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苯并噻二唑和苯并二噻吩給體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其在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學位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M914.4
【部分圖文】:
圖 1.1 經(jīng)過美國國家可更新能源實驗室(NREL)認證的各類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zhuǎn)換效率記錄,其中紅色實心圓點表示有機太陽能電池單層器件[1]Figure1.1 the various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solar cell records by U.S. national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NREL) certification, the solid red dot represents the single-junctionorganic solar cell device.
圖 1.2 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結(jié)構(gòu)圖Figure 1.2 The device structures of the organic solar cells.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 1.3 所示,其中活性層的光電轉(zhuǎn)換的機理
圖 1.3 有機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圖Figure 1.3 The principle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organic solar cells.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雪花;溫彬彬;;電池結(jié)構(gòu)對大面積有機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影響[J];山東工業(yè)技術(shù);2018年07期
2 ;我國科學家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lǐng)域取得重要突破[J];石河子科技;2018年04期
3 陸恒;路皓;徐新軍;吳有智;薄志山;;有機太陽能電池簡介與展望[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8年20期
4 田禾;;有機太陽能電池有望商品化[J];國際學術(shù)動態(tài);2002年01期
5 ;德國開發(fā)基于半透明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的智能太陽鏡[J];軍民兩用技術(shù)與產(chǎn)品;2017年15期
6 黃輝;;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發(fā)展、應用及展望[J];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17年06期
7 李昂;;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研究新進展[J];電子世界;2018年06期
8 ;柔性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進展[J];人工晶體學報;2018年05期
9 拉迪婭;;有機太陽能電池以及工作方式分析(英文)[J];現(xiàn)代鹽化工;2018年03期
10 ;我國科學家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lǐng)域取得重要突破[J];浙江化工;2018年08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小輝;基于氧化鋅改性界面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shù)與工程研究所);2017年
2 廖勛凡;基于苯并噻二唑和苯并二噻吩給體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其在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D];南昌大學;2018年
3 黃立強;有機太陽能電池本體異質(zhì)結(jié)垂直相分離的調(diào)控[D];南昌大學;2018年
4 王晨;有機太陽能電池載流子陷阱效應及相關(guān)器件物理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5 李樹軍;基于電子傳輸層優(yōu)化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6 苗洋;具有N型大π共軛結(jié)構(gòu)的有機光伏材料的合成及應用[D];吉林大學;2018年
7 陳敬德;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微納結(jié)構(gòu)調(diào)控研究[D];蘇州大學;2018年
8 王文艷;基于金屬銀納米結(jié)構(gòu)改善有機太陽能電池光吸收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7年
9 孫倩倩;優(yōu)化有源層形貌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性能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年
10 安橋石;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制備及機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騰騰;基于P3HT及稠環(huán)共軛聚合物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8年
2 謝燊坤;非富勒烯受體ITIC及其改性材料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器件物理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8年
3 徐晗;羧基功能化材料季胺化石墨烯量子點與果膠銫作為有機太陽能電池陰極界面層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年
4 于昌仕;苝二酰亞胺類衍生物的制備及光電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8年
5 姚嘉;基于PCE10與窄帶隙受體的半透明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制備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8年
6 范亞紅;基于P3HT:PCBM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制備及其性能的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8年
7 郭澤邦;三元體異質(zhì)結(jié)有機太陽能電池制備及機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8年
8 蔣衛(wèi)剛;基于引達省衍生物小分子材料的合成與光伏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shù)與工程研究所);2017年
9 蔣旭東;基于非富勒烯受體材料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8年
10 郝海景;三聚茚型星型小分子受體和超支化聚合物受體的合成與性能研究[D];河北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465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846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