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體船和雙體船波浪增阻的數(shù)值計算分析
本文關鍵詞:單體船和雙體船波浪增阻的數(shù)值計算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波浪增阻 運動響應 粘流 雙體船 naoe-FOAM-SJTU
【摘要】:近年來,出于提高經(jīng)濟效益和加強環(huán)境保護的雙重要求,針對船舶能效和減排的研究已成為備受矚目的熱門課題。與靜水中船舶阻力相比,船舶在實際航行時,船體在波浪中所受到的阻力會有所增加,即波浪增阻。波浪增阻會導致額外的燃料消耗和失速現(xiàn)象,對其快速性和耐波性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因此,對于未來新船型的設計,有必要考慮到船舶在實際波浪中航行的波浪增阻,以滿足船舶能效指數(shù)EEDI的要求,節(jié)約運營成本。對船舶在不同波浪環(huán)境中船舶的阻力性能進行優(yōu)化改進,是提高船舶能效水平和經(jīng)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波浪增阻的預報與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使用課題組開發(fā)的船舶與海洋工程水動力學求解器naoe-FOAM-SJTU,分別對單體船和雙體船在典型規(guī)則波海況下的波浪增阻進行數(shù)值計算與分析。需要解決的問題有:規(guī)則波中迎浪航行波浪增阻隨波浪參數(shù)的變化情況,船體運動與船體固定對波浪增阻的影響,不同長寬比的船型對波浪增阻的影響,雙體船阻力性能隨航速和波浪參數(shù)的變化情況,以及不同片體間距對雙體船波浪增阻的影響。具體內容如下。為了驗證求解器程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本文首先對KCS標準船型算例靜水阻力進行數(shù)值模擬計算,并將阻力計算結果和流場信息與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在此基礎上,以修改過的Wigley船型為對象,驗證不同波浪參數(shù)對波浪增阻的影響。另外,通過計算固定船體自由度來計算波浪繞射增阻,結果表明短波工況繞射增阻占絕大部分比例,而中長波工況的輻射增阻占主導。通過對比在相似波浪條件迎浪航行工況下,肥大船型與瘦長船型的阻力性能的差異,結果表明肥大船在λ/L=1.1~1.3工況下波浪增阻性能優(yōu)于瘦長船。接下來,以代爾夫特雙體船模型為對象,對航速在0.3≤Fr≤0.75范圍內的靜水阻力與航行姿態(tài)進行了計算與分析。在此基礎上,研究雙體船在高航速(Fr=0.7)、惡劣波浪條件下的波浪增阻系數(shù)與垂蕩縱搖運動響應的關系,分析不同波長海況中波浪增阻占靜水阻力的百分比。另外,考慮片體間距對波浪增阻的影響,分別比較大間距H=0.9m、小間距H=0.5m與正常間距H=0.7m雙體船波浪增阻,結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圍內片體間距越小,片體間干擾作用對阻力性能的不利影響越明顯。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U661.31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駿,鄧愛民;尾部斜升角對高速穿浪雙體船的性能影響[J];船海工程;2005年03期
2 李科技;陳志堅;;穿浪雙體船附連水質量計算討論[J];船海工程;2010年01期
3 陳小洪;;法國試用有風帆的雙體船[J];國外水產(chǎn);1983年02期
4 M·UNOZAWA;K·SHIMIZU;王彩當;;雙體船的設計[J];武漢造船;1982年03期
5 顧永寧;;雙體船波浪外力計算[J];船舶工程;1984年05期
6 孔炳慶;曹沫;;雙體船連橋外力計算方法分析[J];武漢水運工程學院學報;1985年02期
7 盧履范;;雙體船的說古道今[J];航海;1987年05期
8 力;;航行于悉尼海域的雙體船[J];技術經(jīng)濟信息;1992年09期
9 ;國內穿浪型雙體船將在廣東新會建造[J];珠江水運;1996年10期
10 宋國華;雙體船的總體性能設計[J];船舶;199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岳文;韓曉光;;穿浪雙體船在風浪中的航行操縱研究[A];氣象海洋環(huán)境與船舶航行安全論文集[C];2010年
2 韓曉光;楊艷明;郭航;;談風浪中的穿浪雙體船操縱[A];2009特大型船舶操縱和船舶安全與管理論文集[C];2009年
3 于凱;黃勝;楊中宇;;基于仿生推進的微小型雙體船概念設計[A];黑龍江省造船工程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韓曉光;吳f^;;穿浪雙體船縱搖和垂蕩運動研究[A];2009航海技術理論研究論文集[C];2009年
5 張輝;李永級;楊艷明;;穿浪雙體船航行性能及操縱注意事項[A];第二屆廣東海事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8年
6 任俊生;楊鹽生;;高速水翼雙體船運動數(shù)學模型初探[A];高速船及特殊用途特殊結構船舶航行安全論文集[C];2000年
7 邱悅;曲先強;任慧龍;高明;;雙體船的多軸疲勞分析[A];2009年船舶結構力學學術會議暨中國船舶學術界進入ISSC3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C];2009年
8 任俊生;楊鹽生;;高速水翼雙體船的結構和運動特點[A];高速船及特殊用途特殊結構船舶航行安全論文集[C];2000年
9 高成君;趙峰;趙發(fā)明;;考慮粘性影響的高速水翼雙體復合船運動預報[A];2008年船舶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暨中國船舶學術界進入ITTC3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戎嘉隆;;船舶發(fā)展趨勢和發(fā)展工作[A];2009特大型船舶操縱和船舶安全與管理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實習記者 秦韻邋通訊員 凌燕 劉瑩佳;武漢設計我國最大穿浪雙體船[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08年
2 李海榮;鋼質內河雙體船課題通過鑒定[N];中國交通報;2005年
3 楊屹 程虹 王青;“海上新斗士”:雙體船[N];解放軍報;2005年
4 駱偉;七○一所雙體穿浪船設計形成系列[N];中國船舶報;2009年
5 郭儀 劉淑芬;太陽鳥復合材料雙體船刷新亞洲紀錄[N];中國海洋報;2010年
6 龍瓊子;我國高性能船舶研制取得新進展[N];中國水運報;2007年
7 記者 楊禮兵 通訊員 阿龍 鐵偉 宏林;國內先進鋁合金雙體船在武船建成下水[N];湖北日報;2009年
8 何彪;荷蘭即將建成新型雙體高速保障船[N];中國國防報;2012年
9 李銳;雙體船:這般讓人心動[N];中國船舶報;2014年
10 本報記者 董映璧;看大爪怪物橫行海上[N];科技日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樂;氣墊雙體船減阻節(jié)能機理研究[D];集美大學;2015年
2 查若思;單體船和雙體船波浪增阻的數(shù)值計算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3 王慶;500客位穿浪雙體船船型優(yōu)化與設計[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1年
4 劉靜辰;穿浪雙體船結構疲勞強度評估[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5 鐘廣軍;鋁合金雙體船整體翻身架設計與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6 劉金玲;穿浪雙體船運動仿真與姿態(tài)控制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7 張維;小水面雙體船結構—聲輻射分析與優(yōu)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8 杜擁軍;穿浪雙體船加裝組合附體優(yōu)化設計[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年
9 張維;小水面雙體船結構-聲輻射分析與優(yōu)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10 孟慶杰;局部氣墊雙體船型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2584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1258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