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墊升氣墊船航向安全控制方法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U674.943;U676.1
【圖文】:
圖 1.1 英國 Griffon 型和 BH7 型氣墊船美國相比于英國發(fā)展氣墊船起步時間晚,大約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投入氣墊船的研究,特別是在冷戰(zhàn)期間,開始同步建造了攻擊型氣墊登陸艇 JEFF(A)和 JEFF(B)兩種中型兩棲作戰(zhàn)登陸艇。隨著各國海軍逐漸裝備氣墊船,美國又制定了現(xiàn)代海軍氣墊登陸艇 LCAC 的研發(fā)計劃,目的是為了提高海軍搶灘登陸作戰(zhàn)速度,由于得到重視研究出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超性能氣墊船,經(jīng)過試航驗證,其耐波性、航行穩(wěn)定性、舵槳復合操縱性能分析等在復雜環(huán)境下航行性能指標都達到預期的效果。并且已經(jīng)裝備百余艘LCAC 氣墊船以增強其海軍作戰(zhàn)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發(fā)揮巨大作用。如圖 1.2 所示為LCAC 氣墊登陸艇。
圖 1.1 英國 Griffon 型和 BH7 型氣墊船美國相比于英國發(fā)展氣墊船起步時間晚,大約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投入氣墊船的研究,特別是在冷戰(zhàn)期間,開始同步建造了攻擊型氣墊登陸艇 JEFF(A)和 JEFF(B)兩種中型兩棲作戰(zhàn)登陸艇。隨著各國海軍逐漸裝備氣墊船,美國又制定了現(xiàn)代海軍氣墊登陸艇 LCAC 的研發(fā)計劃,目的是為了提高海軍搶灘登陸作戰(zhàn)速度,由于得到重視研究出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超性能氣墊船,經(jīng)過試航驗證,其耐波性、航行穩(wěn)定性、舵槳復合操縱性能分析等在復雜環(huán)境下航行性能指標都達到預期的效果。并且已經(jīng)裝備百余艘LCAC 氣墊船以增強其海軍作戰(zhàn)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發(fā)揮巨大作用。如圖 1.2 所示為LCAC 氣墊登陸艇。
4圖 1.4 “斯米格”氣墊船來也開始探索與研究氣墊船的設計理論,隨著經(jīng)濟備也在不斷提高,突破了種種困難,總結出氣墊船計、動力系統(tǒng)設計、駕控系統(tǒng)設計等一系列理論知開展了對氣墊船的研究工作,船體模型長 1.8 米,研制出可載人的小型全墊升氣墊船,能完成基本的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寧;王曉強;任慧龍;諸葛凌波;;全墊升氣墊船在波浪中運動的非線性理論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4期
2 張合新;范金鎖;孟飛;黃金峰;;一種新型滑?刂齐p冪次趨近律[J];控制與決策;2013年02期
3 李浩;竇麗華;蘇中;;非匹配不確定系統(tǒng)的自適應反步非奇異快速終端滑模控制[J];控制與決策;2012年10期
4 吳家鳴;;高性能船舶的類型及特點[J];廣東造船;2012年04期
5 劉振業(yè);劉偉;付明玉;施小成;;基于模糊自適應ADRC的全墊升氣墊船航向控制[J];信息與控制;2011年06期
6 李升波;李克強;王建強;楊波;;非奇異快速的終端滑?刂品椒捌涓嚳刂茟肹J];控制理論與應用;2010年05期
7 駱海民;張洪雨;蘭波;;氣墊船操縱運動建模與仿真[J];船舶;2009年04期
8 鄭劍飛;馮勇;鄭雪梅;楊旭強;;不確定非線性系統(tǒng)的自適應反演終端滑模控制[J];控制理論與應用;2009年04期
9 傅華;;全墊升氣墊船航行安全特性分析及思考[J];船舶;2008年06期
10 蔡開龍;謝壽生;;航空發(fā)動機多變量模糊滑模變結構模型跟蹤控制[J];推進技術;2008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麗娜;全墊升氣墊船安全航行控制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5年
2 張海鵬;魯棒滑模反步控制法及其在減搖鰭中的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林豐;氣墊船多操縱面協(xié)調(diào)控制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6年
2 宋大成;氣墊船安全航行協(xié)調(diào)控制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3 梁媛;全墊升氣墊船航跡向控制專家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4 胡妍妍;氣墊船特有操縱裝置在航向控制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5 孫暢;船舶操縱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7561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275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