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X型艉舵低噪聲隨動與故障操縱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6 10:53
為充分發(fā)揮X型艉舵良好的操縱性能,首先依據潛艇操舵時噪聲源的特點和等效舵角轉換理論,提出了基于直驅式舵機的X型艉舵的低噪聲隨動操縱概念及模型;然后,通過分析X型艉舵輸出給潛艇的空間操縱力模型,給出了卡舵及舵機故障發(fā)生時的操縱方法,整體形成了潛艇X型艉舵人工操縱的舵機系統(tǒng)控制架構,為實現X型艉舵的舵機系統(tǒng)聯(lián)合控制提供了理論基礎。
【文章來源】:海軍工程大學學報. 2020,32(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潛艇X型艉舵布置及定義
等效艉升降隨動操縱時,僅操縱2號和3號舵葉,1號和4號舵葉舵角置零;等效方向隨動操縱時,僅操縱2號和4號舵,1號和3號舵葉舵角置零。操縱示意圖如圖2所示。由式(6)可得等效艉升降隨動操縱模型為
經分析,針對X型艉舵在單舵葉的主操縱舵機發(fā)生故障時,使用應急操舵設備將對應舵葉的角度置零。此時,將舵機故障看做卡舵角度為0,即卡舵角度Δi=0(i=1,2,3,4),得到的新操縱模型為舵機故障時的操縱模型(見圖3)。此時,停用應急操舵設備,僅用三個舵葉聯(lián)合控制操縱潛艇。在保證潛艇正常操縱的同時,也可維修發(fā)生故障的主操縱舵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潛艇低噪聲安靜操縱控制技術研究[J]. 王京齊,楊衛(wèi)東,朱春景,施生達.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 2011(02)
[2]潛艇尾操縱面卡住時的挽回操縱研究[J]. 王京齊,張緯康,施生達. 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 2008(11)
[3]潛艇X舵發(fā)展概況及其操縱控制特性分析[J]. 胡坤,徐亦凡,王樹宗. 中國造船. 2007(02)
[4]國外艦船水動力噪聲研究進展概述[J]. 俞孟薩,吳有生,龐業(yè)珍. 船舶力學. 2007(01)
[5]X舵潛艇等效舵角轉換裝置設計研究[J]. 胡坤,宗方勇,龐曉楠. 船海工程. 2003(06)
[6]潛艇X舵小議[J]. 王淑瑛. 船舶物資與市場. 1999(02)
本文編號:3232941
【文章來源】:海軍工程大學學報. 2020,32(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潛艇X型艉舵布置及定義
等效艉升降隨動操縱時,僅操縱2號和3號舵葉,1號和4號舵葉舵角置零;等效方向隨動操縱時,僅操縱2號和4號舵,1號和3號舵葉舵角置零。操縱示意圖如圖2所示。由式(6)可得等效艉升降隨動操縱模型為
經分析,針對X型艉舵在單舵葉的主操縱舵機發(fā)生故障時,使用應急操舵設備將對應舵葉的角度置零。此時,將舵機故障看做卡舵角度為0,即卡舵角度Δi=0(i=1,2,3,4),得到的新操縱模型為舵機故障時的操縱模型(見圖3)。此時,停用應急操舵設備,僅用三個舵葉聯(lián)合控制操縱潛艇。在保證潛艇正常操縱的同時,也可維修發(fā)生故障的主操縱舵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潛艇低噪聲安靜操縱控制技術研究[J]. 王京齊,楊衛(wèi)東,朱春景,施生達.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 2011(02)
[2]潛艇尾操縱面卡住時的挽回操縱研究[J]. 王京齊,張緯康,施生達. 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 2008(11)
[3]潛艇X舵發(fā)展概況及其操縱控制特性分析[J]. 胡坤,徐亦凡,王樹宗. 中國造船. 2007(02)
[4]國外艦船水動力噪聲研究進展概述[J]. 俞孟薩,吳有生,龐業(yè)珍. 船舶力學. 2007(01)
[5]X舵潛艇等效舵角轉換裝置設計研究[J]. 胡坤,宗方勇,龐曉楠. 船海工程. 2003(06)
[6]潛艇X舵小議[J]. 王淑瑛. 船舶物資與市場. 1999(02)
本文編號:32329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3232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