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體吸附過程中的變形-滲透特性試驗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self-developed triaxial deformation-permeation test rig, the stress strain and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samples from coal seam in Qinshui coalfield, Shanxi Province, were studied in the process of coal adsorp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coal body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adsorbed gas pressure in free state and under external pressure loading, until the deformation tends to balance at higher pressure. The amount of deformation of coal body increases regul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adsorption capacity, which shows that the growth trend is slower at the beginning stage and the change is faster at the later stag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gas adsorption pressur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al permeability decrease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axial pressure and confining pressure, and the decreasing law is close to linear. Under the same combination of axial pressure and confining pressure,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body adsorbed gas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gas pressure, and the law is linear.
【作者單位】: 唐山開灤趙各莊礦業(yè)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373146,51304142) 山西省基礎研究計劃項目(2013011009-1,2013021029-3) 山西省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人才支持計劃(2014)
【分類號】:TD71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志剛;;含瓦斯煤體滲透規(guī)律的實驗研究[J];煤礦開采;2011年05期
2 姜波,秦勇,金法禮;煤變形的高溫高壓實驗研究[J];煤炭學報;199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發(fā)旺,王貴玲;煤礦工業(yè)城市水環(huán)境變化及其問題[J];華北地質(zhì)礦產(chǎn)雜志;1999年02期
2 嚴國超;劉中華;胡耀青;宋選民;;水溶后鈣芒硝空隙度的實驗研究[J];化工礦物與加工;2007年11期
3 劉中華;張建國;徐素國;胡耀青;;鈣芒硝礦床水溶規(guī)律的數(shù)值模擬[J];化工礦物與加工;2009年10期
4 劉中華;王旭宏;胡耀青;;梁式頂板壓桿失穩(wěn)機理的分析研究[J];化工礦物與加工;2010年04期
5 賈牛駿,賈寶山,韋涌清,鄭全九;沿空掘巷卸壓支護技術(shù)研究[J];焦作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1期
6 蘇現(xiàn)波;煤層氣儲集層的孔隙特征[J];焦作工學院學報;1998年01期
7 沈振中;張鑫;孫粵琳;;巖體水力劈裂的應力-滲流-損傷耦合模型研究[J];計算力學學報;2009年04期
8 熊偉,何滿潮;軟巖巷道冒落區(qū)注漿技術(shù)[J];金屬礦山;2005年02期
9 劉桂麗;張永亮;蔡嗣經(jīng);;礦山井下巖體裂隙變形與水滲流關(guān)系模型[J];金屬礦山;2010年07期
10 湯玉如;唐序武;張碧亮;孫曉光;;煤礦底板突水流固耦合分析[J];能源技術(shù)與管理;2008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棟;薛晉霞;康志勤;劉中華;;撫順油頁巖干餾滲透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一)[C];2007年
2 郎偉偉;張子戌;劉高峰;;變形煤的微觀結(jié)構(gòu)特征及其吸附特性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A];瓦斯地質(zhì)基礎與應用研究[C];2011年
3 愪保平;趙陽升;趙延林;康志勤;;層狀鹽巖儲庫長期運行腔體圍巖流變破壞及滲透現(xiàn)象研究[A];第二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一)[C];2008年
4 趙陽升;;高溫巖體地熱開發(fā)的巖石力學問題——21世紀新興巖石力學與工程發(fā)展展望[A];新世紀巖石力學與工程的開拓和發(fā)展——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六次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00年
5 柴軍瑞;仵彥卿;;巖體滲流與應力相互作用關(guān)系綜述[A];新世紀巖石力學與工程的開拓和發(fā)展——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六次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00年
6 馮增朝;趙陽升;段康廉;;水力割縫減小原巖體積應力提高巖石滲透率的探討[A];新世紀巖石力學與工程的開拓和發(fā)展——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六次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00年
7 趙延林;曹平;汪亦顯;;雙重介質(zhì)固氣耦合模型及在含夾層鹽穴儲氣中的應用[A];第十屆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08年
8 梁衛(wèi)國;吳迪;郝書平;;二氧化碳特性及其煤層地質(zhì)處置研究[A];第二屆廢物地下處置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孫培德;鮮學福;;上保護層保護范圍的固氣耦合分析[A];第六屆全國巖石動力學學術(shù)會議文集[C];1998年
10 馮增朝;康健;段康廉;;煤體水力割縫中瓦斯突出現(xiàn)象實驗與機理研究[A];第七屆全國巖石動力學學術(shù)會議文集[C];200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揚鋒;煤巖變形破裂電荷感應規(guī)律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2010年
2 孟巧榮;熱解條件下煤孔隙裂隙演化的顯微CT實驗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3 郭佳奇;巖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機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黃戡;裂隙巖體中隧道注漿加固理論研究及工程應用[D];中南大學;2011年
5 邵太升;黃沙礦上保護層開采卸壓釋放作用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6 孟筠青;煤層高壓脈動注水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理論與技術(shù)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7 姚強嶺;富水巷道頂板強度弱化機理及其控制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8 邵昊;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區(qū)雙層遺煤均壓通風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9 于永江;煤體非均質(zhì)隨機裂隙模型及滲流—應力耦合分析[D];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2010年
10 柴軍瑞;大壩及其周圍地質(zhì)體中滲流與應力場耦合分析[D];西安理工大學;200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艷卉;礦井地下水流場數(shù)值模擬及其應用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李成成;綜放開采斷層應力分布特征與沖擊危險評價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徐義洪;滲流作用下深部礦場采動圍巖的傳熱機理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2009年
4 白羽;海州露天礦邊坡殘煤自燃誘發(fā)滑坡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2009年
5 李梓光;露天采坑內(nèi)尾礦充填體力學性能監(jiān)測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0年
6 蘇利勛;無網(wǎng)格法數(shù)值模擬巖體單裂隙水力劈裂[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7 覃榮高;勐興鉛鋅礦礦坑涌水量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8 王江芳;非均質(zhì)多孔介質(zhì)的逾滲—滲流特征[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9 王慶偉;巖體力學在煤體變形中的應用[D];河南理工大學;2008年
10 滑俊杰;突出煤層水力擠出快速消突技術(shù)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中華,朱珍德,余湘娟,渠燕軍,張愛軍;灰?guī)r強度特性的三軸壓縮試驗分析[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3期
2 秦玉紅,竇林名,牟宗龍;含水對煤的沖擊傾向性影響實驗室測定[J];江蘇煤炭;2004年01期
3 王佑安;楊思敬;;煤和瓦斯突出危險煤層的某些特征[J];煤炭學報;1980年01期
4 楊永杰;宋揚;陳紹杰;;三軸壓縮煤巖強度及變形特征的試驗研究[J];煤炭學報;2006年02期
5 楊永杰;陳紹杰;韓國棟;;煤樣壓縮破壞過程的聲發(fā)射試驗[J];煤炭學報;2006年05期
6 王俊光;梁冰;;孔隙壓力作用下泥巖三軸蠕變實驗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工學版);2009年03期
7 馮文凱;黃潤秋;許強;;巖石的微觀結(jié)構(gòu)特征與其力學行為啟示[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6期
8 王學濱;;孔隙壓力對巖樣全部變形特征的影響[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9 徐曾和,徐小荷,許繼軍;可變形多孔介質(zhì)滲透系數(shù)的測定方法[J];實驗力學;1998年03期
10 賀振華;鄧英爾;劉樹根;黃潤秋;;巖石彈性參數(shù)對滲流測試分析的影響[J];天然氣工業(yè);2006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學清;;粉煤灰滲透特性隨壓力和時間變化的簡要探討[J];勘察科學技術(shù);1992年02期
2 李曉泉;尹光志;;不同性質(zhì)煤的微觀特性及滲透特性對比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03期
3 馬占國;繆協(xié)興;李興華;郭廣禮;石修松;;破碎頁巖滲透特性[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07年03期
4 孫國文;黃滾;陳素娟;吳自立;;三維應力場中煤滲透特性試驗[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1年05期
5 陳益峰;胡冉;周創(chuàng)兵;井蘭如;;熱 水 力耦合作用下結(jié)晶巖滲透特性演化模型[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年11期
6 李玉壽;馬占國;賀耀龍;王波;梁興旺;;煤系地層巖石滲透特性試驗研究[J];實驗力學;2006年02期
7 吳增光;四旭飛;楊敏;;時變滲透特性的底板中水滲流過程分析[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8 孫熙震;張磊;劉珂銘;李海峰;;低圍壓沉積巖滲透特性試驗研究[J];煤炭工程;2012年06期
9 陳留根;澆注耐材的材質(zhì)與細孔徑的控制和抗鋁滲透特性[J];工業(yè)加熱;2000年06期
10 許宏發(fā),楊紅禹,李小平;三峽風化砂側(cè)限壓縮滲透特性分析[J];勘察科學技術(shù);2002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孫維吉;梁冰;白云鵬;李輝;;煤破裂過程滲透特性的試驗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shù)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朱國勝;張偉;定培中;袁耀宇;;寺坪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填料滲透特性研究[A];水工滲流研究與應用進展——第五屆全國水利工程滲流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趙玉成;左其偉;王繼燕;陳占清;;顆粒直徑對破碎石灰?guī)r滲透特性影響的試驗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shù)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傅旭東;魏寧;;高水頭下巖體滲透特性及數(shù)值模擬[A];第二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5 馬利科;李云峰;趙星光;譚國煥;;北山花崗巖滲透特性試驗研究[A];第十二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shù)大會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6 趙玉成;左其偉;陳占清;徐佳;張建;;顆粒直徑對破碎石灰?guī)r滲透特性影響的試驗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實驗力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邱珍鋒;砂泥巖混合料各向異性滲透特性試驗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3677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367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