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復合相變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本文選題:相變儲熱材料 + 聚乙二醇。 參考:《蘭州理工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相變材料(PCMs)廣泛用于潛熱儲熱系統(tǒng),然而,大多數(shù)有機相變材料的導熱性差,是妨礙其實際應用的障礙之一。本論文制備了聚乙二醇/納米銀(PEG/Ag)、二氧化錳納米線/管吸附石蠟或脂肪酸制得復合相變材料,其導熱系數(shù)比有機相變材料提高了115.3%~377.16%,采用了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透射電子顯微鏡(TEM)、X-射線電子衍射(XRD)、差示掃描量熱儀(DSC)、熱重分析(TGA)、導熱分析等測試方法對復合相變材料進行形貌表征和性能測試。1.聚乙二醇原位還原硝酸銀,制得納米銀復合相變材料,通過SEM和TEM可以觀察出,納米Ag顆粒均勻分散在聚乙二醇中。DSC和TGA測試,表明納米銀復合相變材料具有較高的儲熱能力,相變儲熱焓值在121.9~141.9 J g~(-1)之間,并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180℃)。閃光導熱分析測得其導熱系數(shù)在0.300~0.635 W m-1 K-1之間,結(jié)果說明,納米銀可以有效改善有機相變材料的導熱能力。2.利用硫酸錳、醋酸鉀、氯酸鉀以及乙酸通過水熱法制備的二氧化錳納米線作為載體材料,與脂肪酸和石蠟制備納米復合相變材料。通過X-射線衍射(XRD)表明所制備的二氧化錳是α-Mn O_2,通過SEM和TEM觀察分析表明,MnO_2納米線表面吸附了大量脂肪酸;通過DSC測試表明,復合相變材料具有較高的潛熱值(168.2 J g~(-1)~206.1J g~(-1));通過TGA測試,納米復合相變材料在260℃內(nèi)沒有發(fā)生熱分解,具有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通過納米復合相變材料導熱性能測試,可以得到納米復合相變材料導熱系數(shù)在0.258~0.611 W m-1 K-1之間,結(jié)果說明,MnO_2納米線可以明顯改進有機相變導熱性能。3.利用高錳酸鉀和37 wt%鹽酸制備MnO_2納米管作為相變載體材料,與肉豆蔻酸、硬脂酸、石蠟制備納米復合相變材料。通過XRD測試表明實驗所制備MnO_2納米管是α-MnO_2納米管,且二氧化錳納米管與相變材料吸附?jīng)]有發(fā)生化學反應,通過SEM和TEM觀察表明發(fā)現(xiàn)相變材料不僅吸附在MnO_2納米管外表面,在其內(nèi)部也有沉積;通過DSC測試納米復合相變材料儲熱性能,證明納米復合相變材料具有良好儲熱能力(140.1~174.5 J g~(-1));TGA測試表明,實驗制備納米復合相變材料在中低溫條件下幾乎不發(fā)生失重現(xiàn)象,具有良好熱穩(wěn)定性;通過導熱分析儀測得納米復合相變材料導熱性能良好,表明MnO_2納米管在納米復合相變材料導熱性能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Abstract]: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was measured by SEM , TEM , XRD , DSC , TGA and thermal analysi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ano - silver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had higher latent heat value ( 168.2 J g ~ ( -1 ) ~ 206.1J g ~ ( -1 ))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no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has good thermal storage capacity ( 140 . 1 - 174.5 J g ~ ( -1 )) , and the TGA test shows that the nano -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has good thermal storage capacity ( 140.1 ~ 174.5 J g ~ ( -1 )) ; the TGA test shows that the nano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has good heat storage capacity ( 140 . 1 ~ 174.5 J g ~ ( -1 )) ;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B3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茶秀;王闖;;基于石墨泡沫強化的相變儲能材料研究進展[J];新能源進展;2014年02期
2 王毅;夏天東;馮輝霞;;有機相變儲熱材料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1年03期
3 陳中華;馬麗麗;余飛;;有機相變儲能材料及其復合化研究進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09期
4 魏志勇;畢可東;陳云飛;;石墨烯納米帶熱導率的分子動力學模擬[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5 趙建國;郭全貴;劉朗;魏興海;張金喜;;聚乙二醇/膨脹石墨相變儲能復合材料[J];現(xiàn)代化工;2008年09期
6 沈彬;李游;王志飛;何農(nóng)躍;;磁性納米顆粒負載鈀催化劑對Heck反應的催化活性[J];催化學報;2007年06期
7 吳鋒;徐斌;;碳納米管在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新型炭材料;2006年02期
8 張正國;王學澤;方曉明;;石蠟/膨脹石墨復合相變材料的結(jié)構(gòu)與熱性能[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3期
9 張興祥;蓄熱調(diào)溫纖維及紡織品簡介[J];紡織信息周刊;2005年22期
10 白鳳武,盧文強;潛熱型熱功能流體強化換熱分析[J];工程熱物理學報;2003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艷麗;基于氧化鈦和氧化錫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在能量存儲中的應用[D];復旦大學;2014年
2 張磊;聚乙二醇基復合儲熱材料的制備、性能及其相變傳熱過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起文;碳納米管基復合相變材料的阻燃性、熱性能及其應用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2 張秀榮;復合相變儲熱材料的制備及強化傳熱特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941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094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