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隧道下穿密集建筑區(qū)靜、動力響應特征分析
本文關鍵詞:城市隧道下穿密集建筑區(qū)靜、動力響應特征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以莞惠城際隧道下穿密集建筑區(qū)段為依托,利用現場監(jiān)測結果、室內模型試驗以及動靜結合的數值模擬方法,對城市隧道穿越不同結構類型、位置和高度的既有房屋時的綜合影響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房屋基礎埋置較淺的淺埋隧道段,砌體結構房屋變形和振速均比框架結構大,隨著樓層高度增加,房屋水平位移的影響明顯大于豎向位移,且低層結構更易發(fā)生受拉破壞,同時振速呈現出放大效應;隧道靜力開挖時,位于掌子面前方的結構受力和位移均明顯大于后方的房屋結構;隨著爆心距增大,振速逐漸變小,但到達遠端墻體時振速出現放大趨勢,在確定監(jiān)控方案時,需考慮對遠方墻體的振動監(jiān)控;爆心距離越小,其振速高度效應越明顯,需重點監(jiān)測頂層的振速;在上軟下硬復合地層中,隧道開挖影響范圍距掌子面約20 m,偏離隧道中心線超過20 m時,沉降速率增大,量值呈明顯減小的趨勢。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既有建筑 動靜結合 城市隧道 室內模型試驗 現場試驗段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37843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鐵聯合基金資助項目(U1134208)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科技項目(2012-02-032)
【分類號】:TU311;U455.4
【正文快照】: 地下鐵路是21世紀城市軌道交通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對于城區(qū)而言,下穿隧道線路穿越密布的既有建(構)筑物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采取何種措施來應對也越來越受到工程界的關注[1]。關于隧道下穿既有結構物的研究,前人已做了大量工作,陽軍生等[2]在隧道下穿高壓輸電鐵塔施工中,對施工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李玉峰;彭立敏;雷明鋒;;交叉隧道工程設計施工技術研究進展[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4年01期
2 丁松波;吳從師;羅杰峰;傅鵑;;地鐵基坑爆破中減振孔的降振效果實測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4年04期
3 石湛;;地鐵淺埋暗挖法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方案數值模擬研究[J];鐵道勘測與設計;2012年01期
4 李英民;羅文文;韓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強震破壞模式的控制[J];土木工程學報;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國棟;王榮輝;;擬建的重慶市琴韻廣場對小龍坎鐵路隧道影響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5期
2 劉斌;寧茂權;;西岙隧道上穿排污隧道設計淺析[J];安徽建筑;2008年03期
3 羅章波;;地鐵暗挖區(qū)間下軌排豎井設計[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01期
4 孫玉永;周順華;;盾構隧道側穿地下連續(xù)墻的軸線控制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01期
5 張文正;龔彥峰;劉學增;;基于實測數據的隧道襯砌受力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S2期
6 羅章波;;包蘭鐵路青天寺隧道運營通風及防災救援設計[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01期
7 程小虎;;土質隧道深淺埋分界的理論解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2年01期
8 孫輝;鄭穎人;王在泉;張黎明;張曉娟;;埋深在圍巖分級修正中的應用探討[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2年01期
9 仇玉良;王夢恕;丁洲祥;鄭萬坤;孔祥興;謝祥光;;基于有限差分技術的隧道信息化集成設計系統[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10 陳鵬;吳賁;楊小禮;;三孔小凈距隧道圍巖安全系數分析[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玉香;賈曉云;朱永全;;地鐵隧道復合式結構可靠度簡化分析方法研究[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2 唐新權;;駱駝場隧道基底樹根樁加固設計[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3 王偉;苗德海;李鳴沖;;宜萬鐵路復雜巖溶隧道動態(tài)設計[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4 侯軍紅;;太中銀鐵路崗城隧道突泥塌方處理[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5 陶偉明;;高水位山嶺隧道防排水原則的理論基礎及其工程實踐[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6 豆世康;;檸條塔車站牽出線隧道裝車作業(yè)和防災救援技術研究[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7 趙輝雄;喻渝;楊建民;;高速鐵路黃土隧道合理支護參數試驗研究[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8 孟慶余;;張集線“沙袋胎膜護拱塌方處理法”探討[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9 周燁;;控制軟巖隧道變形施工方法探析[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10 郭陜云;;探詢隧道及地下工程技術研究的基本課題[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沖;分岔隧道設計施工優(yōu)化與穩(wěn)定性評價[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杜朝偉;海底隧道襯砌水壓力及結構受力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劉欽;炭質頁巖隧道軟弱破碎圍巖大變形機理與控制對策及其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李奎;水平層狀隧道圍巖壓力拱理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5 嚴宗雪;大斷面隧道施工的應力路徑與空間效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6 孫宇坤;受盾構隧道施工影響的砌體結構房屋性狀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7 潘永杰;鐵路鋼橋全壽命過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11年
8 曲海鋒;扁平特大斷面公路隧道荷載模式及應用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9 張俊儒;隧道單層襯砌作用機理及設計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10 王小軍;黃土地區(qū)高速鐵路建設中的重大工程地質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麗芬;高層建筑群對其下既有隧道的影響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何信;近接既有人防工程小間距隧道施工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3 張,
本文編號:4693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69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