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搜救系統(tǒng)中通信模型的建立
本文關鍵詞:深海搜救系統(tǒng)中通信模型的建立
更多相關文章: 深海搜救 通信模型 FFH/MFSK通信
【摘要】:在慢跳幀和快跳幀的基礎上提出FFH/MFSK通信模型,利用此模型進行信號的二次調制,并與MFSK調制以及FGC編碼方法進行深海水域的實驗性能對比。通過實驗結果可知,本文采用的模型抗多徑干擾的能力強,提高了較低信噪比情況下信息傳輸?shù)目煽啃浴?br/> 【作者單位】: 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關鍵詞】: 深海搜救 通信模型 FFH/MFSK通信
【基金】: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yè)建設工程資助項目
【分類號】:U676.82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來,海上安全的重要性在許多重大海陸空事件中逐漸顯現(xiàn)出來,如馬航MH370墜機事件,法航447航班墜海事件等。深海搜救會受到風浪流等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并且較大的洋流也會影響聲吶在水下回波,不易辨別出水下目標,在進行深海搜救時還要考慮潛艇續(xù)航能力、續(xù)航時間、活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海慶,鄒云松,劉孟仁;基于Agent的“信息路由”通信模型[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2 王驥;方勇;蔣磊;劉亮;吳潤浦;周妍;;引入互聯(lián)網(wǎng)中繼聊天的Webmail木馬通信模型[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2年S1期
3 王斌,張堯學,陳松喬;Agent通信模型[J];中南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2期
4 張敏霞;黃劍;;基于自適應認證的P2P安全通信模型[J];機電工程;2010年03期
5 王曉楠;錢煥延;;IPv6中實現(xiàn)Anycast服務的一種通信模型[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6 王曉喃;唐振民;錢煥延;;IPv6中k-Anycast通信模型的分析與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3期
7 馮冬芹,袁劍蓉,朱玲芬;“工業(yè)以太網(wǎng)及其應用技術”講座 第9講 基于EPA的分布式控制系統(tǒng)網(wǎng)絡通信模型[J];自動化儀表;2003年12期
8 賈克斌,敦書波,楊大鵬,陶世荃,吳會叢;數(shù)字通信模型在體全息視頻存儲中應用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3年04期
9 羅雪山;戰(zhàn)術C~3I系統(tǒng)的模擬——通信模型的幾個問題[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1991年02期
10 韓賽;王振明;張偉;;多Agent在IEC61850通信模型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技術應用;2008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郭中;王惠芳;黃永忠;郭金庚;;軟件Agent的通信模型[A];開創(chuàng)新世紀的通信技術——第七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2 王曉喃;;基于IPv6的k-Anycast通信模型分析與設計[A];蘇州市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匯編(2008-2009)[C];2010年
3 王聰;鐘尚勤;徐國勝;;SOAP安全通信模型研究[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11分會場-中國智慧城市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余楊;周獻中;葉彪明;;帶跟瞄功能的視覺眼孔通信模型研究[A];第三屆全國虛擬儀器大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孫燕;物聯(lián)網(wǎng)節(jié)點隱匿通信模型及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年
2 王曉喃;IPv6中Anycast通信模型若干問題的分析與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雯君;移動Agent間可靠通信模型的研究[D];福州大學;2006年
2 陳小輝;基于調度的n元脈動通信模型的研究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3 曾敏潔;基于社交性網(wǎng)絡的通信模型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年
4 馬仝芬;一種用于網(wǎng)絡教育的P2P通信模型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北方工業(yè)大學;2006年
5 劉思圻;基于Pi演算的新型分布式通信模型[D];吉林大學;2015年
6 邱紅麗;基于移動agent和CORBA的通信模型的研究與設計[D];南昌大學;2007年
7 李遠水;基于C/S通信模型的負載均衡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8 李冰;基于Ad hoc網(wǎng)絡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通信模型的研究與仿真[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9 方猛;COM運行環(huán)境及基于COM的通信模型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10 趙斌;無紙傳真中安全通信模型研究與開發(fā)[D];中山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6674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667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