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徑金納米粒子的可控制備與表征
發(fā)布時間:2021-12-30 10:47
以氯金酸溶液為前驅(qū)體,聚乙烯醇(PVA)為保護劑,水合肼為還原劑,采用一步還原法制備了單分散的粒徑分布均勻的金納米粒子。利用X射線衍射(XRD)、紫外分光光度計(UV-vis)、掃描電鐿(SEM)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等分析測試儀器對金納米粒子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對納米金溶膠的合成工藝條件進行了探討。研究表明,所得到的金納米粒子粒徑較小,分布較為均勻;氯金酸溶液用、PVA溶液用量、還原劑用量等對金納米粒子的粒徑與形貌影響較大。當氯金酸溶液用量為2 mL,PVA溶液用量為5 mL,水合肼用量為2 mL時,所制備金納米粒子的粒徑最小。
【文章來源】:塑料工業(yè). 2020,48(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納米金溶膠UV-vis光譜圖
納米金的XRD圖
圖2 納米金的XRD圖為了進一步表征金納米粒子的形貌和粒徑,對所合成的金納米粒子還進行了TEM檢測。圖4是所得到金納米粒子的TEM圖片。從圖中可知,金納米粒子粒徑較小、為球狀,在其表面有一層很薄的高分子層PVA。正是因為在金納米粒子表面有這層PVA的包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金納米粒子的團聚,控制金納米粒子的粒徑,因此我們在實驗當中才能較成功地制備粒徑小的金納米粒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銀/聚苯胺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抗菌性能研究[J]. 池茜,徐學誠. 塑料工業(yè). 2018(07)
[2]氧化淀粉均相還原制備納米金及用于催化丙烯環(huán)氧化反應(yīng)[J]. 張水洞,林澤聲,黃加樂,黃漢雄. 功能材料. 2017(02)
[3]納米金顆粒的制備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J]. 李昀,孫沫逸,馬超,鞠駿,倪前偉,高濤,趙振彥,任一雄. 口腔醫(yī)學. 2016(09)
[4]月桂酸鈉修飾納米銀顆粒的化學還原法制備與表征[J]. 程菲,董春法,李宏,王向杰. 湖北理工學院學報. 2016(01)
[5]殼寡糖修飾的納米銀作為抗菌材料的合成與制備[J]. 羅泉清,高海琪,陳媛,張宗才,劉公巖.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16(02)
[6]海藻酸鈉為保護劑葡萄糖為還原劑合成單分散銀納米粒子(英文)[J]. 董春法,張祥林,蔡昊,曹傳亮.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6(02)
[7]酵母菌還原制備納米金顆粒[J]. 陳國寶,楊洪英,茍德海,佟琳琳. 貴金屬. 2016(01)
[8]水合肼法制備金納米粒子的工藝條件[J]. 盛國軍,李德良,馮能清,黃世玉. 微納電子技術(shù). 2014(11)
[9]納米銀及其導電漿料的制備與研究[J]. 董春法,張祥林,付銳平,蔡昊. 電子元件與材料. 2013(09)
[10]單分散球形納米銀粒子的制備新方法及其抗菌性能[J]. 徐光年,喬學亮,邱小林,陳建國.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8(09)
本文編號:3558039
【文章來源】:塑料工業(yè). 2020,48(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納米金溶膠UV-vis光譜圖
納米金的XRD圖
圖2 納米金的XRD圖為了進一步表征金納米粒子的形貌和粒徑,對所合成的金納米粒子還進行了TEM檢測。圖4是所得到金納米粒子的TEM圖片。從圖中可知,金納米粒子粒徑較小、為球狀,在其表面有一層很薄的高分子層PVA。正是因為在金納米粒子表面有這層PVA的包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金納米粒子的團聚,控制金納米粒子的粒徑,因此我們在實驗當中才能較成功地制備粒徑小的金納米粒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銀/聚苯胺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抗菌性能研究[J]. 池茜,徐學誠. 塑料工業(yè). 2018(07)
[2]氧化淀粉均相還原制備納米金及用于催化丙烯環(huán)氧化反應(yīng)[J]. 張水洞,林澤聲,黃加樂,黃漢雄. 功能材料. 2017(02)
[3]納米金顆粒的制備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J]. 李昀,孫沫逸,馬超,鞠駿,倪前偉,高濤,趙振彥,任一雄. 口腔醫(yī)學. 2016(09)
[4]月桂酸鈉修飾納米銀顆粒的化學還原法制備與表征[J]. 程菲,董春法,李宏,王向杰. 湖北理工學院學報. 2016(01)
[5]殼寡糖修飾的納米銀作為抗菌材料的合成與制備[J]. 羅泉清,高海琪,陳媛,張宗才,劉公巖.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16(02)
[6]海藻酸鈉為保護劑葡萄糖為還原劑合成單分散銀納米粒子(英文)[J]. 董春法,張祥林,蔡昊,曹傳亮.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6(02)
[7]酵母菌還原制備納米金顆粒[J]. 陳國寶,楊洪英,茍德海,佟琳琳. 貴金屬. 2016(01)
[8]水合肼法制備金納米粒子的工藝條件[J]. 盛國軍,李德良,馮能清,黃世玉. 微納電子技術(shù). 2014(11)
[9]納米銀及其導電漿料的制備與研究[J]. 董春法,張祥林,付銳平,蔡昊. 電子元件與材料. 2013(09)
[10]單分散球形納米銀粒子的制備新方法及其抗菌性能[J]. 徐光年,喬學亮,邱小林,陳建國.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8(09)
本文編號:35580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5580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