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研究
摘要: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是現(xiàn)代公路建設的重點項目,其對材料選取以及性能測試具備較高的要求,基于多項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經(jīng)驗的分享下,分析路面施工的基本技術和設計方案,保障排水性瀝青路面的正常施工。因此,本文通過對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現(xiàn)狀進行研究,探討有效的路面施工技術。
關鍵詞: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
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主要是以不透水的瀝青混凝土為基礎,混凝土表面加筑適當高度的表層,以抗滑混凝土為主要包含物,保障其在多雨季節(jié)或雨量較多的地區(qū)保持路面安全,雨水可通過表層內部的孔,排泄至道路兩側,避免在公路上形成水洼影響交通安全。可見:排水性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公路建設中具備高效的使用價值。
一、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材料
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過程中,涉及到的原材料主要包含四種,如:細集料、粗集料、瀝青(高粘性)和礦粉,其在路面施工中占據(jù)較大的比重,對其做以下分析:
1、細集料
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細集料一般以玄武巖為主,機制砂的規(guī)格為2±1.5毫米,具體技術指標如:泥沙含量(以小于0.07毫米為標準)的技術指標需小于或等于3%、視密度的技術指標要求為大于或等于2.5g/cm3,測試細集料視密度的取值為3g/cm3,砂含量的技術指標要求為大于或等于60%,測試性的取值為72%。
2、粗集料
粗集料的規(guī)格選擇根據(jù)路面施工的具體情況以及路面周圍的實際環(huán)境,以某路面施工工程為例,其在選擇粗集料時,以1號為主,1號集料的具體規(guī)格下表1,
3、瀝青
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時,一般選用粘度比較高、具備改性特性的瀝青材料,綜合考慮多項因素,路面施工瀝青材料的選擇需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常見瀝青選擇的技術參數(shù)為:針入度≥40、軟化點≥80、閃點≥260、粘韌性≥20、可恢復彈性≥85、粘度≥50000、粘結力≥15、脆點無、密度需根據(jù)施工進行實際測量。
4、礦粉
礦粉屬于路面施工原材料中的填料,其屬于四類原材料用量最少的一種,一般取值為集料的4%,具體礦粉的技術指標如表2,
二、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材料的配合設計
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中的配合設計,主要分為兩項,目標配合比和生產(chǎn)配合比,其不僅是兩項主要的配合設計,而且目標配合比是生產(chǎn)配合比的基礎,對其做以下分析:
1、目標配合比設計
在目標配合比中,空隙率、骨料比和瀝青量屬于配合比中的主要因素,路面施工中通過對各項實際參數(shù)進行測量,保障各項目標配合符合實際施工技術的需要,因為我國在路面施工技術中缺乏有效的經(jīng)驗,所以只能通過實際的測量,避免目標配合比設計中出現(xiàn)遺漏或失誤。
2、生產(chǎn)配合比設計
生產(chǎn)配合比的設計以目標配合比為基礎,將目標配合比的測量結果作為參考結果,首先樓篩網(wǎng)進行設置,保障篩孔得到有效控制,然后根據(jù)目標配合比中各類熱料的配合比例,實現(xiàn)生產(chǎn)的實際配合,最后利用相關的標準,檢驗路面施工所需混合料的各項參數(shù)、性能和技術指標。
三、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
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主要包含三項主要的技術,對其進行分析,保障路面施工的持續(xù)性,如下:
1、攤鋪技術
攤鋪技術的使用主要是保障路面施工中材料的完整性,攤鋪機夯錘在施工時,在振動的作用下,導致原材料受到破壞,因此利用攤鋪技術對夯錘進行調整。夯錘分為主副兩種,當主振幅取5毫米,副振幅取6毫米時,屬于對原材料破壞力最小的組合,同時在使用攤鋪機前需根據(jù)路面施工環(huán)境進行合理調整,例如:調整攤鋪機的布料器、料位器,保持布料器內的混合料要高于旋轉料,約取三分之二的位置,同時及時測量攤鋪溫度,保障溫度適宜,不會對施工配合材料造成過大的影響。在攤鋪技術中,最主要的是保障施工人員的嚴謹性,入圍進行攤鋪壓實工作前,施工人員必須與路面保持距離,避免發(fā)生踩踏事件,影響攤鋪壓實的工作效率,造成路面不平,排水效果不好。
2、碾壓技術
碾壓技術在施工中需要具備工序性,在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采取普通碾壓即可,非特殊情況不能使用振動,因為路面施工的空隙比較大,容易導致溫度下降,因此,碾壓重復的頻率需著重提高,基本在普通碾壓2遍左右,可適當根據(jù)路面碾壓的基本情況,實行振動,保障碾壓的各項細節(jié)。
3、拌和技術
拌和技術中主要受設備、濕度、周期以及改性劑的影響[4]。拌和設備主要采用拌和機,以間歇式為主,保障材料拌和的準確和適當,同時做好拌和控制工作,路面施工中的拌和頻率較高,為保障配合集料的含水量,,必須對濕度進行控制,可首先將與濕度相差過大的集料集中調整,等濕度合適后,在與其他集料同時儲存,拌和周期可根據(jù)路面施工的實際情況設置,基本工程中拌和周期為:干拌9秒,濕拌44秒,上下浮動保持在2秒范圍內設置即可,實際混合料的拌和可按照集料的具體情況設定,目前路面工程中改性劑主要是人工投放,同樣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拌和,無具體的拌和標準。
結束語:
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國公路事業(yè)中,一直是重點關注的項目,而且其在施工過程中,具備較高的要求,不論是在材料選擇選擇、配比方面,還是在施工工藝方面,都具備極高的性能、質量要求,因此,必須保障排水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既要提高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排水效果,又要保障瀝青路面排水的持續(xù)發(fā)展。
本文編號:125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