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預應力損失和剛度變化預測方法研究
本文關鍵詞:橋梁預應力損失和剛度變化預測方法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橋梁 小波神經(jīng)網(wǎng)絡 預應力損失 剛度變化 預測方法
【摘要】:預應力混凝土橋梁在使用年限增加和車輛荷載長期作用下會出現(xiàn)預應力損失和剛度變化,從而影響橋梁結構的健康狀態(tài)。已有研究成果多數(shù)根據(jù)結構彈性模量的變化判定橋梁健康狀態(tài),該文采用小波神經(jīng)網(wǎng)絡方法進行預應力混凝土梁橋的預應力損失和剛度變化預測。預應力損失預測結果表明:成橋后1~8年,預應力預測值由初始預應力的88.54%降為87.1%,根據(jù)JTG 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所給公式計算的預應力值由初始預應力的88.25%降為86.3%,最大誤差為0.8%。剛度損失預測結果表明:小波神經(jīng)網(wǎng)絡方法預測出的彈性模量損失規(guī)律與清華大學李秀芬公式和北京交通大學鐘銘公式計算的彈性模量損失規(guī)律一致,而且該方法可以同時考慮預應力和疲勞兩個因素對橋梁彈性模量的影響,較為符合橋梁實際狀態(tài)。
【作者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華南理工大學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分院;
【關鍵詞】: 橋梁 小波神經(jīng)網(wǎng)絡 預應力損失 剛度變化 預測方法
【基金】:華南理工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項目(編號:2011KB14) 廣東省公路管理局科技項目(編號:粵公研2009-14)
【分類號】:U448.35;U446
【正文快照】: 3.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分院)1橋梁概況某橋為預應力混凝土三跨連續(xù)箱梁橋,跨徑組合為29+30+29m,支座采用一般支承方式,混凝土強度等級C50,預應力筋采用的應力=1 860 MPa,彈性模量為3.45×107 Pa,用Midas進行建模,全橋劃分為83個節(jié)點和74個單元,模型共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周燕勤,呂志濤;預應力長期損失計算建議[J];東南大學學報;1997年S1期
2 鐘銘,王海龍,劉仲波,孟建偉;高強鋼筋高強混凝土梁靜力和疲勞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進階;張欽喜;楊勇新;楊萌;廉杰;;配HRBF500級鋼筋混凝土梁受彎承載力試驗[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11期
2 蔣麗忠;伍振宇;吳忠河;朱紅兵;;鋼筋混凝土空心梁疲勞性能試驗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03期
3 仲偉秋;董愛平;王燁;;水下混凝土梁靜力和疲勞性能試驗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11年04期
4 王英;劉建新;趙人達;;大跨橋梁預應力損失綜合值法計算模型研究[J];世界橋梁;2011年05期
5 趙進階;張欽喜;楊勇新;楊萌;廉杰;;HRBF500鋼筋混凝土梁受彎承載力試驗研究[J];工業(yè)建筑;2009年03期
6 張運濤;惠卓;孟少平;劉釗;;高性能混凝土收縮徐變對懸臂構件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J];工業(yè)建筑;2009年12期
7 王新玲;陳青萍;杜琳;;高速鐵路用HRBF500鋼筋混凝土梁疲勞性能試驗研究[J];工業(yè)建筑;2010年11期
8 葉獻國;馬文明;種迅;;高強鋼筋高強混凝土預應力梁抗彎性能試驗研究[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9 王新玲;康現(xiàn)棟;李可;黃偉東;;HRBF500鋼筋混凝土梁疲勞損傷機理研究[J];工業(yè)建筑;2013年11期
10 朱紅兵;韓帥;李秀;夏博;;RC空心板梁疲勞剛度退化規(guī)律試驗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汪劍;方志;;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橋豎向預應力損失的理論分析與試驗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6年
2 姜曉海;尹波;;高強修補料簡支梁力學性能試驗研究[A];首屆全國既有結構加固改造設計與施工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紅兵;公路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橋疲勞試驗與剩余壽命預測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2 郭琦;復雜預應力體系梁式結構有效預應力預測理論與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3 盧志芳;考慮時變性和不確定性的混凝土橋梁收縮徐變及預應力損失計算方法[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4 李勇;大跨度鋼—混凝土組合橋梁空間理論與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陳強;先簡支后連續(xù)結構體系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6 郭全全;預應力數(shù)字化張拉技術及預應力結構中環(huán)境溫度效應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3年
7 馮秀峰;混合配筋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梁疲勞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8 汪劍;大跨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橋非荷載效應及預應力損失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9 朱世哲;雙拱型空間鋼管結構閘門的分析理論和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10 趙少偉;雙預應力混凝土梁理論與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悅瑜;大跨度混凝土剛構—連續(xù)組合梁橋的長期變形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董愛平;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柱抗剪承載力及梁疲勞性能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3 段宏偉;高速鐵路用HRBF500鋼筋預應力混凝土梁疲勞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4 陳青萍;基于500MPa細晶粒鋼筋的混凝土梁疲勞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5 李可;高鐵用細晶粒鋼筋混凝土梁疲勞性能的數(shù)值分析及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6 辛雷;循環(huán)荷載作用下高性能混凝土軸拉性能及耐久性損傷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0年
7 周現(xiàn)偉;帶鋼板—混凝土組合橋面板的組合梁靜力與疲勞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8 余澤;超寬分離式混凝土邊箱梁正截面受力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9 王遠平;預應力混凝土數(shù)字化張拉技術的試驗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2年
10 張磊;高墩大跨連續(xù)剛構橋施工過程結構安全評價[D];長安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趙國藩,王清湘;鋼筋混凝土構件裂縫寬度分析的應力圖形和計算模式[J];大連工學院學報;1984年04期
2 蔣永生,,梁書亭,陳德文,盧建峰,姜寧輝;高強鋼筋高強混凝土受彎構件的變形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1998年02期
3 梁書亭,蔣永生,姜寧輝;高強鋼筋高強混凝土梁裂縫寬度驗算方法的研究[J];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98年02期
4 陸光閭,秦永欣,李鳳琴,劉德銘;高強鋼絲松弛試驗研究及對松弛應力損失計算的建議[J];鐵道學報;1988年02期
5 李秀芬,吳佩剛,趙光儀;高強混凝土梁抗彎疲勞性能的試驗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1997年05期
6 曾志斌,李之榕;普通混凝土梁用鋼筋的疲勞S─N曲線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1999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熊學玉,顧煒,雷麗英;體外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預應力損失估算[J];工業(yè)建筑;2004年07期
2 郭舉,李光瑞,馬杰;預應力損失計算及其簡化[J];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3期
3 薛蘇泉;王建中;;高溫作用下結構預應力損失的灰色預測[J];徐州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4 勞曉春;何庭蕙;湯立群;梁穎晶;;基于應變測量的大跨度橋梁預應力損失的計算與分析[J];實驗力學;2006年06期
5 王s
本文編號:5913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59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