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H納米材料的構建及濕式催化氧化甲基橙廢水的性能
發(fā)布時間:2021-04-18 03:39
本文圍繞濕式催化氧化(CWAO)反應條件溫和的創(chuàng)新,建立催化降解效率和染料分子結構之間的定量結構-活性(QSPR)關系,構筑能在常溫常壓下濕式催化氧化陰離子染料廢水的Mo/LDH納米材料。在此基礎上考察制備過程中LDHs和H3Mo12O40P的組分比及H3Mo12O40P剝層時間對Mo/LDH納米材料結構的影響,研究其在常溫常壓條件下濕式催化氧化降解甲基橙染料廢水的性能。本文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1)利用DFT計算得到染料分子的26個量子化學和物理化學參數(shù),通過PLS回歸分析方法建立QSPR最優(yōu)模型有效預測染料廢水的降解效率。模型中含有2個PLS主因成分,第一個主因成分與絕對硬度(η)和分子中原子的最負凈電荷(q-)有關,其W*[1]值分別為0.806657和0.561769,第二個主因成分和偶極距(μ)有關,其W*[2]值為0.906712,同時2個主因成分解釋了自變量累積方差的0.733,因變量累積方差的0.979。染料分子的η值越大,q-值的絕對值越小,脫色率越高,η、μ和q-是影響染料催化降解效率的主要因素。模型的Q2(cum)值為0.845,表明最優(yōu)模型具有好的穩(wěn)定性和預測...
【文章來源】:湘潭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LDHs剝層方法概述
1.1.1 在丁醇中剝離LDHs
1.1.2 在丙烯酸酯中剝離LDHs
1.1.3 在甲酰胺中剝層LDHs
1.1.4 在水中剝離LDHs
1.1.5 在其他溶劑中剝離LDHs
1.2 重組技術在層狀材料中的應用
1.2.1 合成聚合物/剝離LDH納米復合材料
1.2.2 合成核/殼多功能材料
1.2.3 合成催化劑
1.2.4 合成電極材料
1.2.5 合成其它材料
1.3 納米材料在CWAO中應用
1.4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內(nèi)容
1.4.1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內(nèi)容及研究思路
第2章 實驗材料和實驗方法
2.1 實驗試劑和儀器
2.1.1 實驗試劑
2.1.2 實驗儀器
2.2 催化劑的制備和表征
2.2.1 催化劑的制備
2.2.2 催化劑表征
2.3 催化劑性能評價
2.3.1 濕式催化氧化實驗
2.3.2 活性組分Mo的浸出實驗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Mo-Zn-Al-O催化劑降解染料的定量結構性質關系
3.1 參數(shù)的選取
3.1.1 活性參數(shù)的選取
3.1.2 結構參數(shù)的選取
3.2 QSPR模型的建立
3.2.1 偏最小二乘(PLS)分析方法
3.2.2 模型的建立
3.3 模型的分析
3.4 小結
第4章 組分比對Mo/LDH納米材料催化降解甲基橙廢水的影響
4.1 組分比對Mo/LDH納米材料結構的影響
3Mo12O40P的重組"> 4.1.1 Zn-Al-LDHs片層和H3Mo12O40P的重組
4.1.2 XRD分析
4.1.3 BET分析
4.1.4 SEM分析
4.1.5 Zeta電位分析
4.1.6 TG-DSC分析
4.1.7 XPS分析
4.2 組分比對Mo/LDH納米材料催化降解甲基橙廢水的影響
4.3 活性組分Mo的浸出和催化劑的重復利用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剝層時間對Mo/LDH納米材料催化降解甲基橙廢水的影響
5.1 剝層時間對Mo/LDH納米材料結構的影響
5.1.1 XRD分析
5.1.2 BET分析
5.1.3 SEM分析
5.1.4 TG-DSC
5.1.5 XPS分析
5.2 剝層時間對Mo/LDH納米材料催化降解甲基橙廢水的影響
5.3 活性組分Mo的浸出和催化劑的重復利用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研究結論、創(chuàng)新點及展望
6.1 研究結論
6.2 創(chuàng)新點
6.3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完成的學術論文與參加的研究項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PLS回歸在消除多重共線性中的作用[J]. 王惠文,朱韻華. 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 1996(06)
博士論文
[1]PLS和GA應用于部分有機污染物的QSAR研究[D]. 丁光輝.大連理工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季銨鹽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對小球藻的毒性及QSAR研究[D]. 朱門君.湘潭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44724
【文章來源】:湘潭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LDHs剝層方法概述
1.1.1 在丁醇中剝離LDHs
1.1.2 在丙烯酸酯中剝離LDHs
1.1.3 在甲酰胺中剝層LDHs
1.1.4 在水中剝離LDHs
1.1.5 在其他溶劑中剝離LDHs
1.2 重組技術在層狀材料中的應用
1.2.1 合成聚合物/剝離LDH納米復合材料
1.2.2 合成核/殼多功能材料
1.2.3 合成催化劑
1.2.4 合成電極材料
1.2.5 合成其它材料
1.3 納米材料在CWAO中應用
1.4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內(nèi)容
1.4.1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內(nèi)容及研究思路
第2章 實驗材料和實驗方法
2.1 實驗試劑和儀器
2.1.1 實驗試劑
2.1.2 實驗儀器
2.2 催化劑的制備和表征
2.2.1 催化劑的制備
2.2.2 催化劑表征
2.3 催化劑性能評價
2.3.1 濕式催化氧化實驗
2.3.2 活性組分Mo的浸出實驗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Mo-Zn-Al-O催化劑降解染料的定量結構性質關系
3.1 參數(shù)的選取
3.1.1 活性參數(shù)的選取
3.1.2 結構參數(shù)的選取
3.2 QSPR模型的建立
3.2.1 偏最小二乘(PLS)分析方法
3.2.2 模型的建立
3.3 模型的分析
3.4 小結
第4章 組分比對Mo/LDH納米材料催化降解甲基橙廢水的影響
4.1 組分比對Mo/LDH納米材料結構的影響
3Mo12O40P的重組"> 4.1.1 Zn-Al-LDHs片層和H3Mo12O40P的重組
4.1.2 XRD分析
4.1.3 BET分析
4.1.4 SEM分析
4.1.5 Zeta電位分析
4.1.6 TG-DSC分析
4.1.7 XPS分析
4.2 組分比對Mo/LDH納米材料催化降解甲基橙廢水的影響
4.3 活性組分Mo的浸出和催化劑的重復利用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剝層時間對Mo/LDH納米材料催化降解甲基橙廢水的影響
5.1 剝層時間對Mo/LDH納米材料結構的影響
5.1.1 XRD分析
5.1.2 BET分析
5.1.3 SEM分析
5.1.4 TG-DSC
5.1.5 XPS分析
5.2 剝層時間對Mo/LDH納米材料催化降解甲基橙廢水的影響
5.3 活性組分Mo的浸出和催化劑的重復利用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研究結論、創(chuàng)新點及展望
6.1 研究結論
6.2 創(chuàng)新點
6.3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完成的學術論文與參加的研究項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PLS回歸在消除多重共線性中的作用[J]. 王惠文,朱韻華. 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 1996(06)
博士論文
[1]PLS和GA應用于部分有機污染物的QSAR研究[D]. 丁光輝.大連理工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季銨鹽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對小球藻的毒性及QSAR研究[D]. 朱門君.湘潭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447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1447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