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納米毒性的途徑及其機理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17-08-30 21:44
本文關鍵詞:降低納米毒性的途徑及其機理研究進展
【摘要】:納米材料廣泛應用在光照療法、光聲成像、癌癥的早期診斷、藥物轉運和組織工程學等領域,通過應用或無意釋放的形式進入植物、動物、人體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了潛在的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風險.在納米材料廣泛應用或釋放到環(huán)境之前,亟需探索降低其生物毒性的方法和機理.本文通過對納米顆粒的物理化學屬性,包括尺寸、純度、表面性質(表面電荷、親疏水性和表面修飾)以及納米材料與細胞相互作用的環(huán)境條件,包括暴露劑量、暴露時間、反應/作用介質等的調整來探討降低納米毒性的方法.同時從細胞及亞細胞結構的生理生化損傷、氧化應激、基因、蛋白質和代謝5個方面來闡述納米顆粒產生毒性及降低其毒性的途徑、機理,并對今后降低納米毒性的相關研究進行展望.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huán)境污染過程與基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納米顆粒 毒性降低 代謝 蛋白 基因
【基金】:教育部長江學者創(chuàng)新團隊計劃(IRT 1302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U113300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170473,21307061)資助
【分類號】:TB383.1
【正文快照】: 納米材料的合成、應用以及對它們性質的探索已經(jīng)吸引了來自物理、化學、生物、醫(yī)學和工程等各個領域專家學者的關注.由于納米材料特殊的化學特性和物理結構,使其在生物醫(yī)學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包括光照療法[1]、光聲成像[2]、癌癥的早期診斷[3]、藥物轉運[4]和組織工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大力;郁建橋;高雅;朱麗華;林志芬;尹大強;;金屬和氧化物納米顆粒對細菌毒性的研究進展[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12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梁長華;納米NiO對小球藻的生物毒性及致毒機制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7616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7616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