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中的文化維度研究綜述
本文關鍵詞:自然災害中的文化維度研究綜述
更多相關文章: 文化 災害認知 災害應對 災害文化 地方性知識
【摘要】: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xiàn)象,是考察和理解社會的重要維度。文化影響人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實踐中的行為選擇與認同以及彼此間互動的方式,因而是人們認識和應對災害的重要背景。20世紀60年代以來,災害和防災減災中的文化維度問題,逐漸被災害研究和減災實踐者所關注。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積累與發(fā)展,文化維度上的實證/實例分析與理論探索,目前已涉及到了災害和防災減災實踐的許多方面。擬基于文化的狹義理解范疇,從災害認知和災害應對2個層面梳理自然災害中的文化維度研究進展與趨勢,分析相應的災害研究與減災實踐啟示。
【作者單位】: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震應急與減災研究室;
【關鍵詞】: 文化 災害認知 災害應對 災害文化 地方性知識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地震災害認知和響應行為的區(qū)域及地方差異——基于新近震例的實證研究”(編號:4097127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qū))合作與交流項目“鄂爾多斯地區(qū)地震災害風險的參與式評估與治理”(編號:41661134013)資助~~
【分類號】:X43
【正文快照】: 自然災害(Natural disaster)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其發(fā)生是自然界與人類經(jīng)濟、社會、文化系統(tǒng)交匯作用的結果[1,2]。文化作為人類社會特有的現(xiàn)象,是考察和理解社會的重要維度。文化影響著人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實踐中的行為選擇與認同以及彼此間互動的方式,因而是人們認識和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章昌平;王力峰;陳潔;;地方性知識與民族地區(qū)生態(tài)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綠色科技;2011年12期
2 楊庭碩;論地方性知識的生態(tài)價值[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袁同凱;;地方性知識中的生態(tài)關懷:生態(tài)人類學的視角[J];思想戰(zhàn)線;2008年01期
4 杜娟;;地方性知識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以西南山地文化區(qū)為例[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5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地方性知識學校傳承的現(xiàn)實困境與理論反思[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黃麗萍;;彈性結構:地方性知識嵌入與基層民主治理形態(tài)——一個本土化的基層民主治理發(fā)展研究[A];浙江省社會學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黃麗萍;;浙江基層民主的本土化累積及創(chuàng)造性轉換——以吉爾茲“地方性知識”理論為視角[A];2011年浙江省社會學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夏文利;;地方性知識標準化過程的探究——瓊·藤村關于癌癥科學標準化過程的解讀[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5 吳彤;;地方性知識:概念、意蘊和少數(shù)民族哲學研究[A];科學發(fā)展觀與民族地區(qū)建設實踐研究[C];2008年
6 路圣嬰;;地方性知識的傳播可能[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7 夏文利;;地方性知識標準化過程的探究——瓊·藤村關于癌癥科學標準化過程的解讀[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8 蔡仲;;科學、后殖民主義與全球化[A];2012年全國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暨科學技術學兩委聯(lián)合年會論文集[C];2012年
9 王良范;;現(xiàn)代性語境中地方性文化復興與自我認同——以黔東南苗族文化的變遷為例[A];西部發(fā)展的理論與實踐[C];2004年
10 吳彤;;從科學哲學的視野看地方性知識研究的重要意義——以蒙古族自然知識為例[A];中國少數(shù)民族和諧思想研究[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寧 楊春凌;發(fā)掘利用地方性知識推動生態(tài)建設[N];貴州日報;2007年
2 翟源靜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知識簇”身份:在地方性與普遍性之間轉變[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北京大學科學傳播中心教授 劉華杰;漫話博物學[N];大眾科技報;2011年
4 本報評論員 楊于澤;為考上清華學生塑像的“地方性知識”[N];長江日報;2013年
5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嚴新明 南京大學歷史系 劉金源;地方性知識:區(qū)域軟實力的內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6 彭興庭;警惕“地方性共識”侵犯婦女權益[N];中國改革報;2008年
7 趙峰;法律是一種地方性知識[N];中國教育報;2008年
8 王兆t,
本文編號:6852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68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