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礦井奧灰水帶壓開采條件評價及防治水建議
發(fā)布時間:2021-03-07 12:06
隨著礦井采掘工程向深部的延伸,基底奧陶系灰?guī)r含水層水位高、水壓大、富水性強,是造成礦井水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針對此問題,選取某礦十三水平及深部相關資料進行研究,綜合分析研究區(qū)奧灰?guī)r溶發(fā)育特征,采用突水系數法對該區(qū)域進行帶壓開采條件評價,并給出相應的防治水建議。結果表明,研究區(qū)奧灰含水層水位高、壓力大、不均一、強富水,對本區(qū)域的安全回采形成一定威脅。研究區(qū)奧灰埋深較大、水壓較高、隔水層間距不足,突水危險性較高,開采時需重點進行構造探查及治理工作。
【文章來源】:華北科技學院學報. 2020,17(03)
【文章頁數】:8 頁
【部分圖文】:
井田地質構造綱要圖
根據勘探資料,受向斜主體構造控制,礦井奧灰水位由西北向東南部逐漸升高,在井田東南邊界外出現(xiàn)奧灰露頭。受益于臨礦深部水平開采利用四、七水平疏放水基地進行疏水降壓,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影響了局部地下水流場,礦井范圍內奧灰水位同時發(fā)生降落,整體水位較低。奧灰水位自東南向西北臨礦一側不斷降低,且降幅不斷增大,表現(xiàn)為等水位線密集,水力梯度增大。其中井田西北翼ZK7觀測孔水位明顯較低,為-31.57 m。而井田東北部奧灰水位變化不大,淺部奧灰水觀測孔“O2-1”水位降落不明顯,水位為1.84 m。分析原因為礦井北部與臨礦邊界處由隱伏構造,隔斷了局部水力聯(lián)系,導致井田東北部水位降落不明顯。
受益于臨礦深部水平開采利用四、七水平疏放水基地進行疏水降壓,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影響了局部地下水流場,礦井范圍內奧灰水位同時發(fā)生降落,整體水位較低。奧灰水位自東南向西北臨礦一側不斷降低,且降幅不斷增大,表現(xiàn)為等水位線密集,水力梯度增大。其中井田西北翼ZK7觀測孔水位明顯較低,為-31.57 m。而井田東北部奧灰水位變化不大,淺部奧灰水觀測孔“O2-1”水位降落不明顯,水位為1.84 m。分析原因為礦井北部與臨礦邊界處由隱伏構造,隔斷了局部水力聯(lián)系,導致井田東北部水位降落不明顯。圖4 2016~2019年奧灰含水層淺部水位標高曲線圖(O2-1、O2-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深部底板奧灰薄灰突水機理及全時空防治技術[J]. 尹尚先,王屹,尹慧超,徐斌,王鐵記,楊俊文,田午子,徐維,曹敏. 煤炭學報. 2020(05)
[2]范各莊礦三水平南二采區(qū)奧灰?guī)r溶發(fā)育特征及突水危險性評價[J]. 田午子,李凱,于涵,孫澤. 華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9(03)
[3]林西礦深部水平奧灰水帶壓開采突水危險性評價[J]. 馮光俊,李伍,張泳,奚方喆. 中國煤炭. 2015(08)
博士論文
[1]河北省煤田構造格局與構造控煤作用研究[D]. 張路鎖.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2010
碩士論文
[1]礦井涌水量預測研究[D]. 徐慧.華北科技學院 2015
[2]林西礦深部回采巷道錨網索聯(lián)合支護研究與應用[D]. 宋振宇.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069061
【文章來源】:華北科技學院學報. 2020,17(03)
【文章頁數】:8 頁
【部分圖文】:
井田地質構造綱要圖
根據勘探資料,受向斜主體構造控制,礦井奧灰水位由西北向東南部逐漸升高,在井田東南邊界外出現(xiàn)奧灰露頭。受益于臨礦深部水平開采利用四、七水平疏放水基地進行疏水降壓,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影響了局部地下水流場,礦井范圍內奧灰水位同時發(fā)生降落,整體水位較低。奧灰水位自東南向西北臨礦一側不斷降低,且降幅不斷增大,表現(xiàn)為等水位線密集,水力梯度增大。其中井田西北翼ZK7觀測孔水位明顯較低,為-31.57 m。而井田東北部奧灰水位變化不大,淺部奧灰水觀測孔“O2-1”水位降落不明顯,水位為1.84 m。分析原因為礦井北部與臨礦邊界處由隱伏構造,隔斷了局部水力聯(lián)系,導致井田東北部水位降落不明顯。
受益于臨礦深部水平開采利用四、七水平疏放水基地進行疏水降壓,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影響了局部地下水流場,礦井范圍內奧灰水位同時發(fā)生降落,整體水位較低。奧灰水位自東南向西北臨礦一側不斷降低,且降幅不斷增大,表現(xiàn)為等水位線密集,水力梯度增大。其中井田西北翼ZK7觀測孔水位明顯較低,為-31.57 m。而井田東北部奧灰水位變化不大,淺部奧灰水觀測孔“O2-1”水位降落不明顯,水位為1.84 m。分析原因為礦井北部與臨礦邊界處由隱伏構造,隔斷了局部水力聯(lián)系,導致井田東北部水位降落不明顯。圖4 2016~2019年奧灰含水層淺部水位標高曲線圖(O2-1、O2-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深部底板奧灰薄灰突水機理及全時空防治技術[J]. 尹尚先,王屹,尹慧超,徐斌,王鐵記,楊俊文,田午子,徐維,曹敏. 煤炭學報. 2020(05)
[2]范各莊礦三水平南二采區(qū)奧灰?guī)r溶發(fā)育特征及突水危險性評價[J]. 田午子,李凱,于涵,孫澤. 華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9(03)
[3]林西礦深部水平奧灰水帶壓開采突水危險性評價[J]. 馮光俊,李伍,張泳,奚方喆. 中國煤炭. 2015(08)
博士論文
[1]河北省煤田構造格局與構造控煤作用研究[D]. 張路鎖.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2010
碩士論文
[1]礦井涌水量預測研究[D]. 徐慧.華北科技學院 2015
[2]林西礦深部回采巷道錨網索聯(lián)合支護研究與應用[D]. 宋振宇.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0690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06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