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DNA探針/納米材料生物傳感器的設計及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12-18 12:45
近年來,在分子診斷,藥物研發(fā)和食品安全等領域開發(fā)可快速檢測、高可靠性、易使用且低成本的生物傳感器,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應用需求。DNA是生物遺傳信息的主要承擔者,近年來,隨著DNA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多種致病物質的核酸序列已被掌握,因此在基因治療和生物醫(yī)學等領域,盡早及準確的檢測致病物質的DNA的序列是十分重要的。本論文圍繞DNA檢測為目的開展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1)氧化石墨烯(GO)具有獨特的物理結構和理化性質,在生物分子檢測領域獲得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同時環(huán)金屬銥(Ir(Ⅲ))配合物以其優(yōu)良的光物理性質在生物領域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在此基礎上,我們首先合成了帶有羧基官能團的Ir配合物(Ir-COOH),再將其用N-羥基琥珀酰亞胺(NHS)活化得到Ir-NHS。通過研究Ir-COOH與GO之間的相互作用,證明與傳統(tǒng)的有機熒光染料FAM相比,由于存在靜電吸附的作用,GO與Ir-COOH之間具有更強的相互作用力,因此Ir-COOH能穩(wěn)定的吸附在GO表面,兩者之間產(chǎn)生熒光共振能量轉移效應(FRET)使得Ir-COOH的熒光被高效的淬滅。(2)我們利用Ir-NHS中的活性酯基團將Ir配合物作為熒...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生物傳感器簡介
1.1.1 生物傳感器的分類
1.1.2 生物傳感器的特點
1.2 石墨烯在生物傳感器中的應用
1.2.1 石墨烯簡介
1.2.2 石墨烯的性質及其制備方法
1.2.3 氧化石墨烯
1.2.4 石墨烯在電化學傳感器中的應用
1.2.5 石墨烯-FRET生物傳感器的應用
1.3 環(huán)金屬銥配合物在傳感器及生物領域中的應用
1.3.1 有機電致發(fā)光材料研究進展
1.3.2 環(huán)金屬銥(III)配合物的分類
1.3.3 環(huán)金屬銥(III)配合物在化學傳感器中的應用
1.3.4 環(huán)金屬銥(III)配合物在生物領域中的研究進展
1.4 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在生物傳感器中的應用
1.4.1 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簡介
1.4.2 SERS生物傳感器用于重金屬離子的檢測
1.4.3 SERS生物傳感器用于小分子的檢測
1.4.4 SERS生物傳感器用于DNA/RNA的檢測
1.5 本研究課題的提出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銥配合物的合成及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試劑與藥品
2.2.2 實驗儀器和方法
2.2.3 氧化石墨烯的制備
2.2.4 金屬銥配合物的合成與表征
2.2.5 氧化石墨烯對Ir-COOH與FAM的負載與釋放行為
2.2.6 金屬銥配合物與氧化石墨烯之間的相互作用
2.3 結果與討論
2.3.1 氧化石墨烯的結構表征
2.3.2 金屬銥配合物的合成
2.3.3 金屬銥配合物的表征
2.3.4 氧化石墨烯對Ir配合物與FAM的負載與釋放
2.3.5 金屬銥配合物與GO之間的相互作用
2.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銥(III)配合物的生物傳感器用于DNA檢測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儀器與試劑以及實驗所用DNA序列
3.2.2 氧化石墨烯吸附Ir-ssDNA淬滅熒光
3.2.3 目標DNA檢測
3.2.4 Ir配合物與熒光素FAM光穩(wěn)定性的對比
3.2.5 GO-Ir-ssDNA與GO-FAM-ssDNA傳感器光穩(wěn)定性的對比
3.3 結果與討論
3.3.1 Ir-ssDNA的合成及表征
3.3.2 基于氧化石墨烯傳感器的設計原理
3.3.3 氧化石墨烯濃度優(yōu)化
3.3.4 傳感器工作時間條件的優(yōu)化
3.3.5 傳感器的性能分析
3.3.6 Ir配合物與FAM光穩(wěn)定性對比
3.3.7 GO-Ir-ssDNA與GO-FAM-ssDNA傳感器的光穩(wěn)定性對比
3.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基于酶循環(huán)放大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生物傳感器用于DNA檢測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試劑、儀器以及實驗所用DNA序列
4.2.2 金納米顆粒(AuNPs)的制備
4.2.3 金納米棒(AuNRs)的制備
4.2.4 SERS生物傳感器的構建過程
4.3 結果與討論
4.3.1 材料表征
4.3.2 SERS基底增強因子計算
4.3.3 AuNPs、AuNRs和SERS基底的拉曼信號對比
4.3.4 SERS生物傳感器的設計原理
4.3.5 SERS生物傳感器的原理驗證
4.3.6 SERS生物傳感器對不同濃度目標DNA的檢測
4.3.7 SERS生物傳感器的特異性
4.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前景展望
附錄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Graphene meets biology[J]. Ning Li,Yilin Cheng,Qin Song,Ziyun Jiang,Mingliang Tang,Guosheng Ch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4(13)
[2]Serum 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thioredoxin are potential prognostic markers for hepatitis C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Tsutomu Tamai,Hirofumi Uto,Yoichiro Takami,Kouhei Oda,Akiko Saishoji,Masashi Hashiguchi,Kotaro Kumagai,Takeshi Kure,Seiichi Mawatari,Akihiro Moriuchi,Makoto Oketani,Akio Ido,Hirohito Tsubouch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1(44)
本文編號:3542423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生物傳感器簡介
1.1.1 生物傳感器的分類
1.1.2 生物傳感器的特點
1.2 石墨烯在生物傳感器中的應用
1.2.1 石墨烯簡介
1.2.2 石墨烯的性質及其制備方法
1.2.3 氧化石墨烯
1.2.4 石墨烯在電化學傳感器中的應用
1.2.5 石墨烯-FRET生物傳感器的應用
1.3 環(huán)金屬銥配合物在傳感器及生物領域中的應用
1.3.1 有機電致發(fā)光材料研究進展
1.3.2 環(huán)金屬銥(III)配合物的分類
1.3.3 環(huán)金屬銥(III)配合物在化學傳感器中的應用
1.3.4 環(huán)金屬銥(III)配合物在生物領域中的研究進展
1.4 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在生物傳感器中的應用
1.4.1 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簡介
1.4.2 SERS生物傳感器用于重金屬離子的檢測
1.4.3 SERS生物傳感器用于小分子的檢測
1.4.4 SERS生物傳感器用于DNA/RNA的檢測
1.5 本研究課題的提出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銥配合物的合成及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試劑與藥品
2.2.2 實驗儀器和方法
2.2.3 氧化石墨烯的制備
2.2.4 金屬銥配合物的合成與表征
2.2.5 氧化石墨烯對Ir-COOH與FAM的負載與釋放行為
2.2.6 金屬銥配合物與氧化石墨烯之間的相互作用
2.3 結果與討論
2.3.1 氧化石墨烯的結構表征
2.3.2 金屬銥配合物的合成
2.3.3 金屬銥配合物的表征
2.3.4 氧化石墨烯對Ir配合物與FAM的負載與釋放
2.3.5 金屬銥配合物與GO之間的相互作用
2.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銥(III)配合物的生物傳感器用于DNA檢測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儀器與試劑以及實驗所用DNA序列
3.2.2 氧化石墨烯吸附Ir-ssDNA淬滅熒光
3.2.3 目標DNA檢測
3.2.4 Ir配合物與熒光素FAM光穩(wěn)定性的對比
3.2.5 GO-Ir-ssDNA與GO-FAM-ssDNA傳感器光穩(wěn)定性的對比
3.3 結果與討論
3.3.1 Ir-ssDNA的合成及表征
3.3.2 基于氧化石墨烯傳感器的設計原理
3.3.3 氧化石墨烯濃度優(yōu)化
3.3.4 傳感器工作時間條件的優(yōu)化
3.3.5 傳感器的性能分析
3.3.6 Ir配合物與FAM光穩(wěn)定性對比
3.3.7 GO-Ir-ssDNA與GO-FAM-ssDNA傳感器的光穩(wěn)定性對比
3.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基于酶循環(huán)放大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生物傳感器用于DNA檢測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試劑、儀器以及實驗所用DNA序列
4.2.2 金納米顆粒(AuNPs)的制備
4.2.3 金納米棒(AuNRs)的制備
4.2.4 SERS生物傳感器的構建過程
4.3 結果與討論
4.3.1 材料表征
4.3.2 SERS基底增強因子計算
4.3.3 AuNPs、AuNRs和SERS基底的拉曼信號對比
4.3.4 SERS生物傳感器的設計原理
4.3.5 SERS生物傳感器的原理驗證
4.3.6 SERS生物傳感器對不同濃度目標DNA的檢測
4.3.7 SERS生物傳感器的特異性
4.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前景展望
附錄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Graphene meets biology[J]. Ning Li,Yilin Cheng,Qin Song,Ziyun Jiang,Mingliang Tang,Guosheng Ch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4(13)
[2]Serum 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thioredoxin are potential prognostic markers for hepatitis C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Tsutomu Tamai,Hirofumi Uto,Yoichiro Takami,Kouhei Oda,Akiko Saishoji,Masashi Hashiguchi,Kotaro Kumagai,Takeshi Kure,Seiichi Mawatari,Akihiro Moriuchi,Makoto Oketani,Akio Ido,Hirohito Tsubouch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1(44)
本文編號:35424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5424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