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合成納米材料及其應(yīng)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6 22:09
本文關(guān)鍵詞:生物合成納米材料及其應(yīng)用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生物合成 納米銀 納米金 抑菌 催化
【摘要】:近年來,納米材料因其良好的性能,在冶金、化工、國防、電子、生命科學(xué)、航天航空、醫(yī)學(xué)等研究領(lǐng)域呈現(xiàn)出極其重要的應(yīng)用價值。傳統(tǒng)的物理和化學(xué)方法在制備納米材料的同時,都伴隨著使用大量藥劑、能耗高、對環(huán)境有污染及對生物體有毒有害等的影響,亟需尋找環(huán)境友好、綠色的合成方法。納米材料生物合成技術(shù)被認為是一種嶄新的納米材料綠色制備技術(shù),近年來被廣泛關(guān)注和研究。自然界中的真菌、細菌等微生物、植物及其提取液、動物組織等均可被用于納米材料的制備,被稱為“天然納米材料工廠”。在本論文中,重點發(fā)展了采用棗、柚子皮、刺藜的提取液制備納米金、銀粒子的新型納米材料生物合成技術(shù),對所制備的納米材料進行了表征,并對納米材料的抑菌和催化性能進行了評價。主要研究內(nèi)容如下:(1)利用棗和刺藜提取液還原硝酸銀,獲得銀納米粒子,探討它在不同硝酸銀濃度、溫度、pH條件下的反應(yīng)過程和最佳反應(yīng)條件;使用多種表征手段對納米銀粒子的性狀進行表征,并對其抑菌和催化性能進行評價。(2)利用柚子皮提取液還原氯金酸,獲得金納米粒子并進行了表征,探討它在不同氯金酸濃度、溫度、pH條件下的反應(yīng)歷程和最佳反應(yīng)條件,并對其抑菌和催化性能進行評價。綜上所述,本文所采用的棗、柚子皮、刺藜等植物,方便易得,價格低廉,利用它們制備出的納米顆粒分散度高,化學(xué)穩(wěn)定性好、生物兼容性好。研究為合成金、銀納米材料提供了一種新型簡單的方法,具有很好理論和實際應(yīng)用價值。
【關(guān)鍵詞】:生物合成 納米銀 納米金 抑菌 催化
【學(xué)位授予單位】:華北電力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B383.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納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和應(yīng)用研究進展11-16
- 1.1 金、銀的性質(zhì)與應(yīng)用11
- 1.1.1 銀的性質(zhì)與應(yīng)用11
- 1.1.2 金的性質(zhì)與應(yīng)用11
- 1.2 生物合成納米材料研究現(xiàn)狀11-14
- 1.2.1 微生物合成方法12-13
- 1.2.1.1 細菌12
- 1.2.1.2 真菌12-13
- 1.2.2 植物合成方法13-14
- 1.2.3 藻類合成納米材料14
- 1.2.4 利用動物體制備納米材料14
- 1.3 結(jié)論14-15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義和主要內(nèi)容15-16
- 1.4.1 目的意義15
- 1.4.2 研究內(nèi)容15-16
- 第2章 棗提取液合成納米銀及其應(yīng)用實驗研究16-33
- 2.1 引言16
- 2.2 實驗部分16-20
- 2.2.1 實驗材料和試劑16-17
- 2.2.2 實驗儀器17-18
- 2.2.3 實驗步驟18-19
- 2.2.3.1 選取植物18
- 2.2.3.2 制備植物提取液18-19
- 2.2.4 還原產(chǎn)物的表征19-20
- 2.2.4.1 紫外-可見(UV-Vis)吸收光譜分析19
- 2.2.4.2 掃描電鏡(SEM)觀察和X射線能譜(EDS)分析19
- 2.2.4.3 透射電鏡(TEM)19
- 2.2.4.4 傅立葉變換紅外(FTIR)光譜分析19-20
- 2.2.4.5 X射線粉末衍射(XRD)分析20
- 2.2.4.6 原子力顯微鏡(AFM)表征20
- 2.2.4.7 銀納米顆粒的粒度分布統(tǒng)計20
- 2.3 結(jié)果與討論20-27
- 2.3.1 硝酸銀濃度對合成的影響20-22
- 2.3.2 溫度對合成的影響22-23
- 2.3.3 pH對合成的影響23-24
- 2.3.4 FTIR表征24-25
- 2.3.6 SEM-EDS表征25-26
- 2.3.7 TEM26-27
- 2.3.8 XRD表征27
- 2.4 銀納米粒子的形成機理27-28
- 2.5 銀納米顆粒的抑菌抗菌性能28-30
- 2.5.1 實驗材料28
- 2.5.2 實驗步驟28-30
- 2.6 銀納米顆粒的催化降解性能評價30-31
- 2.7 本章小結(jié)31-33
- 第3章 柚子皮提取液合成納米金及其應(yīng)用實驗研究33-46
- 3.1 引言33-34
- 3.2 實驗部分34-35
- 3.2.1 實驗材料和試劑34
- 3.2.2 實驗儀器34
- 3.2.3 實驗方案及步驟34
- 3.2.3.1 選取植物34
- 3.2.3.2 制備植物提取液34
- 3.2.4 產(chǎn)物的表征34-35
- 3.2.4.1 紫外-可見(UV-Vis)吸收光譜分析34-35
- 3.2.4.2 納米金顆粒的進一步確定35
- 3.3 結(jié)果與討論35-43
- 3.3.1 HAuCl4·4H2O濃度對合成反應(yīng)的影響35-36
- 3.3.2 溫度對合成反應(yīng)的影響36-37
- 3.3.3 pH對合成反應(yīng)的影響37-39
- 3.3.4 TEM39-41
- 3.3.5 FTIR41-42
- 3.3.6 XRD42-43
- 3.4 Au納米粒子形成機理43
- 3.5 納米金的抑菌性能實驗43-44
- 3.6 金納米顆粒的催化降解性能評價44
- 3.7 本章小結(jié)44-46
- 第4章 刺藜提取液合成納米銀及其應(yīng)用實驗研究46-59
- 4.1 引言46
- 4.2 實驗部分46-48
- 4.2.1 儀器和試劑46
- 4.2.2 銀納米粒子的生物合成方法46-47
- 4.2.3 還原產(chǎn)物的表征47-48
- 4.2.3.1 紫外-可見(UV-Vis)吸收光譜分析47
- 4.2.3.2 其他表征手段47-48
- 4.3 結(jié)果與討論48-54
- 4.3.1 硝酸銀濃度對合成過程的影響48-50
- 4.3.2 溫度對合成過程的影響50-51
- 4.3.3 pH對合成過程的影響51-52
- 4.3.4 TEM52-53
- 4.3.5 XRD53-54
- 4.3.6 FTIR54
- 4.4 銀納米顆粒的抑菌抗菌性能54-56
- 4.4.1 實驗材料54-55
- 4.4.2 實驗步驟55-56
- 4.5 銀納米顆粒的催化降解性能評價56-57
- 4.6 本章小結(jié)57-59
- 第5章 結(jié)論與展望59-61
- 5.1 結(jié)論59-60
- 5.2 本論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60
- 5.3 論文不足之處60
- 5.4 研究展望60-61
- 參考文獻61-65
- 攻讀碩士學(xué)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其他成果65-66
- 致謝6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娜;蘇慧蘭;董群;張荻;賴奕堅;;室溫生物誘導(dǎo)合成硒化鉛納米半導(dǎo)體[J];無機材料學(xué)報;2007年02期
2 顧新梅;納米技術(shù)簡介[J];技術(shù)物理教學(xué);2005年02期
,本文編號:6857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6857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