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坐姿假人的地鐵乘員二次碰撞損傷影響分析
[Abstract]:Aiming at the secondary collision damage problem of sitting passengers in subway cars, the simulation scene of sitting posture dummy collision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nstraint states of passengers, the sitting posture and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as variables. Based on the boundary condition of acceleration test load in AV/ST9001 standard,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is carried out, and the attitude response history data of dummy are obtained. The evaluation condi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dummy response and the injury grade were established, including the HIC value of the head, the 3ms acceleration of the chest and the AIS damage grade, and the tibia index.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injury prediction show that the occupants may be injured by head concussion, skull fracture, chest rib fracture, leg contusion, fracture and so on. The side baffle of the sea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osture response amplitude of the dummy. The shape and material of the seat and its accessories can be used as variable design parameter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amage of the occupants. The number of occupants will increase the complexity and degree of secondary collision, which is one of the adverse factors of crew damage.
【作者單位】: 北京交通大學機械與電子控制工程學院;北京地鐵車輛裝備有限公司技術(shù)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075027)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2009JBM086)
【分類號】:U298;U270.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文斌;趙洪倫;劉學軍;;軌道車輛乘員二次碰撞傷害的研究[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7年09期
2 魏慶;王悅明;文彬;;國外鐵路機車車輛碰撞安全研究[J];國外鐵道車輛;2012年05期
3 劉金朝,房加志,王成國,馮青春,張洪;鐵道客車大變形碰撞仿真研究[J];中國鐵道科學;2004年06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謝素超;鐵道車輛結(jié)構(gòu)耐撞性影響因素及優(yōu)化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素超;田紅旗;周輝;;耐沖擊地鐵車輛設計及整車碰撞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8年05期
2 劉彬;劉永強;;基于HyperWorks的歐洲某型城軌車輛防撞結(jié)構(gòu)的設計[J];電力機車與城軌車輛;2011年04期
3 陳秉智;傘軍民;孫彥彬;兆文忠;;薄壁構(gòu)件的抗碰撞吸能[J];大連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4 王文斌;趙洪倫;劉學軍;;軌道車輛乘員二次碰撞傷害的研究[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7年09期
5 黃士衛(wèi);周榮貴;賈向強;;某型內(nèi)燃調(diào)車機車被動安全性設計驗證[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年28期
6 王文斌;張光偉;趙洪倫;陸正剛;;高速列車座椅間距對乘員二次碰撞傷害的影響[J];計算機輔助工程;2008年02期
7 文孝霞;杜子學;張曉旭;;跨坐式單軌車輛車體正面碰撞仿真分析[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2年04期
8 謝素超;田紅旗;姚松;;車輛吸能部件的碰撞試驗與數(shù)值仿真[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8年03期
9 孫繼武;任利惠;王文斌;;基于Adams的列車碰撞三維動力學模型和仿真[J];計算機輔助工程;2013年04期
10 黃士衛(wèi);周榮貴;賈向強;;某型內(nèi)燃調(diào)車機車被動安全性設計驗證[J];鐵道機車與動車;2014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陳秉智;傘軍民;孫彥彬;兆文忠;;薄壁構(gòu)件的抗碰撞吸能研究與優(yōu)化[A];第五屆中國CAE工程分析技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劉金朝;王成國;房加志;;接觸問題的理論研究和鐵道車輛的碰撞仿真[A];鐵道科學技術(shù)新進展——鐵道科學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論文集[C];2005年
3 孫繼武;任利惠;王文斌;;基于Adams的列車碰撞三維動力學模型和仿真[A];計算機輔助工程及其理論研討會2013(CAETS2013)論文集[C];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文斌;軌道車輛耐碰撞結(jié)構(gòu)及乘員安全防護技術(shù)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2 謝素超;鐵道車輛結(jié)構(gòu)耐撞性影響因素及優(yōu)化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3 李松晏;高速列車吸能結(jié)構(gòu)研究與明線交會安全評估[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興旺;鋁合金地鐵車體性能仿真分析[D];大連交通大學;2010年
2 張向海;某地鐵車體性能仿真分析[D];大連交通大學;2010年
3 湯禮鵬;城軌車輛切削式專用吸能裝置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4 呂志東;某地鐵車大變形碰撞分析和結(jié)構(gòu)優(yōu)化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1年
5 雷成;DF_(8B)型機車碰撞過程計算機仿真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6 程玲;軌道車輛被動安全系統(tǒng)及其模塊化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7 李蘭;城軌車輛耐碰撞結(jié)構(gòu)設計及其乘員安全數(shù)字仿真研究[D];鐵道部科學研究院;2007年
8 王慶艷;鋁型材地鐵車車體耐撞性分析及吸能結(jié)構(gòu)最優(yōu)設計[D];大連交通大學;2007年
9 高祥;基于ANYSY/LS-DYNA的鐵道車輛單車碰撞問題建模與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10 謝素超;耐沖擊地鐵車輛吸能結(jié)構(gòu)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葛如海;許棟;王桃英;臧綾;;客車座椅設計參數(shù)對乘員正面碰撞傷害影響的仿真研究[J];車輛與動力技術(shù);2010年02期
2 張澤宇;潘和平;馬火林;;用Matlab實現(xiàn)跨平臺多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查詢[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09年04期
3 田紅旗,許平;吸能列車與障礙物撞擊過程的研究和分析[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4 吳迪;劉軍;徐朋;戚非;王蔚;李學慧;;基于MATLAB及數(shù)據(jù)庫技術(shù)的實驗數(shù)據(jù)檢驗及存取研究[J];大學物理實驗;2010年04期
5 龍述堯;陳仙燕;李青;;矩形截面錐形薄壁管關(guān)于能量吸收和初始碰撞力峰值的優(yōu)化[J];工程力學;2007年11期
6 廖興濤;張維剛;李青;鐘志華;;響應表面法在薄壁構(gòu)件耐撞性優(yōu)化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設計學報;2006年05期
7 王文斌;趙洪倫;劉學軍;;軌道車輛乘員二次碰撞傷害的研究[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7年09期
8 Frank Müller,鐘連泉;輕軌車輛的制造[J];國外鐵道車輛;2000年05期
9 張振淼,逄增禎;軌道車輛碰撞能量吸收裝置原理及結(jié)構(gòu)設計(待續(xù))[J];國外鐵道車輛;2001年03期
10 張振淼,逄增禎;軌道車輛碰撞能量吸收裝置原理及結(jié)構(gòu)設計(續(xù)完)[J];國外鐵道車輛;2001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房加志;鐵道車輛碰撞以及結(jié)構(gòu)優(yōu)化的仿真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2 張崎;基于Kriging方法的結(jié)構(gòu)可靠性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3 王文斌;軌道車輛耐碰撞結(jié)構(gòu)及乘員安全防護技術(shù)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4 高月華;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優(yōu)化設計方法及其在注塑成型中的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耀華;汽車碰撞后乘員最佳保護姿態(tài)的仿真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2年
2 賈宇;機車車體耐碰撞結(jié)構(gòu)設計與碰撞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3 戴嘉鵬;鋁合金地鐵車體靜動態(tài)分析及碰撞仿真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4 李蘭;城軌車輛耐碰撞結(jié)構(gòu)設計及其乘員安全數(shù)字仿真研究[D];鐵道部科學研究院;2007年
5 王慶艷;鋁型材地鐵車車體耐撞性分析及吸能結(jié)構(gòu)最優(yōu)設計[D];大連交通大學;2007年
6 賈翠平;汽車與高速公路混凝土護欄碰撞事故分析及仿真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7 高祥;基于ANYSY/LS-DYNA的鐵道車輛單車碰撞問題建模與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8 陳漢珍;城際列車耐碰撞車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9 傘軍民;列車吸能結(jié)構(gòu)碰撞仿真與分析[D];大連交通大學;2009年
10 段書華;列車大變形碰撞仿真與結(jié)構(gòu)優(yōu)化[D];大連交通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187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41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