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MM模型的煤礦頂板事故致死人數預測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random volatility of common prediction models is lower than that of big data, this paper introduces Markov state transition matrix on the basis of grey prediction GM (1, 1), establishes grey Markov prediction model (GMM), and applies this method to predict the death toll of coal mine roof. The average relative error of the GMM model is 1.181% and 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 is 3.426%. Compared with the GM (1, 1) method, the accuracy of the latter is 21 times and 13 times higher, respectively.
【作者單位】: 貴州大學礦業(yè)學院;貴州省非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貴州省優(yōu)勢礦產資源高效利用工程實驗室;復雜地質礦山開采安全技術工程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574093) 貴州省科學技術基金(黔科合J字[2015]2049號) 貴州省科技廳、貴州大學聯合資金計劃資助項目(黔科合LH字[2014]7654) 貴州大學引進人才項目(貴大人基合字(2015)30號)
【分類號】:TD77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朝德;小煤礦頂板管理的探索與思考[J];煤炭企業(yè)管理;2004年11期
2 王流建,顏彩玲,肖鼎亮;楊橋煤礦頂板事故原因及應對措施淺議[J];江西煤炭科技;2005年04期
3 趙日峰;煤礦頂板重特大事故分析及現場實用安全技術的研究[J];山東煤炭科技;2005年01期
4 羅鋒;;大光山煤礦頂板事故特點與預防[J];江西煤炭科技;2008年03期
5 李劍峰;;提高煤礦頂板安全儀器檢測合格率的措施[J];煤礦機械;2011年06期
6 張晉武;;煤礦頂板事故發(fā)生的地質因素與防治對策[J];山西煤炭;2012年07期
7 疏禮春;;煤礦頂板動態(tài)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J];煤礦安全;2012年10期
8 明]/]/;王克東;李亨英;;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煤礦頂板事故致因研究[J];現代物業(yè)(上旬刊);2013年06期
9 唐山煤炭研究所革委會生產組;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煤礦頂板安全警報器試制成功[J];煤礦安全;1971年02期
10 馮圣洪,牟永敏,黃元平;煤礦頂板事故隱患危險性智能評價系統(tǒng)[J];阜新礦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宋吉蘇;;祁東煤礦頂板“導裂”高度的分析判別[A];中國地質學會、中國煤炭學會、中國煤田地質專業(yè)委員會2005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譚云亮;宋揚;;煤礦頂板斷裂過程的損傷分析[A];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三次大會論文集[C];1994年
3 ;內容提要[A];煤礦安全高效開采理論技術與實踐[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顏紹軍;水城縣煤管局加強煤礦頂板管理[N];六盤水日報;2010年
2 朱勇;宣威六大措施筑牢鄉(xiāng)鎮(zhèn)煤礦頂板[N];云南經濟日報;2007年
3 李龍;寧夏局舉辦煤礦頂板水害防治研討會[N];中煤地質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武曉娟;兩局要求加強煤礦頂板管理[N];中國能源報;2012年
5 包喬發(fā) 黎站林;煤礦頂板事故原因探討及防范對策[N];貴州政協(xié)報;2007年
6 羅雄鷹;研討交流頂板災害的預防和治理[N];經濟信息時報;2009年
7 劉多明邋王靜;亭南煤業(yè)公司實現礦壓在線觀測[N];經理日報;2007年
8 宋莉 崔懷綱;礦井充填材料“滴水成石”[N];中國技術市場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平;煤礦頂板事故不安全動作原因及控制方法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江淮;煤礦采場頂板離層檢測系統(tǒng)研究[D];華北科技學院;2016年
2 單鵬;煤礦頂板壓力信號采集控制電路的設計[D];山東科技大學;2011年
3 冷衛(wèi)強;基于光纖光柵傳感器的煤礦頂板應變檢測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5097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09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