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直達換代船型快速性能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U661.31
【圖文】:
長江航航道武漢航航段不同月份份水深圖((單位:米)
在 KP505 螺旋槳敞水流場計算中,計算域軸向槳前取 3 倍螺旋槳直徑后取 5 倍螺旋槳直徑,徑向取 4 倍螺旋槳直徑。計算離散網(wǎng)格形式采體網(wǎng)格與四面體網(wǎng)格的混合網(wǎng)格。敞水計算的流場計算域與網(wǎng)格分布見圖 2-2,其中槳葉與槳轂附近的尺寸函數(shù)進行加密處理。
圖2-2 KP505 螺旋槳敞水計算域與離散網(wǎng)格**網(wǎng)格模型為 KP505-USG1;模型編號說明參見下文“研究內(nèi)容”部分的介紹。螺旋槳敞水流場計算中采用了 SRF 方法,其中旋轉坐標系的轉速以螺旋槳轉速給定;螺旋槳葉與槳轂相對旋轉參考系的速度為零;入口邊界條件采用速度入口,即給定遠前方未擾動流場的速度;出口邊界的邊界條件采用壓力出口,即給定遠后方未擾動流場的壓力;外側邊界的邊界條件采用滑移物面,其軸向滑移速度為來流速度;周向速度為旋轉參考系的速度,且無流體穿過該邊界。2.2.2 研究內(nèi)容本部分的研究中分別針對不同網(wǎng)格密度以及不同進速系數(shù)的螺旋槳進行了敞水流場的數(shù)值模擬;考察了網(wǎng)格密度對敞水性征與螺旋槳流場計算的影響,同時基于 ITTC 規(guī)程進行了數(shù)值模擬的不確定度分析;考察了不同負荷條件下螺旋槳流場并與試驗測量數(shù)據(jù)進行了比較。采用的三重系列網(wǎng)格尺度比例取為 2 ,即網(wǎng)格尺寸比例為USGUSG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輝,鄒早建;小水線面雙體船粘性流數(shù)值模擬[J];船舶工程;2004年02期
2 何德明,李遠林;船舶前置導管流態(tài)的數(shù)值計算與分析[J];船舶工程;2004年04期
3 黃廣茂;;L/B參數(shù)對雙槳大長寬比超肥大船型阻力性能的影響[J];船舶工程;2011年06期
4 劉應中,張懷新,李誼樂,繆國平;21世紀的船舶性能計算和RANS方程[J];船舶力學;2001年05期
5 張志榮,趙峰,李百齊;k-ω湍流模式在船舶粘性流場計算中的應用[J];船舶力學;2003年01期
6 張志榮,李百齊,趙峰;螺旋槳/船體粘性流場的整體數(shù)值求解[J];船舶力學;2004年05期
7 楊仁友,沈泓萃,姚惠之;帶前置導葉槳潛艇自航試驗的數(shù)值模擬與自航因子預報[J];船舶力學;2005年02期
8 馬騁,錢正芳,張旭,杜度;螺旋槳—舵—舵球推進組合體水動力性能的計算與仿真研究[J];船舶力學;2005年05期
9 張楠;沈泓萃;姚惠之;;阻力和流場的CFD不確定度分析探討[J];船舶力學;2008年02期
10 趙峰;李勝忠;楊磊;劉卉;;基于CFD的船型優(yōu)化設計研究進展綜述[J];船舶力學;2010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沈海龍;船體與節(jié)能附體及螺旋槳的非定常干擾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2 李勝忠;基于SBD技術的船舶水動力構型優(yōu)化設計研究[D];中國艦船研究院;2012年
3 何苗;一體化節(jié)能推進裝置的構型設計及水動力性能預報[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568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275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