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靜壓協(xié)同酶法制備抗性淀粉及復合膜的研究
【學位單位】:內蒙古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S235;TB383.2
【部分圖文】:
第一章 緒論第一章 緒論1.1 淀粉的概述淀粉是地球上第二大生物質,是天然的,豐富的,可利用的,可再生的和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圖 1-1)[1]。由于其自然界的高可用性,淀粉可以被認為是人類最便宜和最主要的能源。在食品工業(yè)中,淀粉已被用作面包,早餐谷物,面食,醬汁和湯以及乳制品,糖果,涂料和肉制品中的成分;同時,淀粉產品已廣泛應用于造紙,紡織,塑料,粘合劑和制藥行業(yè)等許多行業(yè),通過使用淀粉達到特定目標的非食品行業(yè)[2-4]。
內蒙古工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的葡萄糖結構的振動相關的譜帶趨于沿著老化過程消在的直鏈淀粉的量而變化。1127 cm-1譜帶歸因于兩種主要 變形的貢獻,在 1459 cm-1處的譜帶歸因于-CH2變形,歸因于 α-1,4 糖苷鍵淀粉的 α-葡萄糖的C-C 骨架模式。這[109],因為它們可能與支鏈淀粉的結構變化有關,因為它了這種聚合物的結晶,結晶度增大,因而 RS 含量增加。。粉顆粒形態(tài)
內蒙古工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構,重結晶過程中,峰強度進一步降低,與原淀粉相比兩A2,B2 所示,在 1600 ~ 50 cm-1的區(qū)間之中,是疊加和復很難分析,在這個區(qū)間主要是由于葡萄糖單體的振動產數(shù)移動與吡喃糖環(huán)中的葡萄糖結構的振動相關的譜帶趨該譜帶的位置隨著淀粉中存在的直鏈淀粉的量而變化。歸因于兩種主要振動模式 C-O 伸縮和C-O-H 變形的貢獻低波數(shù)移動歸因于-CH2變形,而在 1100 ~ 800 cm-1處的的 α-葡萄糖的 C-C 骨架模式。這些譜帶與淀粉的結晶度變化有關,因為它有較小的螺旋鏈長度,加速了這種聚致一些相應的基團受淀粉結晶結構改變的影響振動發(fā)生改一致。淀粉顆粒形態(tài)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鳳;姚天鳴;葉曉汀;李暢;李雨濛;李汶蔚;隋中泉;;濕熱處理技術對淀粉理化特性影響的研究進展[J];糧油食品科技;2015年01期
2 任瑞林;劉培玲;包亞莉;李彥杰;;高靜壓物理變性法對木薯淀粉理化性質的影響[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4年03期
3 薛慧;張國治;呂飛杰;臺建祥;呂小文;;抗性淀粉測定方法的研究[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4 王娟;劉澤翰;張凱;黃繼紅;;小麥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質研究[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2年04期
5 孫曉晨;初曉宇;伍寧豐;;細菌Ⅰ型普魯蘭酶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yè)科技導報;2012年02期
6 仝瑛;倪士峰;劉建利;趙桂仿;藺小平;;DNS法測定菊芋中還原糖含量的研究[J];陜西中醫(yī);2009年11期
7 邵秀芝;肖永霞;;小麥抗性淀粉物理性質研究[J];糧食與油脂;2009年09期
8 劉延奇;郭妤薇;周婧琦;趙光遠;張文葉;賈春曉;楊公明;;小麥淀粉的超高壓糊化研究[J];農業(yè)工程技術(農產品加工);2007年07期
9 張守文;孟慶虹;楊春華;趙凱;;玉米抗性淀粉的結構和性質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6年06期
10 武金霞,王沛,李曉明;糖化酶的研究進展及趨勢[J];自然雜志;2003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姚慧;板栗抗性淀粉制備工藝及其特性與應用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6年
2 燕玲娟;超髙壓—酶法制備小麥抗性淀粉及性質、應用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3 冷志富;玉米抗性淀粉的制備及其理化性質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年
4 問燕梅;小麥RS3型抗性淀粉的制備、性質及其應用的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8929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92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