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氫化鈉水解放氫及HPSB儲氫體系儲氫性能的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硼氫化鈉水解放氫及HPSB儲氫體系儲氫性能的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儲氫體系 水解放氫 混合摻雜 儲氫性能
【摘要】:氫能作為一種新型綠色能源,其開發(fā)與利用在世界各國都受到極大的重視。但是,氫能得以利用的前提是解決氫的儲存以及運輸問題,隨著近年來技術(shù)不斷的革新,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儲氫材料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如今,各種儲氫材料不斷涌現(xiàn),但每一種儲氫體系都有其不可忽視的弊端存在。氫能研究開發(fā)至今以來,由于其很多技術(shù)都還不夠完善,致使仍沒有一種體系能夠滿足氫能在生活、工業(yè)中大規(guī)模應(yīng)用的條件。因此,高效儲氫技術(shù)的開發(fā)決定著氫能能否得以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和利用。本次實驗的主要內(nèi)容為研究本課題組發(fā)現(xiàn)的一種新型儲氫體系——HPSB儲氫體系,針對該體系對于硼氫化鈉水解放氫催化性能的研究、體系本身的儲氫性能的研究、摻雜了TiO2后對于HPSB儲氫體系吸放氫性能的影響,得出最佳催化活性摻雜比和最佳吸放氫性能摻雜比。實驗研究表明,在實驗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不同摻雜比的催化劑的催化活性有明顯差別,通過實驗結(jié)果可知當混合催化劑占總反應(yīng)量的5%,其中CoB含量為60%時,硼氫化鈉水解放氫反應(yīng)放氫量最大,為2520 mL/g NaBH4;在室溫,3 MPa氫壓條件下,不同的摻雜比的儲氫體系吸放氫性能是不一樣的,由此也說明,稀土氧化物對于CoB的吸放氫性能有很大的影響。通過對HPSB(Y2O3)儲氫體系與HPSB(Y2O3)-TiO2儲氫體系進行PCT設(shè)備測試后結(jié)果顯示HPSB(Y2O3)-TiO2儲氫體系吸放氫性能較于HPSB(Y2O3)儲氫體系性能要好。并且在CoB與Y2O3摻雜比為2:3時,體系吸放氫性能最佳,放氫量最大為2.14 wt%。
【關(guān)鍵詞】:儲氫體系 水解放氫 混合摻雜 儲氫性能
【學(xué)位授予單位】:長安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B3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緒論8-18
- 1.1 氫能的開發(fā)8
- 1.2 氫能的應(yīng)用8-9
- 1.3 氫氣的制備與儲存9-13
- 1.3.1 氫氣的制備9-10
- 1.3.2 氫氣的儲存10-13
- 1.4 儲氫體系的研究進展13-17
- 1.4.1 配位氫化物儲氫體系的研究13-16
- 1.4.2 生物質(zhì)活性炭儲氫體系的研究16
- 1.4.3 稀土儲氫材料的研究16-17
- 1.5 課題的研究背景和內(nèi)容17-18
- 1.5.1 課題的研究背景17
- 1.5.2 課題的研究內(nèi)容17-18
- 第二章 實驗部分18-25
- 2.1 實驗流程18
- 2.2 實驗原料18-20
- 2.3 實驗設(shè)備及測試技術(shù)20-22
- 2.3.1 實驗設(shè)備20
- 2.3.2 PCT測試20-22
- 2.3.3 掃面電子顯微鏡(SEM)22
- 2.3.4 比表面積與孔徑分布測試22
- 2.4 實驗過程22-25
- 2.4.1 CoB的制備22-23
- 2.4.2 HPSB(Y_2O_3)儲氫體系對硼氫化鈉水解放氫催化性能的測試23-24
- 2.4.3 HPSB儲氫體系吸放氫性能測試24-25
- 第三章 硼氫化鈉水解放氫性能的研究25-35
- 3.1 硼氫化鈉水解放氫實驗結(jié)果研究分析26-31
- 3.2 硼氫化鈉水解放氫產(chǎn)物微觀形貌分析31-33
- 3.2.1 基本反應(yīng)物的SEM圖像31-32
- 3.2.2 硼氫化鈉水解放氫產(chǎn)物SEM分析32-33
- 3.3 本章小結(jié)33-35
- 第四章 儲氫體系吸放氫性能研究35-42
- 4.1 HPSB(Y_2O_3)儲氫體系放氫性能的研究35-38
- 4.1.1 不同氫壓對HPSB(Y_2O_3)儲氫體系放氫性能的影響35-36
- 4.1.2 HPSB(Y_2O_3)儲氫體系放氫情況與時間、溫度關(guān)系36-38
- 4.1.3 不同摻雜比的HPSB(Y_2O_3)儲氫體系放氫量的對比38
- 4.2 HPSB(Y_2O_3)-TiO_2儲氫體系放氫性能的研究38-40
- 4.3 本章小結(jié)40-42
- 第五章 TiO_2對儲氫體系吸放氫性能的影響42-57
- 5.1 HPSB(Y_2O_3)儲氫體系與HPSB(Y_2O_3)-TiO_2儲氫體系吸放氫性能對比42-49
- 5.2 不同摻雜的HPSB-TiO_2儲氫體系吸放氫性能研究對比49-50
- 5.2.1 HPSB(CeO_2)-TiO_2儲氫體系放氫量分析49
- 5.2.2 HPSB(CeO_2)-TiO_2儲氫體系與HPSB(Y_2O_3)-TiO_2儲氫體系放氫量對比49-50
- 5.3 HPSB(Y_2O_3)儲氫體系與HPSB(Y_2O_3)-TiO_2儲氫體系微觀結(jié)果對比50-56
- 5.3.1 HPSB(Y_2O_3)儲氫體系與HPSB(Y_2O_3)-TiO_2儲氫體SEM圖像分析50-52
- 5.3.2 HPSB(Y_2O_3)儲氫體系與HPSB(Y_2O_3)-TiO_2儲氫體系比表面積與孔徑分布的對比52-56
- 5.4 本章小結(jié)56-57
- 總結(jié)和展望57-59
- 實驗結(jié)論57-58
- 研究工作展望58-59
- 參考文獻59-64
- 攻讀碩士期間科研成果展示64-65
- 致謝6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胡立鵑;吳峰;彭善枝;李進軍;;生物質(zhì)活性炭的制備及應(yīng)用進展[J];化學(xué)通報;2016年03期
2 Yang-huan ZHANG;Zhi-chao JIA;Ze-ming YUAN;Tai YANG;Yan QI;Dong-liang ZHAO;;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Hydrogen Storage[J];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2015年09期
3 Zhen Geng;Cunman Zhang;Dabin Wang;Xiangyang Zhou;Mei Cai;;Pore size effects of nanoporous carbons with ultra-high surface area on high-pressure hydrogen storage[J];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2015年01期
4 劉江華;;氫能源——未來的綠色能源[J];新疆石油科技;2007年01期
5 尚福亮;楊海濤;韓海濤;;多孔吸附儲氫材料研究進展[J];化工時刊;2006年03期
6 黃亞繼,張旭;氫能開發(fā)和利用的研究[J];能源工程;2003年02期
,本文編號:7911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791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