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材料論文 >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宏細觀切削過程仿真

發(fā)布時間:2017-09-14 12:51

  本文關鍵詞: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宏細觀切削過程仿真


  更多相關文章: 碳纖維復合材料(CFRP) 有限元仿真 切削 細觀切削模型 宏觀切削模型


【摘要】: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CFRP)是一種先進的復合材料,由于其具有優(yōu)異的力學性能,被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yè)。但由于CFRP結構上的特殊性,在細觀上呈纖維與樹脂的混合態(tài),宏觀上呈各向異性等特點,使得加工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容易出現(xiàn)分層、毛刺、撕裂等各種損傷。與傳統(tǒng)金屬切削不同,切削CFRP是刀具與纖維樹脂等組成相相互作用的過程,這導致CFRP去除過程非常復雜。因此,為了避免損傷的出現(xiàn),提高加工質(zhì)量,需要對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去除機理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實驗、理論與數(shù)值模擬是研究CFRP切削的三種重要手段,其中,有限元技術已經(jīng)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切削仿真領域。本文將利用仿真模擬與實驗驗證相結合的方法,揭示CFRP切削過程的去除機理。由于CFRP具有跨尺度、各向異性特點,切削CFRP是一個從細觀局部破壞到宏觀切屑形成的去除過程,因此本文將從細觀和宏觀兩個尺度對CFRP的去除機理進行研究。為了揭示CFRP細觀層面的局部破壞,本文建立了包含纖維、基體、界面等組成相并考慮各自材料本構、失效及演化準則在內(nèi)的多相態(tài)細觀仿真模型。其中,完整考慮了CFRP細觀組成特點,建立了包含纖維相、基體相、界面相等組成相的多相態(tài)幾何模型,并對參與切削的區(qū)域進行局部細化,以提高計算效率。在材料方面,不同的組成相分別使用了不同的材料本構、損傷起始以及損傷演化準則。其中,纖維相為線彈性本構,采用Hashin失效準則。樹脂則采用彈塑性本構模型和剪切失效。界面使用內(nèi)聚力Cohesive單元模擬界面行為。在此基礎上,本文建立了典型纖維角度的細觀切削模型,可以實現(xiàn)纖維基體局部破壞的仿真模擬。為了研究不同切削參數(shù)對宏觀成屑及切削力的影響,本文建立了基于等效均質(zhì)方法的CFRP三維宏觀切削仿真模型。由于有限元軟件沒有提供CFRP三維失效準則,因此,本文利用ABAQUS提供的VUMAT子程序接口,對CFRP材料模型進行二次開發(fā)。自定義了包含三維線彈性本構、三維Hashin失效準則、以及損傷演化準則材料模型,以完整描述切削過程中的材料響應歷程。并考慮到切削過程中材料有殘余剛度,因此引入了最大剛度退化系數(shù),使CFRP有一定的剛度殘余。不同纖維角度下刀具與工件的摩擦系數(shù)不同,因此接觸模型為庫倫摩擦,摩擦系數(shù)隨纖維角度變化。在此基礎上,模擬了三維宏觀切削CFRP單向板的過程,得到CFRP宏觀成屑規(guī)律。本文建立了細觀切削仿真模型和宏觀切削仿真模型,并設計了顯微觀測實驗驗證了模型的正確性,得到了碳纖維復合材料從細觀局部破壞到宏觀切屑形成的材料去除機理。以切削0°纖維為例:切削0° CFRP時以界面開裂,纖維彎斷為主,切屑成片狀,切削力和面下?lián)p傷都相對較小。其中細觀模型可以得到纖維/基體斷裂、界面開裂及演化等局部破壞過程。宏觀模型則可以從宏觀層面模擬CFRP切削連續(xù)成屑,得到切削力隨不同切削參數(shù)以及纖維角度的變化規(guī)律,并對面下?lián)p傷深度進行了預測,為優(yōu)化切削參數(shù)和刀具角度提供參考。
【關鍵詞】:碳纖維復合材料(CFRP) 有限元仿真 切削 細觀切削模型 宏觀切削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B33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緒論10-19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CFRP仿真切削研究現(xiàn)狀12-17
  • 1.2.1 CFRP細觀切削仿真研究現(xiàn)狀12-14
  • 1.2.2 CFRP宏觀切削仿真研究現(xiàn)狀14-17
  • 1.3 本課題來源及背景17
  • 1.4 本文研究內(nèi)容17-19
  • 2 CFRP特點及損傷演化理論19-27
  • 2.1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特點19-21
  • 2.2 CFRP本構模型及損傷演化理論21-26
  • 2.2.1 CFRP線彈性本構模型21-22
  • 2.2.2 CFRP起始失效準則22-24
  • 2.2.3 CFRP損傷演化理論24-26
  • 2.3 本章小結26-27
  • 3 二維細觀破壞機理仿真切削與實驗驗證27-42
  • 3.1 CFRP細觀仿真切削建模27-32
  • 3.1.1 幾何建模及邊界條件27-28
  • 3.1.2 材料模型定義28-32
  • 3.2 實驗設計及模型驗證32-35
  • 3.2.1 直角切削實驗設計33-35
  • 3.2.2 顯微觀測模塊設計35
  • 3.3 材料細觀破壞35-41
  • 3.3.1 材料細觀失效破壞及演化36-40
  • 3.3.2 切削力40-41
  • 3.4 本章小結41-42
  • 4 三維宏觀切削仿真與實驗驗證42-64
  • 4.1 三維宏觀切削仿真模型42-47
  • 4.1.1 幾何模型及邊界條件42-43
  • 4.1.2 材料模型43-46
  • 4.1.3 接觸模型46-47
  • 4.2 CFRP三維仿真切削模型驗證47-53
  • 4.2.1 宏觀成屑過程47-50
  • 4.2.2 切削力50-53
  • 4.3 面下?lián)p傷預測53-59
  • 4.3.1 切深對面下?lián)p傷的影響54-56
  • 4.3.2 圓弧半徑對面下?lián)p傷的影響56-57
  • 4.3.3 具前角對面下?lián)p傷的影響57-58
  • 4.3.4 網(wǎng)格大小對面下?lián)p傷的影響58-59
  • 4.4 宏細觀切削過程仿真分析對比59-63
  • 4.4.1 宏觀切屑形成過程59-61
  • 4.4.2 宏細觀切削力61-62
  • 4.4.3 宏細觀建模對比62-63
  • 4.5 本章小結63-64
  • 結論與展望64-66
  • 參考文獻66-69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69-70
  • 致謝70-7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華,姜召陽;樹脂基復合材料及其在建筑業(yè)中的應用[J];廣東建材;2005年01期

2 赫禹,王麗麗;樹脂基復合材料的性能及應用[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耿運貴;張永濤;;樹脂基復合材料的應用與發(fā)展趨勢[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4 本刊編輯部;;“八五”期間我國樹脂基復合材料將跨上新臺階[J];纖維復合材料;1991年03期

5 ;美國1992年PMC產(chǎn)量比1991年增長5.5%[J];纖維復合材料;1992年04期

6 關永剛;;用介電分析法研究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固化制度及其對性能的影響[J];纖維復合材料;1992年04期

7 董永祺;我國“七五”期間樹脂基復合材料的部分攻關項目[J];玻璃鋼/復合材料;1992年05期

8 楊蔭;先進的樹脂基復合材料對艦船設計和性能的影響[J];材料開發(fā)與應用;1993年04期

9 張東興,謝懷勤,,黃龍男,邢強國;幾種樹脂基復合材料耐燃性能的熱分析研究[J];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10 楊紅,陶寶祺,梁大開,邱浩,曹振新;樹脂基復合材料中埋入大直徑光纖性能的研究[J];玻璃鋼/復合材料;200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衛(wèi)國;張衛(wèi)方;王曉亮;王越;張鳳玲;;樹脂基復合材料缺陷的熱揭層試驗技術[A];2009年全國失效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李新華;李彩球;張林文;陳淳;;21世紀最具生命力的結構材料——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態(tài)勢[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3 李新華;李彩球;張林文;陳淳;;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態(tài)勢[A];第十五屆玻璃鋼/復合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李新華;李彩球;張林文;陳淳;;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態(tài)勢[A];第十五屆玻璃鋼/復合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于志成;沙金偉;趙梁;尹凱;;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吸濕特性[A];復合材料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第十一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6 嵇培軍;王清海;劉京林;白樹成;;樹脂基復合材料護板性能的研究[A];第十六屆玻璃鋼/復合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董永祺;;是時候了,我國樹脂基復合材料成型工藝該破舊立新了![A];第十次全國環(huán)氧樹脂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8 徐金雄;周兵;周延周;;高精度透視測量光學渾濁樹脂基復合材料內(nèi)部三維離面位移場分布[A];第17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復合材料檢測與測試技術分論壇)論文集[C];2012年

9 臧偉;崔萬繼;熊蘭香;李琳;;濕熱加速老化試驗方法對樹脂基復合材料壽命預估的研究[A];第17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復合材料檢測與測試技術分論壇)論文集[C];2012年

10 嵇培軍;楊明;陳夢怡;溫磊;蔡良元;張華;白樹成;;大功率微波作用下樹脂基復合材料夾層板熱量損耗的研究[A];復合材料——基礎、創(chuàng)新、高效:第十四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良 張瑞瑤;四院:打造樹脂基復合材料產(chǎn)業(yè)化平臺[N];中國航天報;2011年

2 李迎霞;樹脂基復合材料結構制造技術中心成立[N];中國航天報;2008年

3 記者 魏東 通訊員 曹元良;我國造出樹脂基復合材料環(huán)保紙[N];科技日報;2012年

4 王方遒;哈飛集團領軍攻關“大飛機”新材料[N];哈爾濱日報;2008年

5 胡偉濱 記者 邱麗娜;哈飛領軍大飛機新材料[N];黑龍江經(jīng)濟報;2008年

6 亞鋒 小林 汪寶;沁陽:項目建設紅火六月天[N];焦作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王曉笛;為飛機選材的人[N];大眾科技報;2001年

8 龐貝;復合材料領域的領跑者[N];中國航空報;2011年

9 中國復合材料工業(yè)協(xié)會;中國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發(fā)展[N];中國建材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于萱 通訊員 張揚;以復材強翼 助企業(yè)騰飛[N];中國航空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孫冠宏;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表面氧化鋁層制備及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2 王共冬;樹脂基復合材料計算機輔助成型工藝關鍵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3 孫小剛;Ni-Mn-Ga/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相變、阻尼與磁致應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4 秦明;熱塑性聚芳醚酮類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及連接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5 于祺;模擬空間環(huán)境下碳纖維/雙馬樹脂基復合材料的性能演化及其損傷機理[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6 袁莉;微膠囊增韌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7 吳湘鋒;空心微珠的制備及其高強輕質(zhì)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8 鄭亮;連續(xù)纖維增強雜萘聯(lián)苯聚芳醚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子羿;X射線衍射法檢測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應力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孟莉;樹脂基復合材料層合及蜂窩板結構熱模態(tài)與隔熱性能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曹延君;激光透射掃描制備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D];吉林大學;2015年

4 卓琴;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增韌改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5 周燦;含損傷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吸濕行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6 樊虎;樹脂基復合材料鏈盒RTM成型工藝研究[D];中北大學;2016年

7 劉運紅;激光波數(shù)掃描干涉透視測量樹脂基復合材料內(nèi)部的變形場分布[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6年

8 朱文卓;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檢測[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6年

9 侯晴;導電填料樹脂基復合材料的負介電性能[D];山東大學;2016年

10 沈朦;新型雜化四針狀氧化鋅晶須的合成及其高性能齒科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85014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85014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baa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