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聚酯彈性體粒子改性聚乳酸的研究
【圖文】:
升降溫速率均為 10 °C/min,得到 DSC 曲線。測試度儀對輻射硫化后聚酯乳液的粒徑進行測定。將聚為 0.1%,取 1.5 mL 左右乳液置于透明比色皿中進溫 2 min,測試時間為 120 s。TGA)測試析儀對 BEP 以及 PLA/BEP 復合材料進行測試,取盤中,在氮氣保護下,從室溫升溫至 600 °C,升溫L/min。測試 PLA/BEP 復合材料,使用微型注塑機制成如圖 2-試樣條。注塑條件:物料預熱 10 min,料筒溫度為壓時間為 9 s。測試條件:室溫,相對濕度為 50±5 86 106 kPa。參考標準:GB/T1040.2-2006。
自身不會出現(xiàn)熱分解,說明本實驗所制備的多尺度的 BEP 均滿足與 PLA進行熔融共混的加工條件。表 2-7 列出了各尺度 BEP 相應的熱分解溫度。由表中數(shù)據可知,1-BEP~4-BEP均出現(xiàn)了兩個熱分解峰,分解分兩步進行。第一分解峰是殘留的小分子及低聚物以及乳化劑等的分解峰;第二分解峰是 BEP 大分子的分解峰。5-BEP 只有一個熱分解峰,和其所用乳化劑的含量較少以及粒子中殘留的小分子物質較少有關,故只有一個大分子 BEP 的熱分解峰。結合圖 2-9 曲線和表 2-7 數(shù)據可知,隨著 BEP 粒徑的增大,BEP 的 5%失重率溫度(Td5%)、10%失重率溫度(Td10%)、半壽溫度(Td50%)以及 DTG 曲線中各分解峰對應的溫度均逐漸增大。這是因為粒徑較大的 BEP 中所含的低分子量的乳化劑較少,整體熱穩(wěn)定性較高,并且測試樣品的粒徑不同,對熱傳導以及氣體擴散的影響也不相同,而這種變化可導致反應速率和 TG 曲線形狀的改變[150]。因此,BEP 的粒徑越大,熱分解反應速率越慢,熱分解溫度就越高。2.3.2.6 BEP 的微觀形貌(a) (b)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B3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曉東;姜勝斌;廖學明;宋志祥;;熱塑性聚酯彈性體的結構與性能研究[J];甘肅石油和化工;2011年01期
2 姚鴻德;聚酯彈性體[J];上海塑料;2001年03期
3 曹;;快速注塑保溫聚酯彈性體[J];浙江化工;1986年01期
4 James W. Crary;張官臣;;聚酯彈性體在汽車工業(yè)中的應用[J];橡膠參考資料;1988年05期
5 ;聚酯彈性體[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信息;1997年07期
6 惠巧玲;;熱塑性聚酯彈性體的現(xiàn)狀與進展[J];國外塑料;2012年11期
7 洪桂香;;熱塑性聚酯彈性體高分子新材料及其應用簡述[J];化學工業(yè);2017年01期
8 尹鵬;;熱塑性聚酯彈性體(TPEE)性能與應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6年03期
9 ;聚酯彈性體(聚酯-聚醚多嵌段共聚物)[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2年06期
10 ;具有良好的耐油、耐水和耐熱老化性的聚酯彈性體膠管[J];橡膠參考資料;2000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麗博;王慶國;;可生物降解聚酯彈性體的研究[A];2014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學術論文集(下冊)[C];2014年
2 賈坤;壽洪國;何小紅;張大偉;劉孝波;;可規(guī);铣傻臋C械響應熒光性聚酯彈性體及其光學應變傳感[A];中國化學會2017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摘要集——主題H:光電功能高分子[C];2017年
3 馮奕程;趙輝;郝同輝;張群朝;蔣濤;;透明共聚酯彈性體的制備與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2017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摘要集——主題K:高性能高分子[C];2017年
4 王慶國;馬滕;牛成群;;可生物降解的生物基聚酯彈性體粒子研究[A];2014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學術論文集(下冊)[C];2014年
5 王格俠;周衛(wèi)東;鄭夢瑤;謝文廣;盧波;許穎;季君暉;;新型生物基熱塑性聚酯彈性體的合成及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十分會:高分子[C];2016年
6 王慶國;崔泉德;楊德敬;;熱塑性聚酯彈性體的生物降解性能調控與制備[A];2016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6年
7 朱新軍;彭治漢;薛艷;;阻燃聚酯彈性體TPEE的研制[A];2008年全國阻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遼寧科隆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A];中國建筑材料聯(lián)合會混凝土外加劑分會第十四次會員代表大會--“科隆杯”混凝土外加劑論文集(上冊)[C];2014年
9 ;遼寧科隆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A];中國建筑材料聯(lián)合會混凝土外加劑分會第十四次會員代表大會--“科隆杯”混凝土外加劑論文集(下冊)[C];2014年
10 曾金霞;王慶國;;生物基可生物降解納米彈性體粒子的制備與性能研究[A];2015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M 高分子工業(yè)[C];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池得權;新型熱塑性聚酯彈性體制備及性能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8年
2 邱立言;環(huán)氧樹脂/輻射交聯(lián)聚酯彈性體粒子復合材料的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8年
3 宰瑩瑩;多尺度聚酯彈性體粒子改性聚乳酸的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8年
4 鄭雪;新型熱塑性聚酯彈性體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鄭媈;熱塑性聚酯彈性體的制備與研究[D];湖北大學;2013年
6 李豫珍;聚酯彈性體的合成和天然橡膠的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7 孫成武;藥物接枝可降解聚酯彈性體的合成和表征[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8 周雪;聚乳酸/生物降解聚酯彈性體粒子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6年
9 方博文;生物基聚酯彈性體復合材料的耐低溫、耐油及熱老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4年
10 姚鑫;熱塑性聚酯彈性體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揚州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6537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5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