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體孔隙結構分形特征對瓦斯解吸規(guī)律的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煤體孔隙結構分形特征對瓦斯解吸規(guī)律的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為研究煤體的孔隙結構分形特征對含瓦斯煤解吸規(guī)律的影響,采用壓汞法測定實驗煤樣的孔隙結構特征,基于分形理論及實驗測定結果,按照孔隙的復雜程度不同對其進行分類。采用自主研發(fā)的大煤樣多氣一體化實驗系統(tǒng)對煤樣進行動態(tài)恒壓解吸實驗,基于實驗結果對煤體孔隙結構分形特征對解吸規(guī)律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煤樣的微孔、小孔的連通性比較差,是由于其孔型以封閉性及半開放形孔為主;而對于中孔和大孔主要以開放性孔隙為主,連通性較好,有利于瓦斯的運移;按照煤體孔隙分形結構特征可將孔隙劃分為孔徑大于140 nm的滲流孔和孔徑小于140 nm的吸附孔;瓦斯解吸初速度隨滲流孔分形維數的增大而減小,滲流孔孔隙的分布和連通情況對瓦斯的解吸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吸附孔分形維數與瓦斯解吸初速度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關系。
【作者單位】: 西安科技大學能源學院;
【關鍵詞】: 煤體 孔隙結構 分形特征 瓦斯 解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404188)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15M572584) 陜西省博士后科研項目(陜人社函[2015]948號) 陜西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專項項目(14JK1463) 西安科技大學能源學院青年教工創(chuàng)新項目(2014-NY-006)
【分類號】:TD712
【正文快照】: 0引言煤是一種多孔介質,其內含有大小不一的孔隙,且分布不均勻,它的孔隙結構特征直接影響著瓦斯的吸附性與流動性[1-3]。煤體孔隙結構的分布是研究煤體瓦斯的分寸、不同介質與煤基質之間相互作用以及瓦斯運移的基礎。前人研究表明[4-5],對多孔介質而言,其物理性能和滲透性能與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毛志強,高楚橋;孔隙結構與含油巖石電阻率性質理論模擬研究[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0年02期
2 司書芳;王向軍;;煤的粒徑對肥煤和氣煤孔隙結構的影響[J];煤礦安全;2012年12期
3 劉堂晏;周燦燦;馬在田;劉國強;;球管孔隙模型的約束尋優(yōu)及應用[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11期
4 金毅;宋慧波;胡斌;祝一搏;鄭軍領;;煤儲層分形孔隙結構中流體運移格子Boltzmann模擬[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3年12期
5 王毅;趙陽升;馮增朝;;長焰煤熱解過程中孔隙結構演化特征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09期
6 李希建;林柏泉;施天虎;;貴州典型礦區(qū)突出煤孔隙結構及其吸附特性實驗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3年03期
7 楊永明;宋振鐸;鞠楊;王會杰;彭瑞東;;壓縮載荷下孔隙結構變化的CT實驗研究[J];力學與實踐;2009年05期
8 琚宜文,姜波,侯泉林,王桂梁,方愛民;華北南部構造煤納米級孔隙結構演化特征及作用機理[J];地質學報;2005年02期
9 姚素平;焦X;張科;胡文tD;丁海;李苗春;裴文明;;煤納米孔隙結構的原子力顯微鏡研究[J];科學通報;2011年22期
10 宋延杰;王楠;唐曉敏;;曲折度電阻率模型在大慶G地區(qū)低滲儲層評價中的應用[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璨;郭德勇;;構造煤的孔隙結構及對CH_4的吸附性研究[A];瓦斯地質研究進展2013[C];2013年
2 郝耐;王永亮;毛靈濤;劉慶;;基于壓汞法的煤巖孔隙結構實驗研究與分形特性分析[A];北京力學會第19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本文關鍵詞:煤體孔隙結構分形特征對瓦斯解吸規(guī)律的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08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470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