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分散CoO的控制合成及其電化學性質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05 22:18
目前納米材料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已經(jīng)逐漸變?yōu)?用可再生能源來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氣)。鋰離子電池,因為清潔、無污染、使用壽命長,而被作為儲能裝置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近幾十年來,氧還原反應和析氧反應的催化劑成為影響可再生能源技術如燃料電池和水處理的關鍵因素。盡管進行了許多嘗試和努力,尋找可替代貴金屬、降低成本的催化劑,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基于廉價過渡金屬氧化物的高活性、高穩(wěn)定性的電催化劑的研究開發(fā)依然是化學和材料科學研究領域的重點研究對象。本文在不同的反應體系中制備出形貌不同的單分散的CoO納米粒子,對其表面結構,生長機制和電催化活性進行了研究。在硝酸鈷和油胺體系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銀,通過調節(jié)實驗參數(shù),合成了尺寸小于10 nm的單分散的CoO納米立方塊。探討了CoO納米立方塊的生長機制,研究了它的形成機理,從而為不同晶面的選擇性調控提供了思路。在油胺體系中,分別以硝酸鈷和乙酰丙酮鈷為前驅體,通過熱分解方法來合成單分散的標尺在納米尺度的CoO粒子。將它們用作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分別測得它們的鋰電性能。測試結果表明:純的CoO納米材料雖然在第一次的放電量很高,但材料的循環(huán)和穩(wěn)...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課題研究背景
1.1.1 納米材料概述
1.1.2 CoO納米材料的概述
1.1.3 石墨材料的概述
1.1.4 CoO及CoO復合材料的應用
1.2 本論文的選題意義與主要研究內容
1.2.1 論文的選題意義
1.2.2 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
2 單分散CoO納米立方塊的制備研究
2.1 前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試劑和儀器
2.2.2 實驗步驟
2.3 結果討論
2.3.1 反應路線的設計
2.3.2 反應條件的選擇
2.3.3 產(chǎn)物的表征
2.3.4 反應機理的探究
2.4 本章小結
3 單分散CoO及CoO復合物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的研究
3.1 前言
3.2 實驗部分
3.2.1 試劑和儀器
3.2.2 樣品合成
3.3 結果討論
3.3.1 反應條件的選擇
3.3.2 產(chǎn)物的表征
3.4 鋰電性能
3.4.1 鋰電性能測試
3.4.2 結果討論
3.5 電催化性能
3.6 本章小結
4 結論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碩士期間已發(fā)表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納米材料的研究進展[J]. 張建夫,任凱,莊保東.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 2011(02)
[2]中國納米科技研究的進展[J]. 裘曉輝,白春禮. 前沿科學. 2007(01)
[3]納米材料的自組裝研究進展[J]. 劉歡,翟錦,江雷. 無機化學學報. 2006(04)
[4]納米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未來[J]. 彭申懿. 今日科技. 2005(08)
[5]納米材料及其技術研究進展[J]. 李景新,黃因慧. 材料導報. 2001(08)
[6]納米材料的特性及進展[J]. 陳改榮. 平原大學學報. 2000(04)
[7]納米材料研究進展Ⅱ——納米材料的制備、表征與應用[J]. 裘式綸,翟慶洲,肖豐收,張宗濤,朱廣山. 化學研究與應用. 1998(04)
[8]納米固體材料的性能與界面微觀結構[J]. 吳?,趙明文,汪良主,張鴻飛. 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 1997(02)
[9]納米晶體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J]. 盧柯,周飛. 金屬學報. 1997(01)
本文編號:3019671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課題研究背景
1.1.1 納米材料概述
1.1.2 CoO納米材料的概述
1.1.3 石墨材料的概述
1.1.4 CoO及CoO復合材料的應用
1.2 本論文的選題意義與主要研究內容
1.2.1 論文的選題意義
1.2.2 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
2 單分散CoO納米立方塊的制備研究
2.1 前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試劑和儀器
2.2.2 實驗步驟
2.3 結果討論
2.3.1 反應路線的設計
2.3.2 反應條件的選擇
2.3.3 產(chǎn)物的表征
2.3.4 反應機理的探究
2.4 本章小結
3 單分散CoO及CoO復合物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的研究
3.1 前言
3.2 實驗部分
3.2.1 試劑和儀器
3.2.2 樣品合成
3.3 結果討論
3.3.1 反應條件的選擇
3.3.2 產(chǎn)物的表征
3.4 鋰電性能
3.4.1 鋰電性能測試
3.4.2 結果討論
3.5 電催化性能
3.6 本章小結
4 結論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碩士期間已發(fā)表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納米材料的研究進展[J]. 張建夫,任凱,莊保東.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 2011(02)
[2]中國納米科技研究的進展[J]. 裘曉輝,白春禮. 前沿科學. 2007(01)
[3]納米材料的自組裝研究進展[J]. 劉歡,翟錦,江雷. 無機化學學報. 2006(04)
[4]納米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未來[J]. 彭申懿. 今日科技. 2005(08)
[5]納米材料及其技術研究進展[J]. 李景新,黃因慧. 材料導報. 2001(08)
[6]納米材料的特性及進展[J]. 陳改榮. 平原大學學報. 2000(04)
[7]納米材料研究進展Ⅱ——納米材料的制備、表征與應用[J]. 裘式綸,翟慶洲,肖豐收,張宗濤,朱廣山. 化學研究與應用. 1998(04)
[8]納米固體材料的性能與界面微觀結構[J]. 吳?,趙明文,汪良主,張鴻飛. 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 1997(02)
[9]納米晶體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J]. 盧柯,周飛. 金屬學報. 1997(01)
本文編號:30196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0196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