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維納米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 鋰離子電池 一維納米材料 正極材料 負極材料 隔膜 固態(tài)電解質 靜電紡絲 出處:《材料導報》2017年S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主要評述了近年來納米棒、納米管、納米帶、納米纖維等一維納米材料在鋰離子電池正負極、隔膜及全固態(tài)電池固態(tài)電解質中的應用。一維納米材料的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能為鋰離子提供更短的嵌入脫出路徑,還能有效緩解電池工作時產生的體積效應,從而大大提高鋰離子電池的性能。介紹了不同方法制備的一維納米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對電化學性能的優(yōu)化及提升,并重點介紹了具有產業(yè)化前景的靜電紡絲法制備用于鋰離子電池的一維材料近年的發(fā)展;展示了一維納米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研究進展,并展望了其發(fā)展方向。
[Abstract]:One-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such as nanorods, nanotubes, nanobelts and nanofibers, have been reviewed in recent years in the cathode and cathod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The application of solid electrolyte in membrane and solid state battery. One-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with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high porosity can provide a shorter intercalated exit path for lithium ion. It can also alleviate the volume effect of the battery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ithium ion battery. Th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one-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prepared by different methods in lithium ion battery are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one-dimensional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with industrial prospect is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one-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in lithium ion batteries is present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is prospected.
【作者單位】: 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現(xiàn)代絲綢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國際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3731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1503265;51603135)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專項(2012AA030313)
【分類號】:TB383.1;TM912
【正文快照】: 0引言1992年索尼公司發(fā)明了以碳材料作負極、含鋰化合物作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因為電化學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環(huán)保無污染等優(yōu)點,鋰離子電池作為迅速發(fā)展起來的新一代儲能電源備受青睞[1-2]。其應用已滲透到如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攝像機、數(shù)碼相機、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等眾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寶和;;一維納米材料的離子液體制備新技術[J];河南化工;2007年01期
2 李斌,沈路濤;什么是準一維納米材料?[J];機械工程師;2001年02期
3 ;什么是準一維納米材料?[J];機電工程技術;2001年02期
4 陳榮;有機一維納米材料合成的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J];自然科學進展;2004年01期
5 ;上海硅酸鹽所一維納米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J];稀有金屬;2004年03期
6 劉文成;蔡偉;孟祥龍;;準一維納米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J];功能材料;2006年04期
7 譚琳;白慧萍;陳雅倩;楊光明;盧旭曉;楊云慧;;離子液體在一維納米材料制備中的應用[J];材料導報;2008年S2期
8 徐小勇;胡學兵;施衛(wèi)國;向蕓;;一維納米材料的合成與應用[J];硅酸鹽通報;2008年06期
9 李振林;;一維納米材料的合成與制備[J];才智;2009年32期
10 胡林;陳長鑫;張亞非;;一維納米材料定向排布技術的研究進展[J];微納電子技術;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在銀;柴春芳;;準一維納米材料的研究及特性[A];納米材料與技術應用進展——第四屆全國納米材料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張立德;張玉剛;;一維納米材料中的新效應和新功能[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Ⅰ[C];2004年
3 周曉峰;楊小勤;趙永男;;水熱合成一維納米材料[A];第六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李俊壽;許并社;郭煥升;李靚;王建江;;一維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研究[A];中國顆粒學會2006年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龔力;鄧少芝;陳軍;許寧生;;氧化鎂一維納米材料的研制及其場發(fā)射性能研究[A];2005年納米和表面科學與技術全國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王策;;電紡絲技術在一維納米材料制備中的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7 吳強;胡征;;導電基底上直接生長一維納米材料及其場發(fā)射性能研究[A];中國真空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8 李倩倩;賀繼香;薛勝男;韋維;付昱;;攪拌下一維納米材料的界面組裝[A];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第1分會:表面界面與納米結構材料[C];2013年
9 王志;巴德純;藺增;曹培江;;一維納米材料的ECR-CVD方法制備[A];2004’全國真空冶金與表面工程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4年
10 胡征;;碳納米管及Ⅲ族氮化物一維納米材料的生長、結構和場發(fā)射性能研究[A];中國真空學會第六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范守善;一維納米材料與納米器件[N];科技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麗乾;鈮酸鉀鈉基一維無鉛壓電納米材料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2 楊琪;氧化鋁一維納米材料液相法制備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3 尉國棟;微波輔助法合成碳化硅一維納米材料及其性質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曹廣勝;基于鎢和鈦的一維納米材料的水熱合成及性質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5 楊青;硼和硼化物一維納米材料的制備與表征[D];浙江大學;2006年
6 鄒強;金屬氧化物一維納米材料制備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7 吳森;基于AFM的一維納米材料操縱及力學特性測試技術[D];天津大學;2012年
8 趙鶴云;SnO_2一維納米材料的制備、表征以及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6年
9 張猛;SiC一維納米材料的合成、性能、機理及量產化工藝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4年
10 何承雨;一維納米材料的生長機理、結構調控及性能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錢炳建;使用高頻感應爐制備多種一維納米材料[D];蘭州大學;2013年
2 張耀中;一維納米材料與光伏器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3 葛興;一維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光電特性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4 符韜;基于靜電紡絲技術的一維納米材料在濕度傳感器中的應用[D];湖南大學;2015年
5 劉越;稀土多氟化物一維納米材料的合成與發(fā)光性質[D];長春理工大學;2015年
6 孫健;C_(60)基一維納米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7 張寧;稀土化合物一維納米材料的合成與表征[D];中南大學;2009年
8 黃陽;一維納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質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陶毅博;鉭鈮酸鉀一維納米材料的合成、微結構及光學性能研究[D];湖北大學;2012年
10 王培培;幾種一維納米材料的超聲水合法合成與表征[D];吉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4663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466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