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約束下的洪澇災害的經(jīng)濟評估模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7 18:29
洪澇災害每年都會發(fā)生,約占全球自然災害的40%左右,對社會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起了很大的阻礙作用,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洪澇災害的損失也逐漸的增大。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地形復雜,洪澇災害的誘發(fā)因素多且復雜,研究的難度系數(shù)大,災害的損失也較嚴重。本文主要從經(jīng)濟學的資本視角對洪澇災害損失進行評估。本文細致分析了我國洪澇災害發(fā)生的影響因子,研究發(fā)現(xiàn)洪澇災害損失主要包括人員損失、直接經(jīng)濟損失和間接經(jīng)濟損失。由于間接經(jīng)濟損失的影響要素太多,計算方法較為復雜,所以本文主要對洪澇災害的人員損失和直接經(jīng)濟損失進行評價。分別從人員損失、水情損失、物資損失三個方面構建了洪澇災害的指標評價體系,并就各指標對洪澇災害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分析,建立了洪澇災害損失的AHP模型。以重慶市洪澇災害為例,進行了實證分析。本文在分析我國洪澇災害損失評價方法的基礎上,建立了資本約束下的AHP評估模型,為洪澇災害損失的評估增加了一種新的方法。僅望本文的評估方法對洪澇災害損失的評估有所貢獻。
【文章來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變化下的自然災害的演變
1.1.2 洪澇災害的加劇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1 有利于洪澇災害的基本理論和形成機理的完善和發(fā)展
1.2.2 有利于提高防御和管理洪澇災害的能力
1.3 國內外研究綜述
1.3.1 洪澇災害的影響因素及應對研究
1.3.2 城市洪澇災害的研究
1.3.3 洪澇災害的評估和評價指標研究
1.3.4 資本約束條件的研究
1.3.5 未來研究趨勢
1.4 研究內容及創(chuàng)新點
1.4.1 研究內容
1.4.2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4.3 論文創(chuàng)新性
第二章 洪澇災害的基礎理論
2.1 洪澇災害的基本概念
2.1.1 洪澇災害的概念
2.1.2 洪澇災害的分類
2.1.3 洪澇災害的屬性
2.2 洪澇災害系統(tǒng)
2.2.1 洪澇災害的特征要素分析
2.2.2 洪澇災害系統(tǒng)的特點
2.3 洪澇災害管理部門職責概述
2.3.1 洪澇災害管理的概念和要素
2.3.2 洪澇災害管理部門的具體職責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洪澇災害評估中的資本影響因素分析
3.1 人力資本因素及其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1.1 人口文化水平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1.2 人口數(shù)量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1.3 人口分布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1.4 傷亡人口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2 物質資本因素及其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2.1 預警通訊系統(tǒng)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2.2 水利設施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2.3 交通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2.4 農(nóng)作物損傷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3 無形資本因素及其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3.1 應急救援能力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3.2 法制觀念淡薄,水土流失嚴重
3.3.3 洪澇災害專利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資本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調查分析
4.1 洪澇災害的資本影響因素的聚類分析
4.2 洪澇災害的資本影響因素的相關分析
4.3 洪澇災害的資本影響因素的因子分析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資本約束下的洪澇災害的經(jīng)濟評估指標及模型分析
5.1 洪澇災害的評估
5.1.1 洪澇災害評估理論
5.1.2 洪澇災害的評估類型
5.2 基于AHP的資本約束下的洪澇災害的評估指標構建
5.2.1 指標與指標體系
5.2.2 洪澇災害的評價步驟
5.2.3 洪澇災害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
5.2.4 指標體系構建的框架
5.3 基于AHP的資本約束下的洪澇災害評估
5.3.1 層次分析法的特點和原理
5.3.2 指標權重的確定
5.4 洪澇災害的評估模型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資本約束下的重慶市洪澇災害分析
6.1 重慶市區(qū)域特征
6.1.1 地理特征
6.1.2 氣象水文特征
6.1.3 社會經(jīng)濟特征
6.2 重慶市洪澇災害的特征分析
6.2.1 重慶市洪澇災害類型
6.2.2 重慶市洪澇災害的特點
6.3 重慶市洪澇災害的評估分析
6.3.1 數(shù)據(jù)來源與及預處理
6.3.2 評估結果及其討論
6.4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洪澇災害防御及治理的政策建議
7.1 提升人力資本的整體水平
7.1.1 控制人口規(guī)模,提高人口素質
7.1.2 提升救援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和身體素質
7.2 提升物質資本的防洪救災能力
7.2.1 加強水利設施建設
7.2.2 加強洪水通訊系統(tǒng)建設,及時做出防洪減災決策
7.2.3 加強道路交通建設,保證救援道路通暢
7.2.4 加大救援資金的投入力度
7.3 提升應急救災能力
7.3.1 加強組織領導,增強救災體制的健全性
7.3.2 加強軍隊的救援能力
7.3.3 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提高防洪知識
7.4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總結與展望
8.1 結論總結
8.2 未來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個人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的角度探尋大學生就業(yè)難問題[J]. 于瑞紅. 中國商界(下半月). 2010(07)
[2]自然災害應急救援管理探討——以重慶武隆山體垮塌應急救援為例[J]. 左雄. 自然災害學報. 2010(02)
[3]江蘇里下河地區(qū)洪澇災害演變趨勢與成災機理分析[J]. 葉正偉,許有鵬,徐金濤. 地理科學. 2009(06)
[4]從地氣耦合觀點討論洪澇災害[J]. 郭安紅,郭增建. 災害學. 2009(03)
[5]論物質資本的積累效應[J]. 劉晨燃. 山東經(jīng)濟. 2009(05)
[6]暴雨洪澇災害影響評估若干問題探討[J]. 郭志鵠,吳勝安,鄧見英. 廣東氣象. 2008(05)
[7]無形資本理論與國有企業(yè)的制度創(chuàng)新[J]. 張偉東,李越.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8(12)
[8]區(qū)域洪澇災害風險的模糊綜合評價與預測[J]. 劉合香,徐慶娟. 災害學. 2007(04)
[9]城市洪災及城市防洪規(guī)劃探討[J]. 劉忠陽,杜子璇,劉偉昌,楊海鷹,田宏偉. 氣象與環(huán)境科學. 2007(S1)
[10]基于AHP法的赤潮災害風險評估指標權重研究[J]. 文世勇,趙冬至,陳艷攏,楊帆,馬小峰. 災害學. 2007(02)
碩士論文
[1]基于孕災環(huán)境的突發(fā)事件連鎖反應模型研究[D]. 張繼永.大連理工大學 2010
[2]上海市水文氣象災害風險特征分析及管理范式研究[D]. 任清泉.上海師范大學 2007
[3]當代全球變化下城市洪澇災害的形成機制與風險管理研究[D]. 尚志海.華南師范大學 2005
[4]制度創(chuàng)新、人力資本與河北經(jīng)濟增長[D]. 康建英.河北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482343
【文章來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變化下的自然災害的演變
1.1.2 洪澇災害的加劇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1 有利于洪澇災害的基本理論和形成機理的完善和發(fā)展
1.2.2 有利于提高防御和管理洪澇災害的能力
1.3 國內外研究綜述
1.3.1 洪澇災害的影響因素及應對研究
1.3.2 城市洪澇災害的研究
1.3.3 洪澇災害的評估和評價指標研究
1.3.4 資本約束條件的研究
1.3.5 未來研究趨勢
1.4 研究內容及創(chuàng)新點
1.4.1 研究內容
1.4.2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4.3 論文創(chuàng)新性
第二章 洪澇災害的基礎理論
2.1 洪澇災害的基本概念
2.1.1 洪澇災害的概念
2.1.2 洪澇災害的分類
2.1.3 洪澇災害的屬性
2.2 洪澇災害系統(tǒng)
2.2.1 洪澇災害的特征要素分析
2.2.2 洪澇災害系統(tǒng)的特點
2.3 洪澇災害管理部門職責概述
2.3.1 洪澇災害管理的概念和要素
2.3.2 洪澇災害管理部門的具體職責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洪澇災害評估中的資本影響因素分析
3.1 人力資本因素及其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1.1 人口文化水平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1.2 人口數(shù)量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1.3 人口分布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1.4 傷亡人口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2 物質資本因素及其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2.1 預警通訊系統(tǒng)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2.2 水利設施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2.3 交通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2.4 農(nóng)作物損傷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3 無形資本因素及其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3.1 應急救援能力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3.3.2 法制觀念淡薄,水土流失嚴重
3.3.3 洪澇災害專利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資本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調查分析
4.1 洪澇災害的資本影響因素的聚類分析
4.2 洪澇災害的資本影響因素的相關分析
4.3 洪澇災害的資本影響因素的因子分析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資本約束下的洪澇災害的經(jīng)濟評估指標及模型分析
5.1 洪澇災害的評估
5.1.1 洪澇災害評估理論
5.1.2 洪澇災害的評估類型
5.2 基于AHP的資本約束下的洪澇災害的評估指標構建
5.2.1 指標與指標體系
5.2.2 洪澇災害的評價步驟
5.2.3 洪澇災害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
5.2.4 指標體系構建的框架
5.3 基于AHP的資本約束下的洪澇災害評估
5.3.1 層次分析法的特點和原理
5.3.2 指標權重的確定
5.4 洪澇災害的評估模型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資本約束下的重慶市洪澇災害分析
6.1 重慶市區(qū)域特征
6.1.1 地理特征
6.1.2 氣象水文特征
6.1.3 社會經(jīng)濟特征
6.2 重慶市洪澇災害的特征分析
6.2.1 重慶市洪澇災害類型
6.2.2 重慶市洪澇災害的特點
6.3 重慶市洪澇災害的評估分析
6.3.1 數(shù)據(jù)來源與及預處理
6.3.2 評估結果及其討論
6.4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洪澇災害防御及治理的政策建議
7.1 提升人力資本的整體水平
7.1.1 控制人口規(guī)模,提高人口素質
7.1.2 提升救援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和身體素質
7.2 提升物質資本的防洪救災能力
7.2.1 加強水利設施建設
7.2.2 加強洪水通訊系統(tǒng)建設,及時做出防洪減災決策
7.2.3 加強道路交通建設,保證救援道路通暢
7.2.4 加大救援資金的投入力度
7.3 提升應急救災能力
7.3.1 加強組織領導,增強救災體制的健全性
7.3.2 加強軍隊的救援能力
7.3.3 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提高防洪知識
7.4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總結與展望
8.1 結論總結
8.2 未來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個人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的角度探尋大學生就業(yè)難問題[J]. 于瑞紅. 中國商界(下半月). 2010(07)
[2]自然災害應急救援管理探討——以重慶武隆山體垮塌應急救援為例[J]. 左雄. 自然災害學報. 2010(02)
[3]江蘇里下河地區(qū)洪澇災害演變趨勢與成災機理分析[J]. 葉正偉,許有鵬,徐金濤. 地理科學. 2009(06)
[4]從地氣耦合觀點討論洪澇災害[J]. 郭安紅,郭增建. 災害學. 2009(03)
[5]論物質資本的積累效應[J]. 劉晨燃. 山東經(jīng)濟. 2009(05)
[6]暴雨洪澇災害影響評估若干問題探討[J]. 郭志鵠,吳勝安,鄧見英. 廣東氣象. 2008(05)
[7]無形資本理論與國有企業(yè)的制度創(chuàng)新[J]. 張偉東,李越.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8(12)
[8]區(qū)域洪澇災害風險的模糊綜合評價與預測[J]. 劉合香,徐慶娟. 災害學. 2007(04)
[9]城市洪災及城市防洪規(guī)劃探討[J]. 劉忠陽,杜子璇,劉偉昌,楊海鷹,田宏偉. 氣象與環(huán)境科學. 2007(S1)
[10]基于AHP法的赤潮災害風險評估指標權重研究[J]. 文世勇,趙冬至,陳艷攏,楊帆,馬小峰. 災害學. 2007(02)
碩士論文
[1]基于孕災環(huán)境的突發(fā)事件連鎖反應模型研究[D]. 張繼永.大連理工大學 2010
[2]上海市水文氣象災害風險特征分析及管理范式研究[D]. 任清泉.上海師范大學 2007
[3]當代全球變化下城市洪澇災害的形成機制與風險管理研究[D]. 尚志海.華南師范大學 2005
[4]制度創(chuàng)新、人力資本與河北經(jīng)濟增長[D]. 康建英.河北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4823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48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