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水下盾構管廊砂土液化區(qū)穿越方案研究
本文關鍵詞:強震水下盾構管廊砂土液化區(qū)穿越方案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強震區(qū) 水下盾構 砂土液化 穿越方案
【摘要】:以"河北第一盾"曹妃甸工業(yè)區(qū)綜合管廊工程為依托,選取典型砂土液化斷面,利用FLAC2D有限差分軟件對強震水下盾構管廊砂土液化區(qū)穿越方案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地層加固范圍取3 m,地基強度參數(shù)提高1倍即能達到安全與經(jīng)濟的平衡。其結論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很好的參考和借鑒。
【作者單位】: 河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石家莊鐵道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關鍵詞】: 強震區(qū) 水下盾構 砂土液化 穿越方案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G05B0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51478277) 河北省高等學?茖W技術研究青年基金(QN2014161,QN2014194)
【分類號】:U455.43
【正文快照】: 1概述盾構具有快速、安全、可靠及環(huán)保等特點而廣泛運用于水下隧道的修筑。然而,在盾構隧道穿越強震區(qū)水下液化段過程中,稍有不慎,即易造成涌水、涌砂等。現(xiàn)行相關設計規(guī)范也未對隧道液化區(qū)段施工措施給出明確的規(guī)定[1],因此開展強震區(qū)水下盾構管廊砂土液化區(qū)穿越技術研究具有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盧普偉;梁邦炎;資利軍;;港珠澳大橋隧道工程沉管法與盾構法比選分析[J];施工技術;2012年17期
2 王勝平,閻高翔;南京地鐵一號線許府巷—南京站盾構區(qū)間地震液化分析[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01年02期
3 劉光磊;宋二祥;劉華北;;可液化地層中地鐵隧道地震響應數(shù)值模擬及其試驗驗證[J];巖土工程學報;2007年12期
4 黃娟;彭立敏;李興龍;;可液化地層獅子洋盾構隧道橫向地震響應規(guī)律及減震措施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9年10期
5 國勝兵;王明洋;錢七虎;;飽和砂土爆炸液化特性研究[J];巖土力學;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宏偉,臧小龍;盾構隧道縱向變形性態(tài)研究分析[J];地下空間;2002年03期
2 李于輝;張季超;丁曉敏;龔健;;廣州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的環(huán)境巖土工程問題[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S2期
3 何劍平;陳衛(wèi)忠;;樁-土復合地基抗液化數(shù)值試驗分析[J];工程力學;2012年11期
4 何劍平;陳衛(wèi)忠;;液化場淺埋地下結構動力特性數(shù)值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3年01期
5 潘玉濤;鄭俊杰;章榮軍;申俊敏;;穿風化槽山嶺隧道地震響應分析[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13年03期
6 歐陽治華;王勝開;全中學;;礦山井下泥石流形成機理與固液耦合數(shù)值模擬研究[J];金屬礦山;2008年10期
7 徐海清;王國波;李振偉;傅志峰;;武漢地鐵工程緊鄰四孔平行盾構隧道的地震響應分析[J];路基工程;2011年02期
8 張智超;劉漢龍;劉軍;;爆炸荷載作用下飽和土體的液化特性分析[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9 施成華;劉強;彭立敏;楊偉超;;聯(lián)絡通道與主隧道連接處列車振動響應分析[J];科技導報;2013年35期
10 錢七虎;;水下隧道工程實踐面臨的挑戰(zhàn)、對策及思考[J];隧道建設;201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何偉;;盾構隧道的抗震研究方法與措施[A];2012年中鐵隧道集團低碳環(huán)保優(yōu)質工程修建技術專題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2 曾興;胡勇前;鄧春林;;東平隧道沉管混凝土溫度應力有限元分析[A];第三屆全國地下、水下工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孫海峰;地下結構地震破壞機理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1年
2 夏志凡;基于完全耦合理論的飽和土地基上結構動力響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3 王貽明;應力波強化堆浸滲流的理論與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4 何劍平;液化場地下結構抗震分析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5 周濟民;水下盾構法隧道雙層襯砌結構力學特性[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6 王武剛;安徽地區(qū)飽和粉土路基液化及抗震液化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7 王永志;大型動力離心機設計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禹志偉;橋梁結構遭受地下隧道內爆炸沖擊下的減隔震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梁超;既有地鐵盾構隧道在上部基坑開挖中的穩(wěn)定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3 孫景領;地鐵隧道結構沉降監(jiān)測及分析[D];河海大學;2006年
4 魏楠;飽和地基高頻振動特性的數(shù)值分析與試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5 劉洋;區(qū)間隧道穿越可液化土層的地震響應分析[D];浙江大學;2008年
6 蔣英禮;軟土地鐵車站地震作用下的響應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7 王勝開;基于固液相耦合理論的礦山井下泥石流液化機理研究及無量綱分析[D];武漢科技大學;2009年
8 常永立;隧道結構抗震薄弱部位的動力響應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9 陳松潔;軟弱地層中水下高速鐵路盾構隧道列車振動響應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10 李興龍;復雜地層水下盾構隧道地震響應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璇穎;;超大直徑盾構隧道施工風險管理分析[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1年08期
2 姜忻良,宋麗梅;軟土地層中地下隧道結構地震反應分析[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9年01期
3 王明洋,國勝兵,潘宏;抗震液化的總應力合成分析方法[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03年01期
4 佘才高;南京地鐵南北線隧道地基的地震液化問題[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1年03期
5 劉晶波,李彬,谷音;地鐵盾構隧道地震反應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6 劉建衛(wèi);孟江鋒;;無錫軌道交通盾構小半徑曲線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0年05期
7 唐經(jīng)華;邱敏;;布袋注漿樁施工技術改進[J];施工技術;2010年06期
8 李乾;于海亮;;北京地鐵小間距淺覆土平行盾構隧道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2年01期
9 王彥林;閆禹;;港珠澳大橋外海人工島快速成島技術[J];施工技術;2012年08期
10 王明洋,趙躍堂,錢七虎;飽和砂土動力特性及數(shù)值方法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2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叢蔚,李廣杰;在砂土液化的危險性評價中確定性與不確定性方法的應用研究[J];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2 杜國林,韋慶海,梁輝,薛仲新;哈爾濱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場址砂土液化評價與抗液化措施[J];東北地震研究;2001年01期
3 魏向金,金珉善,遲永山;日本的砂土液化防止對策和施工方法[J];黑龍江水專學報;2001年02期
4 張柏山,邵萍萍,孫敬東;砂土液化的防范措施[J];巖土工程界;2001年06期
5 任文杰,蘇經(jīng)宇,竇遠明,孫維豐;砂土液化判別的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方法[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6 尤昌龍,楊振茂;砂土液化危害及地基處理方法探討[J];世界地震工程;2002年03期
7 羅戰(zhàn)友,龔曉南;基于經(jīng)驗的砂土液化灰色關聯(lián)系統(tǒng)分析與評價[J];工業(yè)建筑;2002年11期
8 王星華,周海林;砂土液化動穩(wěn)態(tài)強度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年01期
9 莊迎春,謝康和,朱益軍,徐洋;地層組合對砂土液化的影響分析[J];巖土力學;2003年06期
10 楊健,路學忠,陳慶壽;砂土液化影響因素及其判別方法[J];巖土工程界;2003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聞韶;;砂土液化問題研究[A];海峽兩岸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地工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2 李標;黃強;席文熙;慎乃齊;;砂土液化的廣義回歸神經(jīng)網(wǎng)絡判別法[A];第八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集[C];2008年
3 任艷榮;;砂土液化與管土相互作用[A];第15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6年
4 張業(yè)民;劉義賢;魏寶善;;地基砂土液化的模糊概率及應用[A];第三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1994年
5 謝君斐;;砂土液化研究與實踐的近況[A];中國地震學會第三次全國地震科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1986年
6 劉漢龍;陳育民;;砂土液化后流動特性分析[A];第一屆全國巖土本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沈珠江;;一個計算砂土液化變形的等價粘彈性模式[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四屆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選集[C];1983年
8 田景元;;基于動三軸試驗數(shù)據(jù)的砂土液化有限元分析[A];首屆全國水工抗震防災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劉洋;;基于離散元模擬的砂土液化微細觀機理分析[A];顆粒材料計算力學研究進展[C];2012年
10 周云東;劉漢龍;丁曉峰;楊壽松;;砂土地震液化后大變形機理研究[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于藝林;考慮應力主軸旋轉的各向異性砂土本構規(guī)律與數(shù)學模型[D];清華大學;2010年
2 遲明杰;砂土的剪脹性及本構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3 王富強;自然排水條件下砂土液化變形規(guī)律與本構模型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4 王庶懋;砂土與EPS顆;旌系妮p質土(LSES)動力特性的試驗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榮淋;基于可拓學和支持向量機理論的砂土液化勢綜合評價研究[D];華僑大學;2006年
2 李聲立;顆粒級配對砂土靜態(tài)液化行為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蔡紅超;基于中心點法的砂土液化判別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李曉廣;高頻機械振動下的砂土液化特性及其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5 劉濤德;根系對可液化砂土的加固效果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6 安翌飛;對建規(guī)砂土液化判別法的驗證與探討[D];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2013年
7 董賢哲;基于補償模糊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砂土液化勢評價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年
8 李方明;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在砂土液化判別及震陷預估中的應用[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9 季朝將;基于擾動狀態(tài)理論的砂土液化分析及其動應力—應變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10 曹振中;基于可靠性理論的砂土液化判別方法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06年
,本文編號:5683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56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