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物理系統架構的智能變電站評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5 10:07
智能變電站(Intelligent Substation,IS)是現代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與核心樞紐,其將對電網發(fā)展起到關鍵的支持作用。為對電網的建設、運行與智能變電站的改造提供指導和幫助,分析智能變電站相關影響因素,并開展智能變電站評價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首先在對信息物理系統以及智能變電站簡述的基礎上,指出智能變電站是信息物理系統的典型應用。其次,基于電網彈性表征、智能變電站信息物理系統特征及其技術條件分析,形成了3個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與26個三級指標,并基于層次分析法構建了多層次評價指標體系;依據模糊綜合評價法構建了評價模型;通過相關分析定義了隸屬度函數界限值;為解決最大隸屬度原則存在的問題,借鑒專家打分思想設定了各評語等級評分,通過加權平均型算子使各隸屬度信息均能得到充分考慮;選擇某智能變電站進行評價,通過對實際情況與評價結果的一致性分析,驗證了所確立的智能變電站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的科學性與可行性。再次,設計并開發(fā)了智能變電站評價輔助軟件,并借助Python完成了軟件開發(fā)與功能實現;利用軟件重新對算例數據進行計算,并與手工計算結果相比,驗證了該評價輔助軟件的正確性與快...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子界面上的三級評價指標(2)各指標實際值輸入
華 中 科 技 大 學 碩 士 學 位 論 文在軟件中同時設計了人工設定權重與利用改進型層次分析法設定能,在不同層級分別設計了“一級指標權重計算”、“二級指標權指標權重”計算功能,最終確定的指標權重值將顯示在界面上的顯4 所示。,圖 3-14 第一行結果為利用改進型層次分析法計算得到的一級指為手動設定的一級指標權重(在設置時需要確保權重值和為 1)。
52圖 3-15 顯示評價結果3.5.3 評價輔助軟件應用為了驗證本文所開發(fā)的智能變電站評價輔助軟件的正確性,結合 3.4 算例中的實際數據進行重新計算。此處仍以信息系統功能指標計算過程為例進行說明。(1)首先打開所有與信息系統功能指標相關的頁面:(2)分別點選三級指標子界面中的“三級指標權重”,利用改進型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值,分別得到“網絡安全指標”、“信息采傳指標”、“信息采傳指標”下級指標權重向量[1/3,1/3,1/3]、[1/3,1/3,1/3]、[1/4,1/4,1/4,1/4]。(3)通過輸入指標實際值,經計算后得到各三級指標評分,如圖 3-16 所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結構熵權法與故障樹的智能變電站保護系統擾動度在線評估方法[J]. 王洪彬,徐亨,童曉陽,刁興華,郭升,鄭永康. 電網技術. 2019(05)
[2]智能變電站信息安全技術[J]. 江南,紀陵,楊小凡. 電氣自動化. 2018(06)
[3]計及保護失效的智能變電站二次系統綜合風險評估研究[J]. 張友強,王洪彬,刁興華,童曉陽,郭升,何小飛.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2018(22)
[4]基于多參量模型的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狀態(tài)評估方法及應用[J]. 高磊,宋亮亮,楊毅,袁宇波,崔玉,吳奕.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18(10)
[5]面對極端擾動事件的城市彈性配電網評估指標體系[J]. 顧明宏,孫為兵,李培培,金誠,周峰,王東濤.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 2018(07)
[6]基于信息可達性的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風險評估方法[J]. 郭采珊,蔡澤祥,潘天亮,張延旭. 電網技術. 2018(09)
[7]基于風險傳遞網絡的智能變電站二次系統風險評估[J]. 王力軍,周凱,吳迪,劉剛.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2018(06)
[8]基于云理論的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狀態(tài)評估[J]. 王月月,陳民鈾,姜振超,齊孟元,練睿.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2018(01)
[9]基于信息趨勢預測和組合賦權的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狀態(tài)模糊綜合評價[J]. 徐長寶,王玉磊,趙立進,高吉普,黃良,應黎明.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18(01)
[10]智能變電站測控系統可靠性評估[J]. 李生虎,錢壯,唐彩林.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9)
博士論文
[1]面向智能電網的通信中間件的關鍵技術研究[D]. 畢艷冰.山東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綜合評估研究[D]. 王潔.華中科技大學 2017
[2]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狀態(tài)評估方法研究[D]. 趙紅.重慶大學 2016
[3]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狀態(tài)評估技術研究[D]. 師元康.華北電力大學 2016
[4]智能變電站二次系統的狀態(tài)評估[D]. 劉旭.山東大學 2015
[5]電網的彈性建模與評估[D]. 趙麗敬.華中科技大學 2015
[6]智能變電站二次系統狀態(tài)評價方法研究[D]. 曾星星.重慶大學 2015
[7]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性能評估方法的研究[D]. 彭志峰.華北電力大學 2014
[8]智能變電站網絡與二次設備狀態(tài)評估研究[D]. 付強.華北電力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37443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子界面上的三級評價指標(2)各指標實際值輸入
華 中 科 技 大 學 碩 士 學 位 論 文在軟件中同時設計了人工設定權重與利用改進型層次分析法設定能,在不同層級分別設計了“一級指標權重計算”、“二級指標權指標權重”計算功能,最終確定的指標權重值將顯示在界面上的顯4 所示。,圖 3-14 第一行結果為利用改進型層次分析法計算得到的一級指為手動設定的一級指標權重(在設置時需要確保權重值和為 1)。
52圖 3-15 顯示評價結果3.5.3 評價輔助軟件應用為了驗證本文所開發(fā)的智能變電站評價輔助軟件的正確性,結合 3.4 算例中的實際數據進行重新計算。此處仍以信息系統功能指標計算過程為例進行說明。(1)首先打開所有與信息系統功能指標相關的頁面:(2)分別點選三級指標子界面中的“三級指標權重”,利用改進型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值,分別得到“網絡安全指標”、“信息采傳指標”、“信息采傳指標”下級指標權重向量[1/3,1/3,1/3]、[1/3,1/3,1/3]、[1/4,1/4,1/4,1/4]。(3)通過輸入指標實際值,經計算后得到各三級指標評分,如圖 3-16 所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結構熵權法與故障樹的智能變電站保護系統擾動度在線評估方法[J]. 王洪彬,徐亨,童曉陽,刁興華,郭升,鄭永康. 電網技術. 2019(05)
[2]智能變電站信息安全技術[J]. 江南,紀陵,楊小凡. 電氣自動化. 2018(06)
[3]計及保護失效的智能變電站二次系統綜合風險評估研究[J]. 張友強,王洪彬,刁興華,童曉陽,郭升,何小飛.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2018(22)
[4]基于多參量模型的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狀態(tài)評估方法及應用[J]. 高磊,宋亮亮,楊毅,袁宇波,崔玉,吳奕.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18(10)
[5]面對極端擾動事件的城市彈性配電網評估指標體系[J]. 顧明宏,孫為兵,李培培,金誠,周峰,王東濤.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 2018(07)
[6]基于信息可達性的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風險評估方法[J]. 郭采珊,蔡澤祥,潘天亮,張延旭. 電網技術. 2018(09)
[7]基于風險傳遞網絡的智能變電站二次系統風險評估[J]. 王力軍,周凱,吳迪,劉剛.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2018(06)
[8]基于云理論的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狀態(tài)評估[J]. 王月月,陳民鈾,姜振超,齊孟元,練睿.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2018(01)
[9]基于信息趨勢預測和組合賦權的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狀態(tài)模糊綜合評價[J]. 徐長寶,王玉磊,趙立進,高吉普,黃良,應黎明.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18(01)
[10]智能變電站測控系統可靠性評估[J]. 李生虎,錢壯,唐彩林.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9)
博士論文
[1]面向智能電網的通信中間件的關鍵技術研究[D]. 畢艷冰.山東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綜合評估研究[D]. 王潔.華中科技大學 2017
[2]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狀態(tài)評估方法研究[D]. 趙紅.重慶大學 2016
[3]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狀態(tài)評估技術研究[D]. 師元康.華北電力大學 2016
[4]智能變電站二次系統的狀態(tài)評估[D]. 劉旭.山東大學 2015
[5]電網的彈性建模與評估[D]. 趙麗敬.華中科技大學 2015
[6]智能變電站二次系統狀態(tài)評價方法研究[D]. 曾星星.重慶大學 2015
[7]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性能評估方法的研究[D]. 彭志峰.華北電力大學 2014
[8]智能變電站網絡與二次設備狀態(tài)評估研究[D]. 付強.華北電力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374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93744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