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信息融合的火災聯(lián)動控制理論與系統(tǒng)研究
【學位單位】:天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X43;TP202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研究內容與創(chuàng)新點
1.2.1 研究內容
1.2.2 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國內外研究綜述
2.1 自然災害脆弱性評估研究
2.1.1 Vague集在自然災害脆弱性診斷應用
2.1.2 多目標跟蹤問題理論與方法
2.1.3 自然災害脆弱性
2.2 基于Petri網的案例分析
2.2.1 CBR的研究與應用現(xiàn)狀
2.2.2 CRN案例檢索網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現(xiàn)狀
2.2.3 Petri網的研究與應用現(xiàn)狀
2.2.4 Petri網在CBR中的應用現(xiàn)狀
2.3 信息熵在自然災害應急決策研究的應用
2.3.1 信息熵的信息傳遞
2.3.2 信息傳遞效率評價
第三章 自然災害脆弱性評估及實證分析
3.1 Vague集的基本理論
3.1.1 Vague集的性質
3.1.2 Vague集的運算規(guī)律
3.1.3 基于熵的相似度計算
3.2 自然災害脆弱性多目標多傳感器管理
3.2.1 多傳感器管理的方法在多目標跟蹤中的應用
3.2.2 提出一種改進多目標跟蹤中多傳感器管理方法
3.2.3 運用效能函數(shù)的多傳感器方法
3.3 配置自然災害低成本傳感器及確定信息融合方法
3.3.1 空間模型
3.3.2 算法實現(xiàn)及仿真結果分析
3.3.3 卡爾曼濾波器功能驗證-Matlab仿真
3.4 東南沿海城市脆弱性評估的實例算法
3.4.1 AHP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
3.4.2 建立自然災害脆弱性閥值及脆弱性分布
3.4.3 模糊層次分析與灰色關聯(lián)度的結合
3.4.4 灰色關聯(lián)度法
3.5 沿海經濟特區(qū)自然災害脆弱性評估指標體系
3.5.1 方法模型介紹
3.5.2 以深圳市為例對東南沿海經濟特區(qū)自然脆弱性評估
3.6 本章總結
第四章 基于Petri網的自然災害預警模型
4.1 相關理論與方法
4.1.1 CBR方法概述
4.1.2 CRN實例索取網的基本原理
4.1.3 Petri網的性質
4.2 實例索取Petri網模型的實例表示及推理技術
4.2.1 Petri網應用于實例推理的特點分析
4.2.2 CRN網特點及其與Petri網的結合方法分析
4.2.3 實例索取Petri網模型的構建
4.2.4 實例索取Petri網模型的推理技術
4.3 基于Petri網的自然災害預警方法
4.3.1 Petri-CBR預警模型
4.3.2 使用神經元對Petri-CBR模型優(yōu)化求解
4.4 本章總結
第五章 基于信息熵和效能函數(shù)的火災事件風險管理模型
5.1 火災風險的研究背景
5.1.1 CBR-ANN模型的案例特征選擇、表示及推理技術
5.1.2 CBR-ANN模型的集成技術
5.2 基于信息熵信息傳遞的評價
5.2.1 信息熵以及有序度基礎理論
5.2.2 災害預防虛擬工程的產生
5.2.3 虛擬工程局部虛擬幅度變化的影響
5.3 基于信息熵和效能函數(shù)的風險管理
5.3.1 基于信息增益與效能函數(shù)的風險觀測
5.3.2 仿真分析
5.3.3 基于WBS/DSM信息傳遞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建華;梁平;龍新峰;;奧里油海上溢油擴散的數(shù)值模擬及信息熵預測[J];熱帶海洋學報;2008年02期
2 張立寧;安晶;葛世剛;岳靜;;基于信息熵與未確知測度的煤炭企業(yè)經濟效益綜合評價模型研究[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3 張慧霞;婁全勝;;基于分形理論及信息熵的廣州邊緣區(qū)綠地空間結構分析——以番禺區(qū)為例[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0年07期
4 陸汝成;嚴志強;黃賢金;;城市土地結構熵值變化和持續(xù)利用——以廣西北流市為例[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09年06期
5 朱啟蓮,李躍貞;信息熵理論在煤炭企業(yè)經濟效益評價中的應用[J];西安科技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6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立寧;葛世剛;安晶;;基于信息熵與未確知測度的企業(yè)經濟效益評價模型研究[A];第六屆中國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濤;基于智能信息融合的火災聯(lián)動控制理論與系統(tǒng)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2 董戰(zhàn)峰;國家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分配方法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樊曉琦;基于信息熵的社會化標注動機差異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6年
2 李慧;基于信息熵的中美股市有效性比較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王傳安;基于信息熵SVM的ICMP隱蔽通道檢測研究[D];江蘇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334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83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