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新穎二維材料設計與模擬
【圖文】:
由于熱力學漲落的存在,嚴格的二維層狀晶體曾經(jīng)在科學上被認為是不可能穩(wěn)定逡逑存在的。2004年,石墨烯在實驗室里的成功制備則打破了人們的這一認知。石墨烯逡逑(圖1.2a)是由一層年2雜化的碳(C)原子組成的蜂窩狀二維材料,首次由Geim和逡逑Novoselov等人通過膠帶法剝離石墨獲得[5<。石墨烯不同于其體相石墨,呈現(xiàn)出許多逡逑優(yōu)異的功能特性。例如,石墨烯具有優(yōu)異的電學性質(zhì),如零質(zhì)量的狄拉克費米子[7]、逡逑室溫量子霍爾效應[x]和極高的載流子遷移率(U^cn^V-U-1)邋M等。它還有高透明度逡逑(?97_7%)網(wǎng)、大的比表面積(2630邋m2g-])[丨1]、極好的力學特性(楊氏模量為?1逡逑TPa)邋[12]和熱學性質(zhì)(3xl03?SxlC^Wnr1。蓿╁澹郏保常。此外,由于石墨烯的制備過程中逡逑往往會產(chǎn)生一些缺陷并進而產(chǎn)生局域磁矩,這使得它在室溫下就有鐵磁性[14]。逡逑這些奇特的性質(zhì)使得石墨烯在許多領域有應用前景,如鋰(鈉)離子電池、光伏逡逑電池、電催化、超級電容器、觸摸屏、顯示器以及生物檢測器等。特別的是,石墨烯逡逑基的電催化劑在近幾年有令人矚目的表現(xiàn)。多功能的石墨烯使得二維材料有著不平凡逡逑的開端,這極大促進了人們對二維材料領域的持續(xù)探索。值得注意的是,石墨烯的諸逡逑多性質(zhì)直到今天仍然沒有被后續(xù)的材料超越。逡逑1.2.2硅烯、鍺烯和錫烯逡逑硅(Si)、鍺(Ge)和錫(Sn)在元素周期表上同C都屬于第四主族
1:2的元素比組成的具有三明治結(jié)構的層狀化合物,其化學式為MX2,其中處于內(nèi)層逡逑的M可以是Mo、W、Ti、Re、V或Nb等過渡金屬,處于兩個外層的X則是S、Se逡逑或者Te元素(圖1.3[27])。從圖1.3還可以看出,由于有多種的空間堆疊以及金屬-硫逡逑族元素鍵合方式,過渡金屬二硫族化合物通常有很多種相。例如,最典型的過渡金屬逡逑二硫族化合物MoS2,它有IT、1T’(扭曲的IT)、2H以及3R相這四種,其中最穩(wěn)定逡逑的相是2H。有趣的是,亞穩(wěn)態(tài)的MoS2[M同樣也能合成出來,,并穩(wěn)定存在。逡逑過渡金屬二硫族化合物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上述石墨稀、娃稀和/?-BN等逡逑材料在電子學領域應用的不足。例如,相比于零帶隙的石墨烯和絕緣體的/7-BN,2H逡逑相的MoS2單層是一個有適中的直接帶隙(?1.80邋eV)邐和載流子遷移率(?200邋cm2逡逑的半導體,更有希望用在光電子學器件中。不同于從石墨烯到石墨烯納米逡逑帶載流子遷移率會顯著的降低,MoS2單層到M0S2納米帶仍然能保持原來的載流子逡逑遷移率[3()]。值得注意的是,M0S2電學性質(zhì)從體相到單層有了極大的增強:間接帶隙逡逑變成直接帶隙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B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岸;劉小娟;;操作腔外原子比特控制腔內(nèi)多光子過程中原子比特熵壓縮性質(zhì)[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1期
2 徐建平;秦志平;陳琳;;二氧化鈾粉末和芯塊鈾含量及氧鈾原子比的測定[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S2期
3 汪樹軍,劉紅研,趙莉;炭化條件對聚苯胺炭化產(chǎn)物元素組成和原子比的影響[J];新型炭材料;2001年04期
4 顏志強;魏愛香;招瑜;劉軍;趙湘輝;;預制層中In/Cu原子比對CuInSe_2薄膜成分、結(jié)構和形貌的影響[J];可再生能源;2013年05期
5 周并舉;彭朝暉;劉小娟;;基于操作腔外原子比特控制腔內(nèi)原子比特相干性時間演化[J];光子學報;2014年08期
6 陶世平;謝輝;賈磊;;Ni/Al原子比對Cu-Ni-Al合金性能的影響[J];鑄造技術;2016年02期
7 田盛;脈沖堆燃料 H/Zr 原子比計算公式[J];核動力工程;1997年04期
8 董乃生,菅玉杰,于相杰,藍李橋;利用14MeV快中子對藍色氧化鎢中氧鎢原子比的測定[J];核技術;1985年06期
9 王明華;;水有輕重之分[J];水資源研究;2008年03期
10 陳瑤;曾詩;艾新平;;不同硅氧原子比的SiO_x/C復合負極材料的儲鋰性能[J];科學通報;2013年3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微;王倩;張建;韓學武;謝曉華;婁豫皖;夏保佳;;Li/Ti原子比對鈦酸鋰材料物相和性能的影響[A];第30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_g;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新穎二維材料設計與模擬[D];南京師范大學;2018年
2 肖時芳;納米結(jié)構金屬及合金熱力學性能的原子模擬[D];湖南大學;2007年
3 張智;金屬納米團簇的結(jié)構演變與熔化特性的原子模擬[D];湖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佩興;低維硅基材料結(jié)構與電子性質(zhì)的緊束縛計算研究[D];東北大學;2015年
2 高丹;基于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的Pt基氧還原反應催化劑優(yōu)化設計[D];北京化工大學;2017年
3 王海梅;Al-C-Ti體系自蔓延焊接鈦合金實驗研究[D];中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6802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8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