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顯微紅外法的硅橡膠復合絕緣子傘裙老化深度研究
本文選題:復合絕緣子 切入點:硅橡膠傘裙 出處:《電網技術》2017年04期
【摘要】:復合絕緣子在運行環(huán)境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易發(fā)生老化并引發(fā)絕緣子性能劣化乃至失效,因此對絕緣子老化影響深度進行檢測和評估非常必要。采用顯微紅外光譜技術,通過測量硅橡膠傘裙由表及里不同深度處的2960 cm-1甲基峰面積分布變化,發(fā)展了一種測量運行硅橡膠復合絕緣子老化深度的檢測技術。系統(tǒng)討論了顯微紅外光譜法的測試原理、掃描方式、邊界效應影響等問題,并分別針對線掃描及面掃描模式提出了相應的老化深度計算方法。同時應用該方法測試了廣東電網500kV輸電線路抽檢復合絕緣子低壓端傘裙的老化深度,發(fā)現(xiàn)基本在50~85?m之間;還對500kV榕茅甲線斷串復合絕緣子的故障部位傘裙的老化狀態(tài)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高壓端放電現(xiàn)象嚴重,故障部位傘裙老化深度達105~141?m,為正常老化情況(35?m)的3~4倍。
[Abstract]:Composite insulators are prone to aging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operating environment factors and lea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insulator performance and even failur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tect and evaluate the influence depth of insulator aging.By measuring the area distribution of 2960 cm-1 methyl peak at different depth from outside to inside of silicone rubber umbrella skirt, a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aging depth of running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e insulator was developed by means of micro-infrared spectroscopy.The testing principle, scanning mode and boundary effect of micro-infrared spectroscopy ar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alculation methods of aging depth are put forward for line scanning and surface scanning respectively.At the same time, the aging depth of the low-voltage terminal skirt of composite insulator for 500kV transmission line sampling in Guangdong Power Grid is measured,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aging depth is between 50m and 85m.The aging state of the umbrella skirt in the fault part of the composite insulator of 500kV Fanyong Maojia line is also studied. It is found that the aging depth of the umbrella skirt in the fault area is up to 105 ~ 141m because of the serious discharge at the high voltage end, which is 34 times as high as that of the normal aging condition (35m).
【作者單位】: 廣東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1174108) 中國南方電網公司科技項目(K-GD2014-185)~~
【分類號】:TM21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車文俊;復合絕緣子的尺寸及爬電距離檢查[J];電瓷避雷器;2001年03期
2 張志偉;復合絕緣子端部密封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四川電力技術;2001年03期
3 龔文權,鐘連宏,李金法;復合絕緣子運行與評價[J];高電壓技術;2002年05期
4 袁檢,張建榮,吳經鋒,邱毓昌;運行中復合絕緣子質量監(jiān)測方法的探討[J];電瓷避雷器;2003年01期
5 徐其迎,李日隆;復合絕緣子的運行性能及問題探討[J];電瓷避雷器;2003年03期
6 包建強,吳明祥;進口復合絕緣子斷裂原因分析[J];電瓷避雷器;2003年05期
7 常豐文 ,張福林;復合絕緣子微風振動載荷特點及結構力分析[J];華北電力技術;2003年01期
8 黃梓容,謝從珍,劉鐵橋,張躍華,趙天任;改進產品結構,提高復合絕緣子制造質量[J];廣東輸電與變電技術;2003年02期
9 歐陽旭丹 ,邁克林;750kV復合絕緣子通過技術鑒定[J];高電壓技術;2004年05期
10 張福林,陳虹麗,王黎明;復合絕緣子振動蠕變特點及試驗參數的確定[J];纖維復合材料;200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修乾;熊西林;楊學全;;復合絕緣子在高海拔地區(qū)的應用[A];2009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09年
2 張偉;;延邊電網輸電線路復合絕緣子運行情況分析與應用[A];高效 清潔 安全 電力發(fā)展與和諧社會建設——吉林省電機工程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王茂成;林則良;李虎;王茂旭;雍軍;胖質玲;;基于220kV耐張復合絕緣子串優(yōu)化設計的研究[A];山東電機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08年
4 閆文斌;王達達;于虹;李衛(wèi)國;趙現(xiàn)平;;復合絕緣子內部缺陷可視化檢測[A];2012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5 閆文斌;王達達;于虹;李衛(wèi)國;趙現(xiàn)平;;復合絕緣子內部缺陷可視化檢測[A];2012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6 王全興;馮振波;毛韶雋;陳誠;;一起220kV輸電線路復合絕緣子斷串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A];第十九屆輸配電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葉廷路;吳光亞;張愛軍;呂軍;沈慶河;張勤;張銳;李慶峰;梁曦東;肖嶸;;復合絕緣子運行性能及使用壽命評估方法的研究[A];2012輸變電年會論文集[C];2012年
8 崔婷;安昌萍;林偉;;重慶電網110KV運行交流復合絕緣子試驗研究[A];重慶市電機工程學會2010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9 閆文斌;王達達;李衛(wèi)國;趙現(xiàn)平;于虹;屠幼萍;;復合絕緣子陡波擊穿原因可視化分析[A];2012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10 李峰;張杰;王剛;;復合絕緣子在我國的發(fā)展、應用與展望[A];2012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通訊員 張秀貴;山東泰光集團研制出百萬伏復合絕緣子[N];科技日報;2005年
2 劉英 高荊萍;東北最大復合絕緣子生產基地將落戶大連[N];中國工業(yè)報;2009年
3 記者 魏廣軍 通訊員 林軍英;平高集團成功研制出新型空心復合絕緣子[N];平頂山日報;2009年
4 趙林杰 李成榕 王偉;復合絕緣子檢測技術亮點斑斕[N];中國電力報;2004年
5 許立柱邋蘇艷利;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復合絕緣子生產基地開工建設[N];咸陽日報;2008年
6 劉英 記者 李楠;大連電瓷將建成東北最大復合絕緣子生產基地[N];大連日報;2009年
7 方彬;復合絕緣子檢測方法亟待開發(fā)[N];中國電力報;2004年
8 于佳駿;神馬科技支柱復合絕緣子交付用戶[N];中國電力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樊云芳 王曉櫻;張德賽與他發(fā)明的新型復合絕緣子[N];光明日報;2005年
10 李冬琴;新能天寧絕緣子產品通過鑒定[N];國家電網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汪詩經;覆冰地區(qū)交流復合絕緣子傘形結構優(yōu)化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2 謝從珍;硅橡膠復合絕緣子傘裙優(yōu)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趙林杰;硅橡膠復合絕緣子憎水性與污閃特性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U,
本文編號:17173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71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