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區(qū)煤自然發(fā)火與瓦斯爆炸耦合機理研究
本文選題:采空區(qū) 切入點:自然發(fā)火 出處:《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7年02期
【摘要】:根據(jù)采空區(qū)遺煤自燃升溫的階段性特征,以定容反應器為模型,借助數(shù)值模擬軟件CHEMKIN模擬煤自燃緩慢氧化、加速氧化和激烈氧化3個階段瓦斯爆炸前后反應時間、壓力及中間產物的變化情況,從微觀機理層面對煤自燃與瓦斯爆炸的耦合關系進行了研究。數(shù)值計算結果顯示,煤自燃緩慢氧化階段對瓦斯爆炸表現(xiàn)為抑制作用;加速氧化階段對瓦斯爆炸表現(xiàn)為促進作用;激烈氧化階段對瓦斯爆炸表現(xiàn)為略微促進作用。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in goaf, the reaction time before and after gas explosion in three stages of accelerated oxidation and intense oxidation was simulated with the help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CHEMKIN, taking the constant volume reactor as model, and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CHEMKIN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reaction time before and after the gas explosion.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gas explosion is studied from the microscopic mechanism level.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low oxidation stage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hibits the gas explosion. The accelerated oxidation stage promotes the gas explosion, while the intense oxidation stage promotes the gas explosion slightly.
【作者單位】: 新疆工程學院安全工程系;礦山熱動力災害與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煤科集團沈陽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十三五”科技重大專項(2016ZX05045-004) 新疆工程學院博士啟動基金項目(2016xgy381812)
【分類號】:TD712.7;TD75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延河,趙延湘;利用“瓦斯爆炸三角形”理論 加強通防隱患工程的管理[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0年S1期
2 魏引尚,張儉讓,常心坦;瓦斯爆炸的突變模型[J];西安科技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3 樊小濤,李祖邦,蔡周全;瓦斯爆炸對動物損傷的試驗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5年04期
4 牛家寶;;淺談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民營科技;2007年05期
5 唐建軍;;水抑制瓦斯爆炸的實驗綜述[J];陜西煤炭;2008年06期
6 陳曉軍;侯海苗;;瓦斯爆炸及其預防[J];煤;2008年02期
7 翟成;林柏泉;葉青;陸振國;朱傳杰;張志雨;;結構異常管路對瓦斯爆炸傳播特性的影響[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8 鄭治;;哀傷的瞬間——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回放[J];現(xiàn)代職業(yè)安全;2009年05期
9 孫海山;;從人的因素分析瓦斯爆炸原因及治理對策[J];煤炭經濟研究;2010年01期
10 滿旭波;;瓦斯爆炸的防治是煤礦安全工作重中之重[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景廉;;瓦斯爆炸、森林大火、地震及其它[A];中國地球物理.2003——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樊小濤;蔡周全;;瓦斯爆炸對動物損傷的試驗研究[A];中國煤炭學會煤礦安全專業(yè)委員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任和平;付軍;李志強;;成批瓦斯爆炸燒傷的治療體會[A];第五屆全國燒傷救治專題研討會燒傷后臟器損害的臨床救治論文匯編[C];2007年
4 梁運濤;于貴生;王剛;;瓦斯爆炸傳播的熱力學和運動特性實驗研究[A];煤礦重大災害防治技術與實踐——2008年全國煤礦安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王磊;司榮軍;張延松;韓麗麗;;瓦斯爆炸數(shù)值模擬研究[A];中國煤炭學會煤礦安全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楊秀云;周麗萍;;屯蘭煤礦“2·22”瓦斯爆炸急診傷員院內接診和分流模式與意義探討[A];《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第九屆組稿會暨第二屆急診醫(yī)學青年論壇全國急危重癥與救援醫(yī)學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0年
7 魏引尚;常心坦;;瓦斯爆炸參數(shù)的理論計算及機理探討[A];中國煤炭學會第六屆青年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8 張志偉;劉志強;王紹敏;王海標;;瓦斯爆炸及其防治[A];山東煤炭學會2004年度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04年
9 聶百勝;李祥春;戴林超;李海龍;張忱;;基于三棱形表面積的瓦斯爆炸火焰圖像的分形特征[A];第五屆全國計算爆炸力學會議論文摘要[C];2012年
10 宮廣東;劉慶明;白春華;;管道中瓦斯爆炸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A];第九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郭勇義;瓦斯爆炸及預防[N];山西日報;2001年
2 松藻煤電石壕煤礦救護隊 王廷永;當瓦斯爆炸以后[N];經理日報;2007年
3 趙杰;瓦斯爆炸根源應是管理問題[N];第一財經日報;2009年
4 記者 蘇曉洲 譚劍 謝櫻;井下存瓦斯爆炸可能[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5 王衍詩;從非典防控看瓦斯爆炸[N];光明日報;2003年
6 安杰爾;處理瓦斯爆炸的技術要點和難點[N];中國礦業(yè)報;2006年
7 記者段寶成;交城農民梁潤珍 潛心鉆研搞發(fā)明[N];山西科技報;2009年
8 陳建營;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N];中華合作時報;2002年
9 中國礦業(yè)大學安全工程學院 楊威;如何防止煤礦瓦斯爆炸[N];中國能源報;2010年
10 劉見中;煤礦瓦斯爆炸頻發(fā)敲響安全警鐘[N];健康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王新;瓦斯?jié)舛葘Ρ▊鞑ゼ巴咚贡ㄕT導煤塵爆炸的影響研究[D];東北大學;2013年
2 楊春麗;突出誘發(fā)瓦斯爆炸數(shù)值模擬及實證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09年
3 李孝斌;礦井瓦斯爆炸感應期內反應動力學分析及光學特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0年
4 楊應迪;瓦斯爆炸對礦井通風網絡的動力效應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1年
5 魏春榮;多孔材料對瓦斯爆炸抑制作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6 李潤之;點火能量與初始壓力對瓦斯爆炸特性的影響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7 張如明;泡沫陶瓷隔爆棚抑制瓦斯爆炸的機理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2年
8 朱傳杰;爆炸沖擊波前流場揚塵特征及其多相破壞效應[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9 江丙友;瓦斯爆炸多參數(shù)時空演化及氣固射流幕抑爆特性[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琴;礦井作業(yè)場所瓦斯爆炸傾向性評價的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2 胡鐵柱;瓦斯爆炸傳播規(guī)律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08年
3 李艷紅;受限空間內瓦斯爆炸過程的反應動力學特性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2年
4 賴芳芳;電火源引爆瓦斯的規(guī)律和特征研究[D];華北科技學院;2015年
5 韋剛;基于事故鏈模糊事故樹分析法的瓦斯爆炸關鍵危險源辨識與評價[D];太原理工大學;2015年
6 孫豫敏;基于管道異常特征的瓦斯爆炸傳播特性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7 許浪;瓦斯爆炸沖擊波衰減規(guī)律及安全距離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8 鄭凱;二茂鐵抑制管道瓦斯爆炸實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4年
9 解洪成;非瓦斯燃燒區(qū)瓦斯爆炸有毒有害氣傳播規(guī)律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4年
10 紀文濤;瓦斯爆炸火焰湍流特性實驗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6735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673510.html