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及器件的開發(fā)與應用研究
【學位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M912
【部分圖文】:
引言能源是人類生存和文明發(fā)展的力量之源。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能源對于人變得更加不可或缺。目前人類每年對能源的消耗量巨大,相當于燃燒 134 所釋放的能量。從消耗的能源種類占比看,化石能源占有大部分的份額,油占比約為 1/3,煤炭占比約為 1/4,天然氣占比約為 1/5?梢姡祟愃茉粗 3/4 以上是化石能源;其次,燃燒木材、秸稈、畜糞等占比約為 1電占比約為 8%,核電占比約為 7%,而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氫汐能、地熱能等)在全部能源中的占比僅為 2%[1]。在未來幾十年里,世油的使用量每年仍以 2%左右的速度增加,F(xiàn)階段電力生產(chǎn)主要來自煤炭,因此對煤炭的需求量仍將很大,并每年以 1.5%的速度增長?梢哉f,國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均是建立在石油、煤炭能源穩(wěn)定(包括價格、供應量等礎之上的。換句話說,石油、煤炭、天然氣等能源的持續(xù)開發(fā)和消耗是世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動力。
(a)未來電能產(chǎn)生、輸送以及智能電網(wǎng)使用示意圖[1];(b)幾種常見電化術的性能對比圖[11]re 1.2 (a)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al enerations of smart grid in the furture; (b) Comparison of system power ratings and dtime of various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鉛酸電池一只實用鉛酸電池起源較早,在 1860 年由普蘭特(Raymond Gaston
如上所示的反應式,鉛酸電池正負極的電極反應均適用于溶解-沉淀機理,而不是膜形成或固態(tài)離子傳遞機理。這種充放電理論也被稱為雙硫酸鹽化理論,這一機理過程如圖1.3所示。由于電解液中的電解質(zhì)硫酸在放電過程中逐漸被消耗,產(chǎn)生水,所以電解質(zhì)可以看作是一種活性物質(zhì),因此在某一特定的電池設計中也是一種具有限制容量作用的活性物質(zhì)。電解質(zhì)限定容量是閥控式密封鉛酸電池設計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一種可充電鋰電池電極新材料的制備[J];化學通報;1996年11期
2 司莉敏;趙曄;;鋰硫電池電極改性專利技術綜述[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8年22期
3 ;上海硅酸鹽所鋰空氣電池電極材料的設計和機理研究獲進展[J];河南化工;2017年06期
4 姚利花;張占東;;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仿真研究[J];中國金屬通報;2017年08期
5 趙亮,葛嶺梅,周安寧,劉春寧;聚苯胺導電材料在二次電池電極材料中的應用[J];塑料科技;2004年04期
6 王勇;尉偉;朱長平;;一種鋰電池電極蓋板氦質(zhì)譜檢漏方法[J];中國儀器儀表;2017年07期
7 ;鋰空氣電池電極研究取得進展[J];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2017年09期
8 潘越;;鋰電池電極充電擴散應力力學機理分析[J];科技風;2015年07期
9 ;深圳先進院研發(fā)出多功能型的高效電池電極材料[J];人工晶體學報;2017年08期
10 ;法國研制超低鉑含量的燃料電池電極[J];公路與汽運;2009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書明;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及器件的開發(fā)與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2018年
2 解暉;鈉/鎂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微納結(jié)構(gòu)設計及電化學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年
3 劉瑾;利用細菌生物氧化作用制備錳基鍵電池電極材料及降解毒死蜱的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4 李慶浩;同步輻射軟X光譜對LiCoO_2基鋰電池電極材料及界面問題的原位/非原位研究[D];山東大學;2017年
5 簡澤浪;新型儲能電池電極材料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6 楊帆;直接過氧化氫燃料電池電極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年
7 龐海麗;直接醇類燃料電池和酶生物燃料電池電極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8 劉清朝;鋰空氣電池電極材料的制備和電化學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輝;鐵基磷酸鹽體系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2 周廣蓋;鈉離子電池電極復合材料的制備及電性能研究[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鄭巖;基于DSP的鋰電池電極表面缺陷檢測系統(tǒng)[D];燕山大學;2014年
4 王波濤;太陽能電池電極材料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08年
5 李雯雯;全釩液流電池電極材料的改性及其電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4年
6 金秀華;甲醇燃料電池電極催化材料的制備[D];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
7 郭小義;儲能釩液流電池電極材料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8 代廣濤;全釩液流儲能電池電極材料性能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3年
9 袁新海;高能量密度水鋰電池電極材料及體系的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10 張晚晚;有機正極電極材料預測方法的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587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85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