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納米材料在光學生物成像中的應用研究
[Abstract]:Biophotonics is a frontier subject form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dvanced photonics and biotechnology. In the study of biological photonics, optical imaging is one of the branches. In this paper, several new nanoparticles are combined with advanced optical systems. A series of work on optical biometric imag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the near infrared fluorescent dye doped nanoparticles,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surface modification methods are introduced and characterized. In biological imaging, both nanoparticles can be used as highly efficient fluorescent probes. We used near infrared fluorescent dye doped nanoparticles for sentinel lymph node labeling and in vivo functional imaging and in vivo deep microscopic imaging of mice. The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also have many advantages in biological imaging.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to excite the up-converted nanoparticl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excitation method, this excitation method can obtain greater imaging depth. In the field of biological imaging,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optical systems provide an effective tool for optical biometric imaging. We have designed and built a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system based on evanescent field excitation, a Raman microprobe system and a multi-photo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scanning imaging system, which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optical biological imaging.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B383.1;O43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屈曉超;梁佳明;姚翠萍;李政;梅建生;張鎮(zhèn)西;;金納米微粒的光學性質(zhì)及其在生物成像和光熱療法中的應用[J];中國激光;2007年11期
2 張國棟;;自發(fā)光學信號成像系統(tǒng)在生物成像中的發(fā)展與應用[J];生物技術(shù)世界;2012年02期
3 李曉帆;陳春英;趙蘊慧;袁曉燕;;金納米棒的表面修飾及其應用于腫瘤診療的研究進展[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4年08期
4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張巖;徐斌;田文晶;;自組裝聚合物熒光納米粒子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應用[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G:光電功能高分子[C];2013年
2 尹梅貞;管君;;熒光分子探針的設計、合成及生物成像[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第08分會:高分子科學[C];2014年
3 劉莊;;功能納米材料在生物成像與腫瘤治療中的應用[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劉倩;劉熠;孫筠;李富友;;具有傳感和生物成像功能的上轉(zhuǎn)換發(fā)光材料的研究[A];第十二屆固態(tài)化學與無機合成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5 張衛(wèi)軍;張曉兵;李春艷;趙燕;喬麗;盧麗敏;;基于雙熒光敏感團策略的Hg~(2+)高分辨比率型生物成像探針[A];第十屆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年會暨第十屆全國原子光譜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范振英;;阻抗生物成像電極研究[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30次學術(shù)年會暨生物醫(yī)學工程前沿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吳軍;張慧敏;何小燕;林振宇;葉瑞洪;邱彬;陳國南;;二氧化硅修飾的親水性KLaF_4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第06分會: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C];2014年
8 賀芳;崔倩玲;王曉瑜;夏碧華;;基于共軛聚合物的熒光納米粒子制備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應用[A];第十三屆全國光化學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余夢曉;生物成像用新型發(fā)光探針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2 張元紅;咔唑衍生物類雙光子熒光探針在生物成像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10年
3 李春炎;新型生物成像探針的研究及生物學評價[D];復旦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劉朗;稀土摻雜的納米晶的合成與生物成像應用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2 初立亮;幾種納米材料在光學生物成像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3 張昭磊;多肽修飾的納米顆粒在細胞內(nèi)的轉(zhuǎn)運行為及其生物學效應[D];蘇州大學;2015年
4 李昕陽;新型熒光染料的開發(fā)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5年
5 錢俊杰;銥磷光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嬌莉;退火方式對生物成像用紅色納米磷光材料性能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3793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379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