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試驗的路基回彈模量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關鍵詞:基于正交試驗的路基回彈模量影響因素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粉質粘土路基 正交試驗設計 動回彈模量 干濕循環(huán)
【摘要】:對影響路基動態(tài)回彈模量的因素通過全面分析和篩選,提出以應力狀況、濕度有限波動范圍、循環(huán)次數(shù)、壓實度等為考究對象。通過設計正交試驗,采用動態(tài)三軸儀對粉質粘土展開一系列的動回彈模量試驗研究。在對正交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的基礎上,明確了動回彈模量多水平多因素影響程度的顯著性。實驗結果表明:在諸多因素中,干濕循環(huán)的濕度波動范圍影響最為顯著,而后依次是壓實度影響、濕度循環(huán)次數(shù)影響和加載序列影響。進一步說明了干濕循環(huán)過程中由于脫濕和吸濕過程不僅破壞了土體的孔隙和骨架結構,而且還造成了不可逆的粘結狀態(tài)和顆粒間的作用特性。因而通過控制路基濕度波動范圍可以有效的防止路基強度的衰變,確保路基的工作性能。
【作者單位】: 新疆大學;同濟大學道路與交通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粉質粘土路基 正交試驗設計 動回彈模量 干濕循環(huán)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68058) 道路與交通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K201309)
【分類號】:U416.1
【正文快照】: 0前言路基作為道路結構支撐體系,投入運營后,受綜合因素影響,路基濕度由最優(yōu)含水率(optimal mois-ture content,OMC)過渡為平衡含水率(equilibriummoisture content,EMC)過渡。在干旱強蒸發(fā)地區(qū),受日照強、晝夜溫差大影響,路面覆蓋效應影響顯著,加之受季節(jié)性地下水位的強烈波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楊和平,肖奪;干濕循環(huán)效應對膨脹土抗剪強度的影響[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2 李冬雪;凌建明;錢勁松;王海林;;濕度循環(huán)下黏質路基土回彈模量演化規(guī)律[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7期
3 龔壁衛(wèi);周小文;周武華;;干 濕循環(huán)過程中吸力與強度關系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6年02期
4 楊和平;張銳;鄭健龍;;有荷條件下膨脹土的干濕循環(huán)脹縮變形及強度變化規(guī)律[J];巖土工程學報;2006年11期
5 張芳枝;陳曉平;;反復干濕循環(huán)對非飽和土的力學特性影響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0年01期
6 曹玲;羅先啟;;三峽庫區(qū)千將坪滑坡滑帶土干-濕循環(huán)條件下強度特性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07年S1期
7 李向陽;胡海波;郭威;;干濕循環(huán)條件下路基粘土的強度衰減規(guī)律試驗研究[J];公路工程;2014年01期
8 吳衛(wèi);董城;焦隆華;李志勇;;高液限黏土動態(tài)回彈模量試驗研究[J];公路工程;2015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聰;基于非飽和土理論的路基回彈模量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7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樝,呂國華,孫愛新,樊新民;瓜爾豆胚性愈傷組織誘導的初步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年02期
2 易傳輝;陳曉鳴;史軍義;周成理;;影響美鳳蝶滯育蛹發(fā)育的主要因素[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02期
3 李小俊;陳穎;賈宇;王立安;;生防菌菌株A的搖瓶培養(yǎng)條件及發(fā)酵工藝[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04期
4 楊海軍;周小蘋;;雪梨干酒發(fā)酵條件的優(yōu)化[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13期
5 劉紅;趙丹微;楊定國;韓長日;;神秘果果皮的抗氧化性[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14期
6 鄭志;呂艷麗;;膜法沼氣凈化數(shù)學模型的建立與應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06期
7 孫曉英;吳瑩;徐慶輝;;均勻設計及其在中藥學領域中的應用[J];安徽醫(yī)藥;2009年07期
8 胡海霞;李家明;秦瑛;見玉娟;;藥物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和實踐[J];安徽醫(yī)藥;2010年05期
9 姚志華;陳正漢;;重塑膨脹土干濕過程中細觀結構變化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03期
10 陳衛(wèi)兵;宋豐波;高鵬;;京珠高速K108邊坡軟弱夾層流變參數(shù)的智能反演[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冀豐;史建衛(wèi);錢乙余;李晉;;對0201組裝中焊膏印刷工藝參數(shù)影響的研究[A];2008中國電子制造技術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曹玲;羅先啟;;三峽庫區(qū)千將坪滑坡滑帶土干-濕循環(huán)條件下強度特性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shù)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3 胡光華;龔麗;張進疆;陳海峰;;香蕉片微波真空加工試驗研究[A];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陳法新;;針孔準直器優(yōu)化與均勻設計[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中國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第6冊)[C];2009年
5 魏永耀;孫樹林;張鑫;鄭華章;;膨脹土—膠粉(ESR)抗剪強度與含水量關系試驗研究[A];第八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集[C];2008年
6 蔡冠梁;韓莎莎;梁濤;;固廢處理新技術——改進的硫磺固化技術處理重金屬鹽的研究[A];2008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中卷)[C];2008年
7 姜偉基;張鉻;;硅酸鹽水泥_硫硫鋁酸鹽水泥石膏三元復合膠凝材料試驗研究[A];2009預拌砂漿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9年
8 張永興;王桂林;;高層建筑巖石洞室地基穩(wěn)定性分析方法與應用 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特邀報告[A];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07年
9 楊冀豐;史建衛(wèi);錢乙余;李晉;;對0201組裝中焊膏印刷工藝參數(shù)影響的研究[A];2007中國高端SMT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丁德云;楊秀仁;魯衛(wèi)東;劉維寧;顏傶;;CRD法擴挖大直徑盾構隧道對鄰近結構變形影響數(shù)值分析[A];2011中國盾構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都愛華;框架結構移位托換節(jié)點受力機理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溫世億;膨脹土渠坡若干關鍵技術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3 滕文彥;濱海水網區(qū)高速公路路基長期穩(wěn)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陳超;鐵路通用貨車重車重心合理限制高度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5 聞心怡;鐵電存儲器關鍵工藝與器件建模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廖映燁;針刺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正交設計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嚴耿升;干旱區(qū)土質文物劣化機理及材料耐久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8 歐祖軍;部分因析設計的最優(yōu)折疊反轉及相關問題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沈春根;高速加工工具系統(tǒng)的動力學特性及應用基礎研究[D];江蘇大學;2011年
10 張海光;面向質量的差壓式真空注型工藝及系統(tǒng)研究與實現(xiàn)[D];上海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艾麗;橡膠集料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2 吳勝軍;紅粘土路基水分運移規(guī)律試驗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強;水性環(huán)氧樹脂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材料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
4 魏紅波;化學機械拋光工藝中相關問題的數(shù)值模擬[D];湘潭大學;2010年
5 孫玲玲;基于QFD和DOE的產品優(yōu)化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謝寧;納米流體沸騰換熱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7 楊圣元;酸雨環(huán)境下透水性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8 李彬;受火混凝土結構可靠性的數(shù)值模擬分析[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9 閔紅光;混凝土及水泥膠砂抗硫酸侵蝕性能的試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10 王曉宇;金川礦山廢石—全尾砂高濃度充填料漿管輸阻力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包承綱,周小文;20世紀土力學的回顧和未來發(fā)展趨勢的預測[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0年02期
2 龔壁衛(wèi),詹良通,劉艷華,王斌;非飽和膨脹土的抗剪強度特性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0年05期
3 毛尚之;非飽和膨脹土的土-水特征曲線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02年02期
4 戚國慶,黃潤秋;土水特征曲線的通用數(shù)學模型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04年02期
5 劉艷華,龔壁衛(wèi),蘇鴻;非飽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線研究[J];工程勘察;2002年03期
6 吳德華,王選倉,姚愛玲;陜西關中地區(qū)土基回彈模量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7 劉義虎;楊果林;黃向京;;干濕循環(huán)作用下水對膨脹土路基破壞機理的試驗研究[J];中外公路;2006年03期
8 胡甜;趙健;洪雄杰;郭巍;;干濕循環(huán)下紅砂巖路基填料壓縮特性試驗研究[J];工程勘察;2013年08期
9 楊和平,張銳;非飽和膨脹土總應力強度的確定方法及其應用[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10 楊和平,肖奪;干濕循環(huán)效應對膨脹土抗剪強度的影響[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曹軍義;土—水特征曲線的試驗研究及其在邊坡穩(wěn)定分析中的應用[D];河海大學;2005年
2 李聰;基于非飽和土理論的路基回彈模量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獻民;廖祥泰;;貴陽路基土室內回彈模量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6年02期
2 李聰;鄧衛(wèi)東;張盛;;考慮非飽和土基質吸力影響的路基回彈模量研究[J];公路交通技術;2008年04期
3 夏寧;黃琴龍;;路基處治土回彈模量試驗研究[J];粉煤灰綜合利用;2010年01期
4 凌建明;蘇華才;謝華昌;官盛飛;;路基土動態(tài)回彈模量的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0年05期
5 夏寧;黃琴龍;;路基處治土回彈模量預估[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6 周文;羅品杰;李躍軍;;路基回彈模量變化規(guī)律及對瀝青路面結構的影響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1年04期
7 侯定一,吳文凱;計算機控制野外回彈模量測量儀的研制[J];湖南交通科技;1995年01期
8 楊樹榮;拱祥生;黃偉慶;林宏達;;非飽和粘性路基土回彈模量之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6年02期
9 李聰;鄧衛(wèi)東;崔相奎;;干濕循環(huán)條件下完全擾動黃土路基回彈模量分析[J];交通科學與工程;2009年02期
10 程志勇;;路基回彈模量的測試方法探討[J];科技風;2009年2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躍東;;路基回彈模量現(xiàn)場檢測技術研究綜述[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0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韓風;削簿十公分 每公里節(jié)約54萬[N];中國交通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龍海翔;新疆公路路基濕度狀況及其對回彈模量影響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9年
2 于淵卓;瑞贛高速公路特殊土路基回彈模量現(xiàn)場快速檢測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
3 李聰;基于非飽和土理論的路基回彈模量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7年
4 段丹軍;路基回彈模量的快速檢測[D];長沙理工大學;2004年
5 雷明軒;季節(jié)性冰凍地區(qū)路基回彈模量試驗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6 陳文;季節(jié)性冰凍區(qū)公路路基濕度與模量研究[D];武漢工業(yè)學院;2012年
7 張娜;填土路基剛性指標及其快速檢控技術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8 冉武平;烏魯木齊地區(qū)低液限粉性土路基回彈模量研究[D];新疆大學;2009年
9 鄧偉;雙向土工格柵處理橋頭跳車回彈模量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10 劉敬;高速公路挖方路段路基水分遷移特性及路基回彈模量預測[D];長沙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501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50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