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粉的表面改性及其對聚丙烯基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
本文選題:聚丙烯 + 竹粉; 參考:《硅酸鹽通報》2017年05期
【摘要】:用偶聯(lián)劑KH-550和硬脂酸對氫氧化鈉溶液(10wt%)處理過的竹粉(BF)表面進行二次改性,然后通過熔融擠出制備了竹粉/聚丙烯(BF/PP)木塑復合材料。采用熱重-差熱分析(TG/DTA)、紅外光譜(FTIR)、X射線衍射(XRD)和原子力顯微鏡(AFM)等對改性前后竹粉的微觀結構進行表征。結果表明,改性后BF的熱穩(wěn)定性升高,比表面積增大,形成疏松的纖維聚集束;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顯著提高;其中用KH-550改性竹粉制備的復合材料力學性能最佳,沖擊強度較純PP提高了83%。復合材料沖擊斷面掃描電鏡(SEM)顯示,KH-550改性可以明顯提高BF與PP基體樹脂間的相容性。
[Abstract]:The surface of bamboo powder (BF) treated with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10 wt%) was modified twice by coupling agent KH-550 and stearic acid, then the bamboo powder / polypropylene (BF- / PP) wood-plastic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melt extrusi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bamboo powder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rmogravimetric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G- DTA), FTIR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modified BF increased,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loose fiber aggregation bundles,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prepared with KH-550 modified bamboo powder were the best. The impact strength of PP increased 83%. The impact se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of the composites showed that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BF and PP matrix resin could be improved obviously by modified KH-550.
【作者單位】: 東北石油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化工省重點實驗室;
【基金】:研究生創(chuàng)新科研項目(YJSCX201502NEPU)
【分類號】:TB3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正飛,吳杏芳;等離子體表面改性在材料保護研究中的進展[J];表面技術;2000年05期
2 張贏超;葉紅齊;陳加娜;周濤;;鋁粉的表面改性[J];中國粉體技術;2007年02期
3 劉建平;;表面改性在染整中應用研究[J];染整技術;2010年07期
4 張敏;王曉剛;陳進;鄧麗榮;陸樹河;華小虎;;表面改性對β-SiC微粉流動性的影響[J];硅酸鹽通報;2011年03期
5 胡楠;何力軍;鐘景明;孫本雙;王立惠;許德美;;超細鋁粉表面改性的各種方法及其研究進展[J];材料保護;2011年05期
6 陳拱詩;;表面改性[J];材料科學與工程;1986年02期
7 李汝雄;粉體粒子的表面改性[J];現(xiàn)代化工;1991年03期
8 沈鐘;固體表面改性及其應用——第一講 固體表面改性基礎知識[J];化工進展;1993年02期
9 張杰,賀俊,鄒彥文;固體顆粒表面改性及其在推進劑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09期
10 馮彩梅,王為民;粉體表面改性技術及其效果評估[J];現(xiàn)代技術陶瓷;200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伯元;徐凌秀;黃學祥;李成偉;;中國粉體表面改性設備的進展[A];第九屆全國粉體工程學術會暨相關設備、產品交流會論文專輯[C];2003年
2 劉新海;楊友生;李一波;楊康平;;硅灰石粉體表面改性紅外光譜分析與機理研究[A];中國顆粒學會2004年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會議文集[C];2004年
3 鄭水林;;無機粉體表面改性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A];2011年全國鎂鹽行業(yè)年會暨環(huán)!ぷ枞肌ゆV肥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劉董兵;駱劍軍;;國內無機粉體干法表面改性面臨的問題分析[A];2006中國非金屬礦工業(yè)大會暨第九屆全國非金屬礦加工應用技術交流會論文專輯[C];2006年
5 張玉忠;鄭水林;劉桂花;;無機復合超細阻燃填料的表面改性研究[A];顆粒學前沿問題研討會——暨第九屆全國顆粒制備與處理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鄭水林;;粉體表面改性技術進展[A];顆粒學前沿問題研討會——暨第九屆全國顆粒制備與處理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李寶智;;用偶聯(lián)劑對非金屬礦粉體進行表面改性及應注意的問題[A];2001年海南全國粉體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8 謝松明;陳釩;杜建新;郝建薇;;赤泥的表面改性及其對阻燃聚乙烯性能的影響[A];2011年中國阻燃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9 盧壽慈;;固體顆粒的機械活化表面改性[A];第七屆全國顆粒制備與處理學術暨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鄭水林;;非金屬礦物粉體表面改性技術及應用[A];2007年全國粉體工業(yè)技術大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蓮;原子氧自由基陰離子誘導的微生物失活及材料表面改性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2 李皓;編織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及表面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3 王永忠;表面改性TiO_2光催化作用及對PVC塑料性能影響[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9年
4 朱利平;聚醚砜、聚醚砜酮多孔膜的結構可控制備及其表面改性[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穆小燕;基于新型光化學方法的材料表面微/納米制造[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2 王新星;納米重晶石的合成及表面改性[D];上海應用技術學院;2015年
3 毛艷紅;氨基酸接枝和二氧化硅包覆納米碳酸鈣的合成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4 徐志華;有機硅樹脂表面修飾氫氧化鎂復合材料的合成與應用[D];蘭州大學;2015年
5 張東生;氫氧化鎂的表面改性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6 張尚文;PTFE顆粒的表面改性及其在復合鍍層中的應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7 殷求實;鋁粉的表面改性及其在含能材料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7年
8 魏曉麗;表面改性型蛭石吸水保水材料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9 林捷;常壓介質阻擋輝光放電及其對有機材料的表面改性作用機理[D];東華大學;2010年
10 黃文信;碳化硅粉體表面改性及漿料流變性研究[D];沈陽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1042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10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