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雙鈣鈦礦陰極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O614.334;TM911.4
【圖文】:
圖 1.1 SOFC 工作原理圖1.3.3.2 SOFC 的優(yōu)點SOFC 所用的電解質(zhì)以固體為主,它們可以是 YSZ、SDC 或者 GDC 等固體化合物,該應用與液態(tài)電解質(zhì)相比,不會出現(xiàn)腐蝕其他組件材料的現(xiàn)象,因此使用起來安全系數(shù)更高,SOFC 不僅僅具有這一項特長,還有如下的優(yōu)點:(1)與傳統(tǒng)能源利用相比,SOFC 少了熱力學效率低的干擾,不受卡諾循環(huán)制約,化學能直接轉(zhuǎn)變成電能,從而跳過了先轉(zhuǎn)換為熱能再到機械能的繁瑣過程,于是效率更高;(2)燃料選擇不再,氫氣(H2)、烷烴類化合物如丙烷(CH3CH2CH3)、醇類如乙醇(CH3CH2OH)、居家過日子的煤氣都可以作為燃料,如果將燃料完全使用氫氣,那么產(chǎn)物只有水,不會再有污染的發(fā)生,純綠色。(3)SOFC 歸屬于第三代燃料電池與第一,二代燃料電池相比,它的電流和功
圖 2.1 溶膠-凝膠法制備陰極粉體的流程圖法沉淀法制備PrBa0.85Ca0.15Co2O5+的流程圖,稱取適量的NO3)2·4H2O、Co(NO3)2·6H2O 后,將其全部溶于適量其完全溶解得到均一的粉色混合溶液,然后加入氨水 8-9;用去離子水多次洗滌沉淀物,再用乙醇抽濾洗滌干燥處理,將得到的固體物質(zhì)置于研缽研磨,最后放入馬h,得到 PBCC 陰極粉體。
圖 2.1 溶膠-凝膠法制備陰極粉體的流程圖2.3.1.2 共沉淀法圖2.2為共沉淀法制備PrBa0.85Ca0.15Co2O5+的流程圖,稱取適量的Pr(NO3)3·6H2O、Ba(NO3)2、Ca(NO3)2·4H2O、Co(NO3)2·6H2O 后,將其全部溶于適量的去離子水中,攪拌一段時間使其完全溶解得到均一的粉色混合溶液,然后加入氨水,越慢越好,調(diào)節(jié)溶液的 pH 為 8-9;用去離子水多次洗滌沉淀物,再用乙醇抽濾洗滌幾次,洗干凈后在 120℃條件下干燥處理,將得到的固體物質(zhì)置于研缽研磨,最后放入馬弗爐中在 1000℃條件下煅燒 5-6h,得到 PBCC 陰極粉體。圖 2.2 共沉淀法制備陰極粉體的流程圖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克強;黃剛;徐波;張立紅;;基于鐵電陰極材料離子源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J];機械研究與應用;2013年02期
2 徐紅梅;;中低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2年13期
3 邵宗平;;中低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J];化學進展;2011年Z1期
4 周洪英;;日立開發(fā)出新型長壽命鋰電陰極材料[J];功能材料信息;2010年02期
5 吳萬祥,陳愛娣;釷一鎢陰極材料碳化工藝研究[J];應用科技;2002年05期
6 金開生,王忠,張國棟;離子交換膜電解槽活性陰極材料的研究概況[J];礦冶;2001年03期
7 王發(fā)展;張暉;丁秉鈞;;鎢陰極材料及其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1年06期
8 ;鋰離子電池陰極材料尖晶石結(jié)構(gòu)Li_(1+x)Mn_(2-x)O_4的研究[J];電化學;1998年04期
9 謝原壽,柳全豐;水溶液電解新陰極材料Ni-Co-S-Mo合金的研究[J];電化學;1998年04期
10 夏定國,魏秋明,朱時珍,劉慶國;高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中的陰極材料[J];中國稀土學報;1994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袁曉佳;紀巖龍;張華;;La_2Ni_(1-x)Zn_xO_(4+δ)的性能研究[A];2015中國硅酸鹽學會固態(tài)離子學分會理事會議暨第三屆全國固態(tài)離子學青年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15年
2 翟鵬;馮憲平;衛(wèi)子健;;氮摻雜石墨烯陰極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上的應用(英文)[A];第四屆新型太陽能電池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7年
3 劉孝娟;孟君玲;袁娜;姚傳剛;孟健;;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設(shè)計的新自由度:陽離子有序度[A];第十三屆固態(tài)化學與無機合成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4年
4 張文強;于波;徐景明;;摻雜CeO_2高溫共電解陰極材料的制備與電性能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高技術(shù)陶瓷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C];2012年
5 樊星;許興燕;夏長榮;孟廣耀;;溶膠-凝膠法制備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A];全國第三屆溶膠—凝膠科學技術(shù)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6 俞小花;謝剛;呂霖;王達健;李榮興;李永剛;;氧化鋁凝膠-硼化鈦陰極材料的電性能研究[A];第九屆真空冶金與表面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劉效疆;陸瑞生;宋文斌;;長壽命熱電池技術(shù)[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0)[C];2000年
8 劉佳;王鑫;馮玉杰;;微生物電化學系統(tǒng)中新型空氣陰極材料及效能評價[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9 劉偉;馬玉民;黃漢年;;陰極電子發(fā)射材料高壓測試系統(tǒng)[A];中國電子學會真空電子學分會第二十一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8年
10 曾萍英;周嵬;顧紅霞;邵宗平;;新型高性能中低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用陰極材料[A];第三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邀請報告[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看鎳與電池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N];中國有色金屬報;2017年
2 本報駐美國記者 毛黎;巧用病毒制電池[N];科技日報;2009年
3 記者 魏雙林;我國電解鋁陰極材料生產(chǎn)技術(shù)有新突破[N];中國冶金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陸雙平 張燎原;“世界鈧王”科學發(fā)展“十一五”[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6年
5 紀濤 高校記者站記者 劉冰;中國強勢資源稀土鉬 終可取代百年釷鎢[N];北京日報;2005年
6 羅曄;韓國慶尚北道大力發(fā)展碳素產(chǎn)業(yè)[N];中國有色金屬報;2016年
7 林琳;“冀炭”科技創(chuàng)新挑戰(zhàn)買方市場[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2年
8 魏雙林;跳起來,才能摘到好果子[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4年
9 錢宇;京杭大運河的驛站[N];中華建筑報;2014年
10 楊裕生;“電極”與“電池”存儲的能量別混淆[N];科技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清;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新型陰極界面材料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9年
2 李金霞;新型有機二硫聚合物作鋰二次電池陰極材料的基礎(chǔ)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3 黃端平;層狀結(jié)構(gòu)La_2NiO_(4+δ)體系混合導體的化學合成、結(jié)構(gòu)與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4 張?zhí)m;凝膠注模工藝在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制備過程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5 呂洪;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新型陽極及陰極材料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6 李強;類鈣鈦礦結(jié)構(gòu)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的性能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7年
7 孫雪麗;低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8 付大偉;堿土與過渡金屬摻雜的雙鈣鈦礦結(jié)構(gòu)陰極材料及其性能[D];吉林大學;2016年
9 呂世權(quán);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鈷基陰極材料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馬文會;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復合摻雜陰極材料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寶國;Nb、Ta共摻雜BaCoO_3基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2 曲亮武;Ni基類鈣鈦礦結(jié)構(gòu)陰極材料的制備與摻雜改性[D];中國民航大學;2019年
3 趙忱;類鈣鈦礦結(jié)構(gòu)陰極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19年
4 蘇彥靖;鈣摻雜調(diào)控雙鈣鈦礦結(jié)構(gòu)陰極材料理化特性及電化學行為研究[D];江蘇大學;2019年
5 劉建偉;類鈣鈦礦型鈷基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的設(shè)計與電化學性質(zhì)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9年
6 于亞澤;雙鈣鈦礦結(jié)構(gòu)LaBiMn_2O_6陰極材料的優(yōu)化及電化學性能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9年
7 王曉;鈣鈦礦型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的制備與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8年
8 王文移;Sr_2Fe_(1.4)Ni_(0.1)Mo_(0.5-x)Nb_xO_(6-δ)材料作為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及脫硝催化劑的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9 李向國;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雙鈣鈦礦陰極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19年
10 李舒婷;CeO_2摻雜SrCoO_(3-δ)基鈣鈦礦陰極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7771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77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