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智能新技術在災害救援中的聯(lián)合運用初探
[Abstract]:UAV mapping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robot technology and 3D printing modeling technology have begun to ge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scue and disaster relief.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the above three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and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mbined operation in precision rescu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technology in the rapid logistic support of emergency rescue,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utomatic joint disaster rescue system structure are introduced briefly. The prospect of automatic combined operation technology is prospected.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水電第一總隊;
【分類號】:X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魏飄飄;張超;;從參與災害救援比較中美軍隊的不同——以汶川大地震和“卡特里娜”颶風為例[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2 劉勻伽;;兩岸防災減災研討暨災害救援經驗交流會在我校召開[J];廈門理工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3 靳言;;安全教育是最好的災害救援[J];安全與健康;2006年05期
4 黃道燦;彭駿;石祥;;論災害救援人員快速反應能力[J];科技資訊;2007年11期
5 侯世科;;創(chuàng)新國際災害救援理念的兩點體會[J];中國應急救援;2007年03期
6 ;聯(lián)合國災害救援“第一響應人”培訓在京成功舉辦[J];中國應急救援;2011年05期
7 高碩;莫穩(wěn)權;;煙花爆竹企業(yè)災害救援探析[J];礦業(yè)工程研究;2011年02期
8 王洪國;李華;;“生命偵測儀系統(tǒng)”的使用和思考[J];中國應急救援;2010年01期
9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楊富平;姚清林;黃崇福;曲國勝;趙晗萍;王野;;災害救援仿真模式研究[A];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年會論文集(二)[C];2006年
2 李金文;王智誠;張興輝;;關于建立湖北省災害救援機制的探討[A];2002年湖北省減輕自然災害白皮書——湖北省2002年重大自然災害合趨勢分析會商會論文集[C];2002年
3 胡超;高自友;李克平;;基于隨機游走的地震災害救援模型[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系統(tǒng)管理與復雜性科學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靳言;安全教育是最好的災害救援[N];人民公安報·交通安全周刊;2006年
2 張?zhí)炷?呂德勝;展現(xiàn)負責形象 彰顯大國風范[N];解放軍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于文靜;基于復雜適應系統(tǒng)理論的地震災害救援模型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年
2 吳新燕;城市災害救援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河北理工學院;2003年
3 唐蕾;草根NGO參與自然災害救援的現(xiàn)狀分析和對策研究[D];暨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1752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17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