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載汽車-路面-路基垂向耦合動力學模型
本文關鍵詞:重載汽車-路面-路基垂向耦合動力學模型
更多相關文章: 道路工程 重載汽車-路面-路基 數(shù)值模擬 耦合動力學模型 垂向振動
【摘要】:為了研究路面不平度激勵下移動重載汽車、路面結構和路基的動力相互作用,將重載汽車簡化為由彈簧和阻尼器并聯(lián)的勻速移動多自由度剛體模型,面層簡化為離散基層塊體支撐的帶內部阻尼連續(xù)薄板模型,基層簡化為支撐于粘彈性路基上的離散塊體模型,并采用Wilson-θ法對建立的重載汽車-路面-路基垂向耦合動力學模型求解,同時驗證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結果表明:移動重載汽車產生的動力效應顯著,五軸汽車產生的輪胎接地力和路面動位移最大,隨著后軸軸重的增加,輪胎接地力和路面位移呈線性增加;隨著行車速度增加,輪胎接地力峰值和路面動位移峰值增加,但路面動位移均值變化較小;路面不平度等級由A級降為D級時,輪胎接地力放大倍數(shù)增大了1倍多,且路面動位移峰值增幅達72%;路基剛度對輪胎接地力影響較小,但路面位移的影響則較為顯著。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關鍵詞】: 道路工程 重載汽車-路面-路基 數(shù)值模擬 耦合動力學模型 垂向振動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九七三”計劃)項目(2012CB0261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408163)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4BAG05B07)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ZD201218)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2012M52075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HIT.NSRIF.2014078)
【分類號】:U416.01
【正文快照】: 0引言中國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重型貨運汽車數(shù)量急劇增多、載重量加大,致使公路長期處于超負荷運營狀態(tài)。稱重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1],干線公路上運行的汽車超載現(xiàn)象十分嚴重,單軸超過10t軸重限制的比例為35.64%,最高的軸重達到17t;雙聯(lián)軸超過18t軸重限制的比例為49.51%,最高軸重達到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獻棟,鄧志黨,高峰;公路路面不平度的數(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3年09期
2 ;Dynamics of vehicle-pavement coupled system based on a revised flexible roller contact tire model[J];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年03期
3 曾凡奇,黃曉明;超載對瀝青路面的影響[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4年03期
4 劉大維;李國政;陳煥明;康忠亮;蔣榮超;;車輛隨機動載作用下路面動態(tài)響應研究[J];農業(yè)機械學報;2011年02期
5 管迪華,范成建;用于不平路面車輛動力學仿真的輪胎模型綜述[J];汽車工程;200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鋒;深季節(jié)凍土區(qū)重載汽車荷載下路基動力響應與永久變形[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向天宇,鄭建軍;單向變厚度連續(xù)薄板的穩(wěn)定計算[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1999年03期
2 袁玉全;彭建設;向必純;包興明;;矩形薄板瞬態(tài)動力響應的DQ空-時半解析法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3 周欣竹;連續(xù)板自由振動的傳遞矩陣法[J];北方交通大學學報;1997年04期
4 過學迅;劉漢斌;汪斌;徐占;;路面不平度的測量與重構[J];車輛與動力技術;2010年04期
5 丁能根;薄穎;冉曉鳳;姜勇;;基于協(xié)同仿真技術的車輛非線性平順性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11期
6 吳志成;陳思忠;楊林;張斌;;基于有理函數(shù)的路面不平度時域模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9期
7 曹志遠;復合材料/混凝土復合板件的動力分析解[J];玻璃鋼/復合材料;2003年05期
8 靳文強;陳麗萍;劉京學;;滑移爆炸沖擊荷載作用下矩形復合板的動力響應分析[J];爆破器材;2010年03期
9 鄭百哲,李亞紅;自由層阻尼復合板減振特性的研究[J];北京輕工業(yè)學院學報;1992年01期
10 汪建新;孫建平;;磁致伸縮換能器輻射板活塞振動幅值的近似計算[J];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洪;趙韓;;用于VSC的動力學模型、控制器設計與仿真綜述[A];2004“安徽制造業(yè)發(fā)展”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4年
2 梁莉;馬旭;;輪轂型壓電蠕動泵的結構設計與仿真[A];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易當祥;呂國志;沈玲玲;;多級路況下車載無人機疲勞載荷仿真[A];第十二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王考;陶俊勇;陳循;;單錘激勵下氣動式振動臺的響應分析[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劉震;劉彥飛;黃丹;;公路車輛超限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6 陳洪興;楊揚;;基于路面一車輛動載耦合作用的瀝青路面車轍計算方法研究[A];江蘇省公路學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6-2008)[C];2009年
7 楊志安;馮宏偉;李高峰;;兩端固定電機端蓋主共振分析[A];第21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2年
8 秦雅菲;張偉星;張其林;;無單元法在加肋板自由振動問題中的應用[A];第三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秦雅菲;張偉星;張其林;;無單元法在彈性地基板自由振動問題中的應用[A];第三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10 孫戰(zhàn)金;張其林;;膜結構預張力測定技術簡述[A];第四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永林;車輛道路數(shù)值模擬與仿真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李皓玉;車輛與路面相互作用下路面結構動力學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路永婕;重載汽車與路面相互作用動力學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逄淑一;面向主觀評價的汽車動力學建模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袁麗蕓;水中ACLD圓柱殼諧耦振的高精度方法及振動特性[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王保良;車輛荷載作用下瀝青路面疲勞行為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7 王建鋒;激光路面三維檢測專用車技術與理論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8 鄭仲浪;重載車輛作用下瀝青路面層間力學行為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9 鄭綿彬;多場耦合作用下雙層復合殼的損傷模型與可靠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宗成強;道路運輸超限貨物在途安全評估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章長玖;公路橋梁車橋耦合振動分析[D];鄭州大學;2010年
2 馮琳;隨機荷載作用下的路面動力響應研究[D];石家莊鐵道學院;2010年
3 樓經;一種帶橡膠減振器的攝像機結構的動力學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4 劉新;超聲波輔助珩齒加工工件對系統(tǒng)諧振頻率影響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5 周小強;基于聲子晶體周期薄板結構低頻率帶隙機理研究及其應用[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張志偉;商用車駕駛室懸置系統(tǒng)動力學仿真分析與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李小亮;虛擬激勵法下汽車行駛平順性振動仿真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8 朱定國;斜拉橋車—橋動力相互作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魏洪革;某型白車身疲勞壽命分析及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康忠偉;基于時域傳輸技術的谷物含水率測試技術研究[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勇;何建新;劉亮;楊力行;;凍融循環(huán)作用下細粒土抗剪強度特性試驗研究[J];冰川凍土;2008年06期
2 董曉宏;張愛軍;連江波;郭敏霞;;反復凍融下黃土抗剪強度劣化的試驗研究[J];冰川凍土;2010年04期
3 劉獻棟,鄧志黨,高峰;公路路面不平度的數(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3年09期
4 梁鐵成,李桐林,董瑞春;公路車輛產生振動波的衰減研究[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年03期
5 許強;吳禮舟;張蓮花;;凍融循環(huán)作用下非飽和黏土的抗剪強度試驗[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6 趙俊明;劉松玉;石名磊;張海軍;;交通荷載作用下低路堤動力特性試驗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5期
7 楊利民,李曉東,張波,劉鴻緒;深季節(jié)凍土區(qū)地基土的凍脹性[J];低溫建筑技術;2003年06期
8 齊吉琳,程國棟,P.A.Vermeer;凍融作用對土工程性質影響的研究現(xiàn)狀[J];地球科學進展;2005年08期
9 王曉春,張倬元;寒區(qū)工程與凍融力學[J];地學前緣;2000年S2期
10 劉奉喜,劉建坤,房建宏,郭大華;車輛載荷作用下巖鹽公路振動衰減分析[J];公路;2004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韶華;重載汽車—路面—路基耦合系統(tǒng)動力學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2 盧正;交通荷載作用下公路結構動力響應及路基動強度設計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9年
3 朱占元;青藏鐵路列車行駛多年凍土場地路基振動反應與振陷預測[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龐威;劉慶武;;高等級公路路基沉陷的原因與防治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4年02期
2 荊改鳳;;淺談路基沉陷原因及治理方案[J];山西建筑;2007年33期
3 楊宏永;;路基加寬拼接施工工藝[J];科學之友(B版);2009年09期
4 劉春煥;田偉平;朱鈺;;陜南公路路基沉陷形成機理和治理對策的研究[J];路基工程;2009年05期
5 郭立志;;淺談路基的變形、破壞及防治[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年09期
6 楊文學;王瑛凡;;公路路基沉陷原因與治理對策探討[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年21期
7 謝紀紅;;路基常見質量問題的原因與防治對策[J];科技視界;2012年09期
8 王鋒;;公路路基沉陷問題及其對策[J];交通世界(運輸.車輛);2012年07期
9 張建臻;;探討壓力灌漿技術在路基沉陷處治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年26期
10 宋廷惠;;淺議公路路基沉陷的處理技術[J];科技與企業(yè);2012年1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長斌;孫宏偉;高文明;;道路路基沉陷、路面開裂工程事故的實例分析[A];中國公路學會2002年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2年
2 葛慶甫;;對路基的要求及路基的常見病害[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5卷)[C];2011年
3 李若倩;;路基常見病害的成因與防治措施[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河南省第四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4 余躍進;;路基的施工技術分析[A];2014年2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5 劉艷春;謝文鵬;安凱軍;;某公路路基沉陷滑移的加固處理[A];《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與邊坡支護技術》暨第9次水利水電地基與基礎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張聯(lián)洲;姜旭民;付海華;;路基沉陷加固處理技術[A];地基基礎工程與錨固注漿技術:2009年地基基礎工程與錨固注漿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高印軍;郭磊;王大勇;崔義平;;某護岸工程路基的沉陷治理[A];中國水利學會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次全國學術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李攀;朱湖;;淺談道路施工中路基的質量控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0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9 胡士恩;;淺談路基填筑監(jiān)理的注意事項[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二十三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10 郭保霞;;公路土質路基工程的施工分析[A];2014年4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本報記者 陳曦;科技修路節(jié)資節(jié)能保安全[N];銅仁日報;2011年
2 佘宗明;耗資87億的高速路為何“弱不經雨”[N];科技日報;2012年
3 通訊員 陳彥;紹興首次應用高效節(jié)能環(huán)保[N];紹興日報;2010年
4 王歡院 郭少言 張智勇 蒙海波 陳東 李艷;雄關邁步從頭越[N];陜西日報;2010年
5 袁春建;精細出精品[N];中國交通報;2014年
6 本報記者 李春曉;矗立!在生命的最高海拔[N];中國交通報;2014年
7 歐陽涵璃 于晗;恩渝路段坍塌交通中斷修復難度大[N];恩施日報;2007年
8 王慧斌邋李春瑜;國家將改建修繕青藏公路格拉段[N];中國稅務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倩;新疆地區(qū)路面覆蓋下路基溫濕度變化規(guī)律及力學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2 王鐵行;多年凍土地區(qū)路基計算原理及臨界高度研究[D];長安大學;2001年
3 劉曉明;紅層軟巖崩解性及其路基動力變形特性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4 鄧云潮;高速公路擴寬路基綜合防排水系統(tǒng)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5 宋存牛;沙漠地區(qū)路基路面溫度場暨路面工作環(huán)境溫度指標研究[D];長安大學;2006年
6 鄭良飛;恩施地區(qū)軟巖填料的路用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淼;高速公路路基沉陷注漿處治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2 袁臻;地下采動及溶洞路基失穩(wěn)數(shù)值模擬[D];長沙理工大學;2005年
3 周基;地下暗河及軟基區(qū)重載路基變形破壞物理模型試驗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7年
4 陳加洪;水對路基的影響及其防護措施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5 李文;路基沉陷劈裂注漿處治試驗研究及力學參數(shù)計算[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6 張開立;草原濕地季節(jié)性凍土路基力學與變形特性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7 王玉標;采空區(qū)高速公路路基路面變形破壞規(guī)律與演化分析[D];長沙理工大學;2007年
8 王利花;新疆綠洲、荒漠地區(qū)公路低路基下的防排水形式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9 袁X;島狀多年凍土地區(qū)路基差異沉降控制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10 劉康;青海氯鹽漬粉土物理力學性質研究及路基變形分析[D];長安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890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589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