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安全工程論文 >

任務(wù)復(fù)雜度對自動化意識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9-06-13 23:04
【摘要】:現(xiàn)代飛機駕駛艙的高度自動化容易導致飛行員對自動化的自滿和依賴,進而降低飛行員的自動化意識。自動化意識失效是飛機事故征候和事故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通過研究任務(wù)復(fù)雜度對自動化意識的影響以及自動化意識失效的原因后發(fā)現(xiàn),高復(fù)雜度任務(wù)下的自動化意識失效概率顯著高于低復(fù)雜度任務(wù),對自動化的注意力分配不足和自動化自滿是高復(fù)雜度任務(wù)下自動化意識失效的兩個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在高負荷階段,如果自動化失效,人難以在短期內(nèi)發(fā)現(xiàn)自動化失效和作出有效響應(yīng)。因此,增強自動化意識是維持航空安全的重要保障。
[Abstract]:The altitude automation of modern aircraft cockpit can easily lead to the complacency and dependence of pilots on automation, and then reduce the automation consciousness of pilots. Automatic consciousness failure is one of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ircraft accident symptoms and accidents. By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task complexity on automation consciousness and the causes of automation consciousness fail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of automation consciousness in high complexity task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low complexity task. The lack of attention allocation and automation complacency are the two main reasons for automation consciousness failure under high complexity task.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in the high load stage, if the automation fails, it is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find the automation failure and respond effectively in the short term.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awareness of automa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maintain aviation safety.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工業(yè)工程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931003)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15M570120)~~
【分類號】:V328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孫瑞山,,劉漢輝;自動駕駛與安全飛行[J];工業(yè)工程;1999年02期

2 Wei Zongmin;Zhuang Damin;Wanyan Xiaoru;Liu Chen;Zhuang Huan;;A model for discrimination and prediction of mental workload of aircraft cockpit display interface[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4年05期

3 賀青,張林英;座艙自動化中人的因素[J];航空學報;1999年S1期

4 許為;自動化飛機駕駛艙中人-自動化系統(tǒng)交互作用的心理學研究[J];心理科學;2003年03期

5 楊家忠;EsaM.Rantanen;張侃;;交通復(fù)雜度因素對空中交通管制員腦力負荷與情境意識的影響[J];心理科學;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海波;薛澄岐;史銘豪;;自動化影響下的復(fù)雜系統(tǒng)數(shù)字界面設(shè)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4年04期

2 劉雙;完顏笑如;莊達民;呂詩晨;;基于注意資源分配的情境意識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4年08期

3 陳友慶;耿海艷;;軍人心理的研究進展[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4 陳俊;李倩;;駕駛艙自動化與人的因素[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5 許為;陳勇;;人機工效學在民用客機研發(fā)中應(yīng)用的新進展及建議[J];航空科學技術(shù);2012年06期

6 許為;陳勇;;民用客機人機工效學適航認證及對策[J];民用飛機設(shè)計與研究;2013年02期

7 王紅勇;溫瑞英;趙嶷飛;;基于聚類分析的空中交通復(fù)雜性模式劃分方法[J];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2014年30期

8 溫瑞英;王紅勇;;基于空中交通復(fù)雜性的管制員通話負荷回歸分析[J];航空計算技術(shù);2015年01期

9 孫佳;吳喬;蓋文妹;隋佳;;直升機海上運行平臺起降階段風險模型構(gòu)建的應(yīng)用研究[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10 許為;工效學在大型民機駕駛艙研發(fā)中應(yīng)用的現(xiàn)狀和挑戰(zhàn)[J];人類工效學;2004年04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鄭媛元;基于終端區(qū)扇區(qū)復(fù)雜性因素的管制員工作負荷評估研究[D];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2013年

2 吳丹;基于區(qū)域扇區(qū)復(fù)雜性因素的管制員工作負荷評估模型研究[D];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2014年

3 袁霄;基于扇區(qū)交通特性的航空管制員工作負荷的計算[D];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衛(wèi)宗敏;完顏笑如;莊達民;;飛機座艙顯示界面腦力負荷測量與評價[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2 Wei Hengyang;Zhuang Damin;Wanyan Xiaoru;Wang Qun;;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ituation awareness for cockpit display interface evaluation based on flight simul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3年04期

3 楊家忠,張侃;數(shù)據(jù)-筆墨比率對過程監(jiān)控任務(wù)績效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5年02期

4 李金波;許百華;;人機交互過程中認知負荷的綜合測評方法[J];心理學報;2009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壯志;堅持科學發(fā)展觀 促進航空安全文化建設(shè)[J];中國民用航空;2005年04期

2 夏昶祺;;積極行動,及時應(yīng)變保障航空安全[J];中國無線電;2006年04期

3 王惠生;;最新航空安全技術(shù)產(chǎn)品[J];中國安防;2007年09期

4 李敬;;航空安全水平不斷提高[J];勞動保護;2008年12期

5 俞力玲;楊英寶;劉恩祥;;推進航空安全信息資源的國際共享[J];國際航空;2008年06期

6 李麗;蘇聰;;發(fā)展和完善我國航空安全自愿報告系統(tǒng)的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年03期

7 李麗;;我國航空安全自愿報告系統(tǒng)問題透析[J];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技術(shù);2008年03期

8 郭海學;;航空安全信息處理技術(shù)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生產(chǎn)力;2010年11期

9 陳艷秋;;全球飛行安全聚焦——記第63屆國際航空安全研討會[J];中國民用航空;2011年07期

10 趙懷慶;;淺談航空安全自愿報告系統(tǒng)的建設(shè)思路[J];科技風;2011年1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趙曉妮;游旭群;王忠民;;航空安全文化對機組安全飛行行為的影響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姬永興;;失效分析與航空安全[A];2006年全國失效分析與安全生產(chǎn)高級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趙誼;李永生;;火山灰對航空安全的影響及其監(jiān)測[A];中國地震學會空間對地觀測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4 宋慶華;張忠義;李禮;劉金濤;;飛參在航空安全工作中的作用[A];第四屆長三角科技論壇航空航天與長三角經(jīng)濟發(fā)展分論壇暨第三屆全國航空維修技術(shù)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張朋鵬;王永剛;;基于SHEL模型的航空安全多級模糊綜合評價[A];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地區(qū)職業(yè)安全健康學術(shù)研討會暨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2006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胡杰;曹慧明;;通用航空安全監(jiān)察自動跟蹤平臺建設(shè)初探[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22分會場-中國通用航空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楊家忠;張侃;;民用航空中的人誤分類與分析[A];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第六次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于曉偉;2006年全球航空安全形勢良好[N];中國航空報;2007年

2 記者 吳丹 通訊員 陳鑒;新疆民航要全力保障亞歐博覽會航空安全及運輸[N];中國民航報;2011年

3 記者 袁震宇 劉莉莉;客機失聯(lián)已一月,航空安全九問[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4 彭方權(quán)(作者單位: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綿陽分院);航空安全與科學管理[N];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2005年

5 林佳君;航空安全:“關(guān)口前移”是關(guān)鍵[N];現(xiàn)代物流報;2008年

6 記者 楊珍紅 陳嘉佳;民航局安委會集體學習國家航空安全綱要[N];中國民航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陶健;航空安全,您繃緊這根弦了嗎?[N];解放日報;2012年

8 記者 許曉泓;中國航協(xié)航空安全工作委員會在京成立[N];中國民航報;2013年

9 本報記者 許曉泓;航空安全是怎樣實現(xiàn)的?[N];中國民航報;2014年

10 本報記者 常麗君;客機失聯(lián)引發(fā)航空安全反思[N];科技日報;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曉妮;航空安全文化對機組安全飛行行為的影響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剛;基于工業(yè)設(shè)計思想的航空安全實驗假人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2 劉俊杰;航空安全自愿報告系統(tǒng)理論分析及分類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07年

3 李晉;不平衡數(shù)據(jù)分類在航空安全領(lǐng)域定義抽取中的應(yīng)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4 張浩淼;基于概率的飛行環(huán)境危險探測與告警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49888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49888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c2e9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