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表面分步活化多取代分子合成低維有機納米結構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私)DBTP通過分子間的鹵鍵相互作用形成蜂窩狀結構的STM圖
?第一章緒論???1.2.1有機金屬結構??在表面在位化學中,金屬原子可以與前驅體分子形成不同的低維納米結構。??這些低維納米結構中,金屬原子與前驅體分子之間相互作用主要是配位鍵或者化??學鍵。由于金屬有機配位鍵其鍵能較弱,屬于非共價鍵,而金屬有機鍵則屬于共??價鍵。此外,分子也....
圖1.2⑻BPBE的化學結構以及其在Ag(lll)表面的反應過程
曼和格拉澤反應,大量的低維納米結構被成功的合成出來。有機金屬配位鍵??常常以中間體的形式在反應過程中被觀察到。例如,Weihua?Wang等人以DBTP??分子作為前驅體分子,通過掃描隧道顯微鏡、掃描隧道譜和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研究了其在Cu(lll)表面的烏爾曼反應58。在反....
圖1.3?(a)?TMB的分子化學結構以及脫氫過程
?第一章緒論???子形成風車狀自組裝結構的STM圖像。(c-d)?313?K時形成兩種金屬有機中間體的STM圖??像。(e)退火到330?K形成共價二聚體的STM圖像。引自文獻[52]。??除此之外,Tao?Wang等人以BPBE作為前驅體分子,對不同金屬表面上的??格拉澤反應的....
圖1.4?(a)?DATP的分子結構db)?DATP在Cu(l?11)表面分步脫氫的反應過程
?第一章緒論???金屬有機化學鍵通常是硫醇基、芳香基或烷基中的氮、硫等與金屬元素形成??化學鍵。例如,Hermann?Walch等人也以疏基取代的TMB分子作為前驅體分子,??對其在表面分步形成有機金屬配位結構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59。首先在室溫的條件??下,將TMB分子沉積到Cu(....
本文編號:40157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401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