與研究[D]. 王敏.大連理工大學 2013
[9]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中移相全橋變換器的研究[D]. 鄭雪莉.南京郵電大學 2013
[10]高性能離網型光伏電能變換技術研究[D]. 劉國強.浙江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112990
【文章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光伏獨立發(fā)電系統(tǒng)
當發(fā)電能量大于負載所需能量時,儲能系統(tǒng)時,儲能系統(tǒng)發(fā)電,以維持負載工作正常。當負載可為其提供能量;當負載是交流負載時,需將直流保持一致。光伏獨立發(fā)電系統(tǒng)主要應用于偏遠無電圖 1-1 光伏獨立發(fā)電系統(tǒng)發(fā)電系統(tǒng)系統(tǒng)直接與大電網相連。其主要有光伏電池、儲能器和交流大電網組成。結構圖如圖 1-2 所示。
第一章 緒論3)光伏微電網系統(tǒng)布式光伏發(fā)電主要以微電網形式存在,其結構如圖 1-3 所示,有發(fā)電單元用電單元,并網變換器,母線,使得其具備了靈活的運行能力。在微電網陽能,還可以納入風能等其他新能源,使得系統(tǒng)更加具有互補性。微電網分布式電源的紐帶,使得配電網不必直接面對種類不同、數量龐大、分散的分布式電源[1-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雙積分滑?刂频墓夥妷浩胶馄餮芯縖J]. 黃奇林,曹江華,趙世偉,李銘昕. 可再生能源. 2019(01)
[2]基于雙積分滑?刂频腂uck-Boost電壓平衡器的研究[J]. 黃奇林,曹江華,丁杰. 電子技術應用. 2018(12)
[3]光伏接入直流配電網時的功率振蕩分析[J]. 夏楊紅,孫勇,韋巍.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8(23)
[4]基于推挽電路的光伏DC-DC的設計[J]. 王中武,李俊,邱培明,張業(yè)勇. 電子器件. 2018(05)
[5]平均電流控制型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設計方法的研究[J]. 丁奇,楊海濤,劉聰. 電氣工程學報. 2018(09)
[6]雙極性直流微電網混合儲能系統(tǒng)協(xié)調控制策略[J]. 張宋杰,秦文萍,任春光,韓肖清. 高電壓技術. 2018(08)
[7]直流微電網下垂控制技術研究綜述[J]. 朱珊珊,汪飛,郭慧,王奇豐,高艷霞.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8(01)
[8]雙極性直流微電網中多電壓平衡器協(xié)調控制[J]. 李霞林,張雪松,郭力,王成山,張紹輝,楊蘋. 電工技術學報. 2018(04)
[9]交直流混合微電網接入分布式新能源的關鍵技術研究綜述[J]. 郭雅娟,陳錦銘,何紅玉,吳倩紅,韓蓓,李國杰. 電力建設. 2017(03)
[10]新能源微電網研究綜述[J]. 孟明,陳世超,趙樹軍,李振偉,盧玉舟. 現代電力. 2017(01)
碩士論文
[1]滑?刂婆c粒子群算法在光伏系統(tǒng)MPPT中的應用研究[D]. 王玕.華南理工大學 2018
[2]移相全橋ZVS變換器無源性控制研究[D]. 蘇威.華南理工大學 2018
[3]基于三電平DC-DC變換器的風儲雙極性直流微電網運行控制策略研究[D]. 陳宇豪.太原理工大學 2017
[4]基于滑模變結構控制的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MPPT算法研究[D]. 徐旭.華南理工大學 2017
[5]基于快速非奇異終端滑模的直線開關磁阻電機位置控制[D]. 周龍飛.華南理工大學 2017
[6]大功率移相全橋軟開關電源的研究與設計[D]. 張照林.電子科技大學 2017
[7]基于移相全橋軟開關技術的車載充電機研究[D]. 侯康.武漢理工大學 2015
[8]3kW移相全橋軟開關充電機的設計與研究[D]. 王敏.大連理工大學 2013
[9]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中移相全橋變換器的研究[D]. 鄭雪莉.南京郵電大學 2013
[10]高性能離網型光伏電能變換技術研究[D]. 劉國強.浙江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1129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112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