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纖測溫主機設計與應用
本文選題:拉曼散射 切入點:光纖測溫 出處:《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2015年03期
【摘要】:介紹了一種適用于溫度緩變場合的分布式光纖測溫主機的設計方案,該方案基于拉曼散射原理,采用波分復用、時分復用和空分復用技術進行設計,適用于溫度緩變環(huán)境。試驗結果表明,采用該分布式光纖測溫主機能夠準確快速地對溫度進行監(jiān)測和預警。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esign scheme of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measuring host suitable for slowly chang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aman scattering, the scheme is designed by using the techniques of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nd 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environment of slow temperature chang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measuring host can accurately and quickly monitor and warn the temperature.
【作者單位】: 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類號】:TD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王衛(wèi)軍;煤礦火災預測預報的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4年S1期
2 周孟然;李振璧;朱宗玖;;基于光纖傳感技術的雙波長參考測量煤礦瓦斯的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7年06期
3 馮瀟;茍怡;;光纖布拉格光柵稱重系統(tǒng)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9年S1期
4 劉文,楊坤濤,許遠忠;基于自發(fā)Raman散射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tǒng)設計[J];光通信研究;2005年04期
5 于慶;;分布式光纖測溫技術在煤礦中的應用[J];工礦自動化;2012年04期
6 祁耀斌;吳敢鋒;王漢熙;;光纖布拉格光柵傳感復用模式發(fā)展方向[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科;秦華禮;鄭曉云;石劍云;;基于氣味探測技術的礦井輸送機膠帶火災監(jiān)測[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7年01期
2 李秀琦;侯思祖;蘇貴波;;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tǒng)在電力系統(tǒng)中的應用[J];電力科學與工程;2008年08期
3 鄭曉軍;;火災報警中的光纖分布式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J];電子質量;2007年04期
4 程衛(wèi)民;張圣柱;劉祥來;任寶宏;祝琳;;礦井膠帶巷火災災變預警與風流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9年05期
5 張翠;王立新;林斌;戴玉堂;甘維兵;;全同F(xiàn)BG振動傳感器在周界安防系統(tǒng)中的應用[J];半導體光電;2013年03期
6 李彬彬;;分布式光纖測溫技術在井下電纜溫度監(jiān)測中的應用[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7 于海鷹;李琪;索琳;袁曉寧;魏謙;;分布式光纖測溫技術綜述[J];光學儀器;2013年05期
8 陳雅;蔣仲安;譚聰;;基于危機征兆的煤礦內因火災預測模型的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5年01期
9 季淮君;趙帥;辛海會;;煤礦火災檢測傳感器的概述[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10 于水生;;測量技術在煤礦井下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馬鳳英;;改進的數(shù)據(jù)融合方法在煤礦內因火災監(jiān)測中的應用[A];2007'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2 吳文臻;宋國棟;;儲煤倉新型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A];第三屆全國煤礦機械安全裝備技術發(fā)展高層論壇暨新產品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卓軒;光纖光柵器件的V-I傳輸矩陣法特性分析及聲光調制、級聯(lián)檢測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2 余陶;采空區(qū)瓦斯與煤自燃復合災害防治機理與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3 黃明華;巖土錨桿拉拔荷載傳遞分析與FRP智能錨桿監(jiān)測驗證[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4 蘇福根;光纖布拉格光柵在傳感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5 汪月偉;近距離煤層同采采空區(qū)自然發(fā)火防治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坤飛;平煤八礦14120工作面通風防滅火技術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1年
2 滿文聰;基于光纖光柵的復合材料動態(tài)稱重測速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程國娟;油井熱洗熱流耦合場及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張睿;礦井火災災變時期風流控制技術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1年
5 趙玉明;凍結監(jiān)測中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tǒng)的研究與應用[D];煤炭科學研究總院;2007年
6 程娟;CuTAPP-Fe_3O_4納米復合粒子固定化GOD及其應用[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7 張圣柱;礦井膠帶巷火災預警與風流控制技術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9年
8 顧文龍;基于DSP與CPLD的光纖溫度檢測系統(tǒng)[D];安徽理工大學;2012年
9 徐文軍;基于GPRS的FBG解調系統(tǒng)研究與應用[D];煙臺大學;2013年
10 吳江;變電站電氣設備光纖光柵溫度測量系統(tǒng)的設計[D];燕山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俊斌,尹進,張心天,姜德生,周祖德,陳定方;波分復用分布式FBG傳感網(wǎng)絡[J];傳感器技術;2003年12期
2 朱宗玖,王勤;光纖抗干擾技術在計算機中的應用[J];低溫與超導;2002年02期
3 鮮學福,王宏圖,姜德義,劉?h;我國煤礦礦井防滅火技術研究綜述[J];中國工程科學;2001年12期
4 朱宗玖,張萬成;用于測量空間溫度場的分布式光纖傳感器的系統(tǒng)設計[J];光電子技術與信息;2002年01期
5 姜德生,何偉;光纖光柵傳感器的應用概況[J];光電子·激光;2002年04期
6 王燕花;簡水生;任文華;劉艷;譚中偉;;基于WDM和TDM的串聯(lián)FBG高速列車定位系統(tǒng)[J];光電子.激光;2008年08期
7 鮑吉龍,章獻民,陳抗生,周文;FBG傳感網(wǎng)絡技術研究[J];光通信技術;2001年02期
8 鄒自立;光復用技術談[J];光通信技術;2001年03期
9 王立新;柏俊杰;;用F-P濾波器實現(xiàn)多通道分布式光纖光柵傳感系統(tǒng)并行解調[J];光通信技術;2005年12期
10 林志航;元秀華;胡進;;基于頻譜相關技術的FBG波長偏移檢測[J];光通信研究;2007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梅加純;編碼式光纖光柵的制作與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士杰,許小平,李文鑄;粗糙玻璃表面上C_(60)膜的波導拉曼散射效應[J];化學學報;1995年03期
2 張明生,陳強,尹真;摻雜鐵電鈦酸鋇的拉曼散射研究[J];光散射學報;1995年Z1期
3 黃顯鈞;;誘導激發(fā)拉曼散射可調染料激光輻射可作為電感偶合等離子體中原子熒光初級激發(fā)源的評價[J];上海金屬.有色分冊;1987年03期
4 史金榮,徐永晨,吳翔;六氯鉛銨晶體相變的拉曼散射研究[J];光學學報;1996年06期
5 錢曉凡,施英,趙金濤,施偉;青霉素類藥物拉曼散射的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2年01期
6 楊海峰,曹曉衛(wèi),王桂華,章宗穰;生物分子拉曼散射測定過程中熒光背景的抑制[J];光譜實驗室;2003年01期
7 李勤,張崇起,方炎,林書煌;聚賴氨酸結構的表面增強傅里葉拉曼散射研究[J];光散射學報;1995年Z1期
8 韓和相,汪兆平,李國華,葛惟錕,常保和,解思深;多壁碳納米管的拉曼散射[J];光散射學報;1999年03期
9 俞帆,,龔光林,曾昭權,劉剛;七種硝酸鹽的拉曼散射[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4期
10 黃仕華,夏成杰,黃守江,張鵬翔;用拉曼散射分析碲鎘汞中的缺陷[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振榮;葉景峰;王晟;胡志云;李國華;張立榮;葉錫生;劉晶儒;;自發(fā)拉曼散射技術測量煤油火焰主要組分濃度[A];第十五屆全國激波與激波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2年
2 李曉云;夏宇興;冷江華;;吸附在金屬大粒子表面上氣體拉曼散射的頻率移動[A];第七屆全國光學前沿問題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邱誠;陳冰;張凱;郭進先;陳麗清;張衛(wèi)平;;相位靈敏拉曼散射的實驗實現(xiàn)[A];第十六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報告摘要集[C];2014年
4 譚勇;張喜和;孫秀平;;光纖拉曼放大器中的后向自發(fā)拉曼散射噪聲[A];2007年先進激光技術發(fā)展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趙祥富;劉翠紅;;柱形自由量子線中單聲子參與的拉曼散射[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6 程光煦;;納米結構與拉曼散射[A];第十四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邊成玲;張凱;陳冰;陳麗清;區(qū)澤宇;張衛(wèi)平;;基于拉曼散射的高效光轉換實驗[A];第十五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報告摘要集[C];2012年
8 張斗國;易明芳;王沛;明海;;基于銀納米立方體與銀膜的表面等離激元增強熒光與拉曼散射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大會摘要集[C];2011年
9 郭進先;趙盟;陳麗清;張衛(wèi)平;;基于相干反饋拉曼散射的高效率信息讀取[A];第十六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報告摘要集[C];2014年
10 張凱;郭進先;陳麗清;邊成玲;張衛(wèi)平;;原子系綜拉曼散射中的無鏡參量振蕩[A];第十六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報告摘要集[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劉霞;增強拉曼散射傳感器靈敏度提高10億倍[N];科技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亞琴;納米微球—薄膜金屬結構表面拉曼散射電磁增強數(shù)值模擬初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2 毛竹;基于金屬—半導體接觸的增強拉曼散射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3 張國萬;基于原子相干性的拉曼散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張凱;原子系綜拉曼散射中的三波混合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5 劉琨;近場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實驗技術與血清分析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6 張詩按;自適應脈沖整形相干控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麗;苯液芯光纖拉曼散射的弱光非線性[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2 徐建旭;甲苯液芯光纖拉曼散射的弱光非線性的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廷紅;強激光在空氣長程傳輸?shù)氖芗ばD拉曼散射效應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4 閆雪;基于增強拉曼散射的光與原子特性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5 趙祥富;若干低維半導體系統(tǒng)拉曼散射理論研究[D];廣州大學;2007年
6 蒲哲;強激光長程傳輸過程中受激轉動拉曼散射的抑制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7 李麗琴;光晶格中熱原子拉曼散射的理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8 談蕊;強光毀傷中的拉曼散射現(xiàn)象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9 曹安陽;分子間費米共振對拉曼散射影響的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10 郭正麗;若干低維半導體系統(tǒng)斯托克斯拉曼散射的理論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7173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17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