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材料論文 >

亞麻纖維增強立構聚乳酸復合材料的制備及界面改性

發(fā)布時間:2017-10-07 05:23

  本文關鍵詞:亞麻纖維增強立構聚乳酸復合材料的制備及界面改性


  更多相關文章: 立構聚乳酸 亞麻纖維 復合材料 界面改性 耐熱性能 力學性能


【摘要】:采用熔融共混及注塑成型法制得立構聚乳酸(sc-PLA)及亞麻纖維/立構聚乳酸(Flax/sc-PLA)復合材料,并通過差示掃描量熱分析、動態(tài)力學分析、熱重分析、掃描電鏡、維卡軟化溫度及力學性能測試等方法研究了亞麻纖維增強及偶聯(lián)劑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MDI)界面改性對Flax/sc-PLA復合材料結構與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亞麻纖維的加入可有效提高sc-PLA的立構結晶度、耐熱性以及力學性能,Flax/sc-PLA復合材料的立構結晶度由17.3%提高到24.9%,維卡軟化溫度由161.1℃升至195.7℃,拉伸強度也從57.4 MPa提高到62.5 MPa。通過HMDI界面改性可有效改善復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使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進一步提高到70.4 MPa。此外,HMDI改性還提高了復合材料的熱穩(wěn)定性,其初始降解溫度和動態(tài)儲能模量G'均比未改性復合材料顯著提高。
【作者單位】: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輕質(zhì)結構復合材料上海市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
【關鍵詞】立構聚乳酸 亞麻纖維 復合材料 界面改性 耐熱性能 力學性能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2232015G1-102,16D110620)
【分類號】:TB332
【正文快照】: 2種不同構型(或立構規(guī)整度)的聚合物進行混合,可得到與這2種母體聚合物性能差別很大的共混物,這個過程被稱為立構復合[1]。眾所周知,聚乳酸(PLA)具有2種對映異構體,即左旋聚乳酸(PLLA)與右旋聚乳酸(PDLA)[2]。Ikada等[3]首次發(fā)現(xiàn)PLLA和PDLA可共混形成聚乳酸立構復合物,也稱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華,李鳳萍;亞麻雨露纖維[J];中國纖檢;2005年12期

2 朱建雄;在短纖維紡紗設備上紡亞麻[J];上海紡織科技;1981年01期

3 П.П.Трыков;邵寬;;亞麻短纖維在紡織工業(yè)中的合理利用[J];國外紡織技術(紡織分冊);1981年27期

4 陳松恩;;甘肅省亞麻纖維開發(fā)利用“一條龍”[J];纖維標準與檢驗;1989年08期

5 陳松恩;;試論制訂油纖兼用型亞麻纖維產(chǎn)品標準的必要性[J];纖維標準與檢驗;1990年05期

6 葉秀蘭;李燕娟;;亞麻纖維染色性能研究[J];針織工業(yè);1991年04期

7 陳東生,姜培武,司學慧,吳可夫,王殿生;亞麻纖維品質(zhì)與成紗質(zhì)量的灰色優(yōu)勢分析[J];紡織學報;1992年07期

8 龔三龍;;提高我國亞麻纖維品質(zhì)初探[J];纖維標準與檢驗;1992年01期

9 丁帥;王德保;鄭鵬程;;亞麻纖維的特點及其應用前景[J];山東紡織科技;2014年02期

10 丁帥;劉壯;;淺析亞麻纖維的特性及其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J];國際紡織導報;201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源德;劉正初;馮湘沅;鄧碩萍;胡鎮(zhèn)修;段盛文;鄭科;;亞麻快速脫膠菌株的選育[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2 蔣少軍;李志忠;張新璞;;亞麻纖維的酶處理技術[A];雪蓮杯第10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梁雪妮;吳麗艷;段繼強;劉飛虎;;亞麻脫膠增效菌株的分離、篩選、鑒定及其脫膠效果[A];全國“植物生物技術及其產(chǎn)業(yè)化”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宋愛國;;亞麻纖維和亞麻織物的生物酶處理工藝[A];2009全國染整行業(yè)節(jié)能減排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劉麗;王志剛;;在轉杯紡紗機上紡制亞麻粘膠紗的生產(chǎn)實踐[A];2005全國現(xiàn)代紡紗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邱方初;周全寶;;亞麻與滌棉混紡紗線的開發(fā)[A];山東紡織工程學會十一屆第三次優(yōu)秀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4年

7 邱方初;周全寶;;亞麻與滌棉混紡紗線的開發(fā)[A];金f杯第一屆全國棉紡織行業(yè)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論壇論文集[C];2005年

8 吳昌斌;石杰;姬妍茹;劉宇峰;;亞麻脫膠微生物的篩選及應用研究[A];十一五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研究回顧與展望——第四屆全國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宗明明;王逢瑚;;材料是創(chuàng)新之本——亞麻極短纖維復合材料應用前景探微[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zhì)、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10 朱俊偉;杜芳;陳曉嬌;沈蘭萍;;亞麻纖維超聲波染色工藝探討[A];雪蓮杯第10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俄羅斯亞麻纖維生產(chǎn)下降12.6%[N];中俄經(jīng)貿(mào)時報;2008年

2 劉海英;迄今最古老亞麻纖維3.4萬年[N];科技日報;2009年

3 劉煥榮;純亞麻健康席伴你度夏[N];中國石油報;2000年

4 呂縝;俄羅斯亞麻行業(yè)近況[N];遠東經(jīng)貿(mào)導報;2008年

5 張遠生;中法兩國優(yōu)勢互補 亞麻貿(mào)易前景可觀[N];中國紡織報;2001年

6 記者  梁楓;亞麻產(chǎn)品購銷總額達四億元[N];中國紡織報;2005年

7 實習記者 信義;亞麻期待重煥光彩[N];中國紡織報;2012年

8 嘉芳;新申亞麻的世界杯“生意經(jīng)”[N];中國紡織報;2014年

9 ;亞麻服飾 21世紀的流行文化[N];中國企業(yè)報;2000年

10 本報記者  李田 楊欣;再造一個金飯碗[N];黑龍江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季驊;亞麻纖維/聚乳酸基復合材料制備及力學性能[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殷秀水;濕熱環(huán)境下CNF/EP/亞麻纖維復合材料耐久性能[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3 李蓬玲;亞麻纖維堿—尿素改性及染色性能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5年

4 于洋;亞麻染整新技術的開發(fā)[D];西安工程大學;2015年

5 劉娜;雙層亞麻/滌綸交織汽車座套面料的開發(fā)[D];西安工程大學;2015年

6 陳德濤;亞麻/羊毛混紡織物中亞麻纖維改性及染色性能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2015年

7 劉彥紅;亞麻纖維藝術產(chǎn)品的設計創(chuàng)新與開發(fā)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8 厲國清;亞麻纖維增強聚乳酸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9 趙冬至;亞麻纖維醚化改性脫膠研究[D];東華大學;2012年

10 時雨;一種新的制作亞麻纖維聚合體結構方法的研究[D];東華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9871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9871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a31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